華山「天地正氣」碑 揭碑之旅紀要

華山「天地正氣」碑 揭碑之旅紀要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38期 » 華山「天地正氣」碑 揭碑之旅紀要

蔡光思  1995-07-25 10:05

  六月二十二日(星期四)

  本教所有參加華山「天地正氣」碑揭碑的同奮,除了部份已先行出發者外,均於今日上午十一時齊集桃園中正機場,由李代理首席使者帶領分別搭乘十二時四十五分之中華航空公司班機及十三點零分之國泰航空公司班機前往香港。在香港辦理過境手續,轉搭中國西北航空公司三二二班機於下午五點三十五分由香港起飛往西安咸陽機場。此航線由香港直飛咸陽,經過廣東、湖南、湖北與四川邊界之上空,直入陝西西安,直線航行,途中偶有烏雲密佈,忽又見陽光照穿雲層的亮麗晴空。

  下午八點零五分抵達西安的上空,鳥瞰西安在夕陽之下,只見一片黃土平原中只有極少的燈火。八點十分許降落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咸陽機場雖為國際機場,且國內航線班機繁忙,但是機場設備簡單。而咸陽到西安市區仍須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約於晚上十時抵達西安阿房宮凱悅大飯店。

  一切安排就緒已午夜時分。大家仍然關心六月二十四日之華山「天地正氣」碑揭碑事宜。

  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五)

  西安市是古代所稱的長安,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此關中平原應即為師尊所說得「樂土樂土爰得我所」中之「早奉天公賜合同,一方淨土留關中」的關中,正因如此,而有今天之「十方三界齊擁護,豐鎬重開太平風」的原貌,景象如此,人事全非,足以啟發深思之情。西安市與北京市、南京、洛陽、杭州、開封、安陽號稱為中國七大古都。大家一早起來,端詳古都之風貌,除了部份樣板的地區之外,並未如想像中的繁榮熱鬧,倒是電車的網路交織似有阡陌交錯之感。

  早餐後,我們分別乘坐三部遊覽車前往華清池遊覽,遊覽車的編號很奇怪,沒有第一車,而是從第二車開編。華清池在西安城東約三十公里處,南依驪山,內有溫泉。早在秦朝時代,這裡就砌石築池,名為「驪山湯」。漢代擴建為「離宮」。唐李世民則修建為「清華宮」,「清華池」即由此演變而來,當時每年冬天,唐玄宗帶楊貴妃來此居住。而於驪山山腰有一巨石,因其形狀似一只蹲臥之老虎,因此稱為「臥虎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先總統蔣公於此蒙難,蒙難後在華清宮內之住處,現仍保留原有設施佈置在華清宮內。

  下午,我們遊秦兵馬俑博物館。此俑坑內之陶俑有兵俑與馬俑,造型真實、生動,排列具陣勢設計,真是鬼斧神工之作!不知秦始皇在地下是否仍然統御著這些兵馬俑?

  雖然我們一路參觀遊覽,享受各地特別的優惠參觀,但是大家仍然一路上掛念著明日華山之行。晚上,我們大家享受著「中華長安宮廷餃子宴」的吉祥如意餃子宴:計有蒸餃、煮餃,還有炸餃;再配有恭喜發財、招財進寶、御膳墨珠、千指佛手、南極風光等之涼菜與跟羹湯及金魚火鍋、時令水果等,這些譽稱為「天下一鮮」、「神州一絕」的西安餃子宴,在西安是遊客的名宴。

  飯後,全體回到飯店,各路會合的同奮也陸續抵達西安。大家等待進一步的消息。終於協調會議於晚上十一時在凱悅飯店的咖啡室召開,本教代表十餘人與陝西省台辦官方代表共同協商,由李代首席使者主持,李代首席在聽過對方的簡報後,立即明確決定指示:

  一、在台海兩岸問題的大環境差距,

  二、中央與地方矛盾,華山管理局與縣之間利益衝突,

  三、中共統戰部、公安與華陰縣治間對本教活動誤解等之內外關係,本教決定六月二十四日當日來回行程為:

  (一)「天地正氣」碑暫不揭碑。

  (二)當天往返華山莎蘿坪迴廊不具形式唸廿字眞言追思。

  (三)尊重省台辦立場由各隊推代表共三十人上大上方。

  (四)決定六月二十五日前往延平謁黃帝陵。

  會議結束時已經午夜一時。李代首席使者在千萬個不願中,乃秉持師尊明示「凡事以和為貴,退一步海闊天空,則不釀意外。」的原則下,作了另一個時空的準備,俾能於適當之時機揭碑,以完為本師世尊生前之宏願。

  六月二十四日(星期六)

  全教總共四部遊覽車於早上八點,由凱悅飯店出發前往華山,中午抵達華山山下之華山賓館,與其他的同奮在此會合,下午大約在一點三十分開始通過玉泉院後,即開始登山,在山口東壁上,有一行醒目的石刻「奇險天下第一山」,字雖不大,卻很醒目。從山口向上,有一條寬敞的石道,可直達莎蘿坪。其間通過山口不遠處建有一座相當精緻的五龍橋,橋上雕有五條巨龍。通過五龍橋,這石道即沿著一條山溪邊直通而下,這條石道相當好走,沿途亦有賣果汁、礦泉水者,有抬轎者,來自各地的遊客不多。而今天,整條石道幾乎全為本教同奮。全體同奮在抵達莎蘿坪迴廊後,大家各自隨時默唸廿字眞言追思。一切過程安祥和諧。而三十位代表則在華山管理局與管理員帶領下上大上方。晚間,我們在華山賓館用餐。

  由於華山距離西安市有一二0公里,而且道路狀況並不理想,我們回到西安已很晚。大家帶著遺憾的心,一面唱廿字眞言返回西安。雖然頻頻回首瞻望華山的挺秀,思考「天地正氣」碑的立碑位置與模擬的真境,希望「那一天」很快到來。很多人拍著胸脯說,下一次我一定還要來,不但來參與揭碑之盛典,更要上去大上方追思師尊修持與為天命奮鬥的聖跡!

  六月二十五日(星期日)

  早上在凱悅飯店用過西式早餐後,八點即由李代首席使者帶領全體同奮,浩浩蕩蕩前往謁黃帝陵,在通過西安市電車、公車、計程車、三輪車交織雜亂的交通,在喇叭聲的催促後上了往咸陽、宜君、銅川、黃陵等的公路上,雖然脫離了市區的塵囂,但是公路上的運煤卡車的穿梭亦常有令人驚嚇之時。而一望無垠的黃土平原,樹木沒有機棵,真是奇觀!過銅川市後,一路可以看到很多的窯洞,雖然是最原始的房屋,在沒有現代化設施的情況下,冬暖夏涼也只有靠這天然的窯洞了!

  中午時分即到了黃陵縣,黃陵是屬於延安市治,而黃帝陵就在黃陵縣內,距西安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橋山。我們在軒轅賓館用過午餐,即刻前往謁黃帝陵。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史記稱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充分頌讚。而黃帝陵是一座巨大的陵墓,就在橋山的山坡上,佔地近二000畝山地,景色在古典中有著難以說出的雅樸。尤其在陵周圍古柏似海,而且這些古柏可能都是幾百年、幾千年的古柏,因此,上山下山,兩旁郁郁蔥蔥,分享古柏的蔭涼,幽靜中有一股強烈的追遠古意。據載,在此山坡上之古柏受到國家特別的保護,數目大約八萬餘株。此山坡南側為清澈蜿蜒之沮水,北邊則有起伏瞻禮的群山,陵墓即位在古柏樹林中心,陵墓高約三米六,似圓形圍抱,周長四八米,陵前祭亭豎有「黃帝陵」三字石碑,亭後為「橋山龍馭」碑。而黃帝陵自古以來,傳說紛紜,概略的說黃帝陵是神奇、神秘、神聖而神往的地方,為億萬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的源頭。

  因此,全體同奮就在黃帝陵前舉行追遠法會。在法會後,李代首席使者迴向及求黃帝護佑兩岸和平統一早日完成,並在當場宣佈光筆、靜繪,緒煌、靜饒兩對舉行嘉禧之禮,希望他們在軒轅黃帝始祖前結連理,成為神仙眷屬,但不忘性命雙修。李代首席使者代表師尊贈與新人禮物,並祈 上帝祝福他們生活幸福,繼續為教奮鬥,全場在歡樂、感恩、歡笑、淚水中圓滿完成。

  回到西安晚餐,即回凱悅飯店。晚上八點半,在西餐廳舉行親和集會,此次親和集會具多重意義。李代首席使者在會中致詞大意為:對於昨日上大上方的同奮表示鼓勵,從玉泉院到莎蘿坪是體會大自然,而上大上方則是每一步都帶著挑戰,亦即體會本教三種奮鬥的精神體驗;又難得謁黃帝陵,訴說海峽兩岸的心聲,那也就是師尊給予我們的努力方向與指導的工作-中國在統一的路上走上去,反對一切暴力、追求一切和平的歷程。李代首席並於會中再為兩對新婚夫婦祝福,齊切蛋糕將喜悅分享全體同奮。

  親和集會在快樂、分享喜悅,又帶著另外一種使命感的心情下,大家走上更努力更奮鬥的明天。

  六月二十六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八點三十分起,有由宗教哲學研究社與中國陝西省道教協會聯合主辦之「海峽兩岸道家華山學術思想研討會」,因此,所有參與人員,由代首席帶領分批前往八仙庵參加研討會。

  其他所有同奮,則由導遊帶往購物及遊覽碑林與西安城墻。西安碑林創建於宋代(約公元一0九0年代),原為保存「開成石經」而設,碑石歷代都有增加。現存自漢代以來名貴石碑一千多塊,是我國藏碑最早、最多的地方。由於碑石如林,故稱「碑林」。碑林中之碑,均有其書法、花邊藝術,繪畫裝飾等工程,是歷史追溯、地方習俗、文化背景、古代藝術的珍貴資料。

  西安城墻是明朝就唐末以來的舊長安城基礎上擴建而成。西安城墻周長約一一‧九公里,南城三‧四公里,北城三‧三公里,東城二‧六公里,西城二‧六公里;城墻高十二米,頂寬十二-十四米,底寬十五-十八米。城頂外沿修有帶垜口的短、矮墻,各垜口間的下面又設有方孔,用來瞭望及射擊敵人。城頂內側亦修有護墻,以防士卒往來行走之跌落。城墻每隔一二0米設有射擊台,突出於城墻外邊,頂與城墻面等高,這種射擊台專防爬城墻者。而其一二0米距離的一半,亦恰是弓箭的有效射程。全城計有九十八座射擊台及觀測樓。城墻四邊環繞著又寬又深的城河,而正對城門處設有起落吊橋,供為進出之通路,整體來看是一完整的設計。

  晚上於唐樂宮用餐,並欣賞唐代長安之音樂與舞蹈。

  六月二十七日(星期二)

  大家準備回程,而李代首席則轉往北京。代首席特別關照回程同奮,一切以安全為要,所有的同奮在前後間,全部安全平安地在晚上九點鐘左右抵桃園機場,結束了此次的西安之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