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教靈魂觀之研究

天帝教靈魂觀之研究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48期 » 天帝教靈魂觀之研究

柳光赦  1996-05-25 11:05

東西方宗教靈魂觀之比較(四)

  第二章 中國傳統宗教的靈魂觀

    第二節 道教的靈魂觀

      第三項 靈魂的歸宿

  道教的世界觀認為,世界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天界諸天—這是得道者所居的境界。

  2、三島十洲、洞天福地及海內外諸國—這些地方都在陸地之上。其中海內外諸國是一般人民所居,而三島十國及洞天福地則是地仙所居。

  3、九壘九地—九地在地下,分為九層,為罪人死後受苦之處。

  這三個境界中,天界及三島十洲、洞天福地等即是所謂的天堂,九地即是地獄,都是人死後靈魂的去處,以下就此加以探討。

一、天堂

  道教認為修煉得道者的去處有二,一在天界,一在人間海陸之中,即所謂三島十洲、洞天福地等。修行者依其程度的差異,分別居於不同的地方:

  (一)天界與三島十洲

  道教對於天的觀念,主要有兩大系統,一是「三大」系統,一是「九天」系統:

  1、三天系統

  所謂「三天」,是指玉清、上清、太清。這一系統的經典以「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等為主,將諸天依其距離地面的遠近,區分為大羅天、三清、四種民天及三界二十八天。其中關於大羅天,有的經典認為即是三清,有的經典則認為在三清之上。關於四種民天,部分經典將之併入三界內,成為三界三十二天(註一)。因此,這一系統的天界觀念,可分為三清與三十二天兩個層次:

  (1)三清—三清為玉清、上清、太清,又稱「三境」,有的經典稱之為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三天」系統認為三清是天界的中心。有的經典在三清之上加上大羅天,有的則認為三清就是大羅天。不過二者都認為,三清是天界的領導中樞(註二)。

  (2)三十二天—三清之下為三十二天。三十二天的說法有兩種,一說以為三十二天分處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三十二天中,有三十二天帝及三界大魔王,天帝統管群仙,魔王主考修仙學道者。「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列出三十二天的名稱如下:

  東方八天—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上明七曜摩夷天、虛無越衡天、太極濛翳天。

  南方八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

  西方八天—元載孔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皇孝芒天、太皇翁重浮容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

  北方八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太文翰寵妙成天、太素秀樂禁上天、太虛無上常容天、太釋玉隆攬勝天、龍變梵度天、太極平育賈奕天(註三)。

  這是以東西南北四方來劃分,另一種說法則是以三界來劃分。所謂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此說以「太皇黃曾天」至「上明七曜摩夷天」等六天為欲界,「皓庭霄度天」至「太素秀樂禁上天」等四天為無色界,「太虛無上常容天」至「太極平育賈奕天」等四天為四種民天。三界之中,欲界有形有欲,色界有形無欲,無色界則形欲皆空(註四)。

  2、九天系統

  所謂「九天」,是指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壽天、梵監須延天、寂然兜術天、波羅尼蜜不驕樂天、洞元化應聲天、靈化梵輔天、高虛清明天(或作梵迦摩夷天)無想無結無愛天。這一系統的經典以九天為天界的中心,在由此九天中,每一天各衍生三天,於是形成九玄三十六天(註五),此為其天界說的大概。不過在不同的經典中,說法略有出入。此系統的經典以「上清開天龍蹻經」、「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等為主,茲就「上清開天龍蹻經」的天界說加以說明(註六):

  「上清開天龍蹻經」將天界分為三個等級,其最上層為三清九天,及九天所衍生出來的三十六天,其下為四梵天,四梵天之下為三界三十二天。

  (1)九玄三十六天

  「上清開天龍蹻經」將三清與九天的觀念相結合。此經認為,在九天之中,每天各衍生三天,加上原來的九天,成為三十六天。前十二天(即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天、梵監須延天及此三天所衍生出來的九天)稱為玉清十二聖天,次十二天(即寂然兜術天、波羅尼蜜不驕樂天、洞元化應聲天及其衍生的九天)稱為上清十二真天,最後十二天(即靈化梵輔天、高虛清明天、無想無結無愛天及其衍生的九天)稱為太清十二仙天。各天之名稱如下:

  玉清境十二聖天為:

   (1)鬱單無量天—其所衍生者為無形清微天、元精波羅摩辱天、無色無量德羅天。

   (2)上上禪善天—玄微上虛禹餘天、玄清那首約淨天、梵行稽那邊淨天。

   (3)梵監須延天—玄梵羅迦淨明天、元上上靈赤天、大梵行如天。

  上清境十二真天為:

   (4)寂然兜術天—寶光玄妙天、飛梵福德天、虛梵際淳天。

   (5)波羅尼蜜不驕樂天—大梵近際天、行梵快利天、虛無結愛天。

   (6)洞元化應聲天—大梵道德天、梵行須達天、極梵阿那天。

  太清境十二仙天為:

   (7)靈化梵輔天—徹梵道德天、虛梵識慧天、空梵伊檀天。

   (8)高虛清明天—緣梵慧入天、玄梵念慧天、雲梵阿檀天。

   (9)無想無結無愛天—洞微含那天、玄上滅然天、極色若那天。

  (2)四梵四天—北真、東華、西靈、北極。

  (3)三界三十二天

  東方九氣青天: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上明七曜摩夷天、虛無越衡天、太極濛翳天。

  南方三氣丹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名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

  西方七氣素天:元載孔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皇孝芒天、太黃翁重浮容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

  北方五氣玄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太文翰寵妙成天、太素秀樂禁上天、太虛無上常融天、太釋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太極平育賈奕天。

  3、三島十洲

  除了以上所說的三天及九天系統的天界之外,神仙的居處尚有三島十洲。三島十洲在海陸之中,三島為:方丈、蓬萊、扶桑;十洲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在三島十洲之外,還有山嶽間的洞天福地,這些都是地仙的居處(註七)。

  (二)神仙的等級

  道教對於諸神的層次,有不同的說法。茲就以上所說的天界說明神的層次:

  1、三清—道教一般以聖、真、仙劃分三清。處玉清者稱為聖,處上清者稱為真,處太清者稱為仙。其中以聖為最上,真次之,仙為最下。有的更認為,在聖、真、仙三個階級中,每一級又可分為「上、高、大、神、玄、真、天、靈、至」九品,於是共為三階二十七品。這是超出三界之外、了脫生死的諸神(註八)。

  2、三界以下—三界以內的神仙,有的經典按諸天的層次分為三十二品,但一般都依修煉的程度分為飛仙、天仙、地仙、尸解仙四種。其中飛仙、天仙可進入三界諸天;地仙只能遊行名山洞府;尸解仙的層次最低,僅能為地下鬼帥或地下主。地仙與尸解仙都不能進入三界諸天(註九)。所謂尸解,是先死後蛻的意思。尸解仙依其解形方式之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本相經」將尸解仙分為兵解、文解、水火鍊、太陰鍊質四種。被殺而後蛻化成仙的是兵解;死後開棺只見竹杖鞋履、不見肉體的是文解;死於水火的是水火解;死後身體柔軟,與生人無異,且能更起為人的是太陰鍊質。梁.孟安排則將尸解仙分為武解、文解、尸解三種。每一種「解」又分三個等級,此稱為「轉」,三種共有九轉,加上「發心」一轉,共為十轉。十轉之中,最初為發心,其次為武解三轉;武解第一轉(第一級)是入地下為鬼帥,然後每經二百年升一等(一轉)。武解之上為文解三轉,文解第一轉為散職無事,經一百四十年進為仙人驅使,再一百四十年又一轉。文解之上為尸解,尸解三轉都是死後復生為仙(註一0)。

  孟安排認為,凡人修道,須經尸解十轉,才能進入九宮仙位。九宮仙位指地仙、天仙、飛仙,此三者各分為三品,其數為九,故稱九宮。修道者經十轉之後,進為地仙,然後為天仙、飛仙。其中地仙僅能遊行山川洞府,須達天仙、飛仙的境界才能登上三界諸天。九宮之上為太清境之「仙」,此有九品;九仙之上為上清之「真」,亦有九品;九真之上為玉清之「聖」,亦有九品。此為修行之次第(註一一)。

  神仙的次第,略如上說,然而如何才能成仙?成仙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方術與行善。方術有清靜無為、導引、吐納、金丹、辟穀、存思、禱祀、房中、藥餌、符籙等多種。至於行善,則成地仙者須行三百善,成天仙者須立一千二百善。方術與行善二者須兼修並進,缺一不可(註一二)。

  道教對於諸天天人的壽命長短,各經說法不一,不過都一致以為其壽命十分長久。以「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為例,經中說三界三十二天中第一天太皇黃曾天天人壽長九百萬歲,第二天太明玉完天壽長一千八百萬歲。此上每天壽長各為其前一天的二倍,至第三十二天天人壽長為一兆九千三百二十七萬三千五百二十八億三千二百萬歲。不過有的經典則以為,三十二天的最上四天為四種民天,其中天人已了生死,無年壽之限。四種民天之上為上清境、九天(九玄三十六天),其所在的聖、真、仙已超出輪迴,了脫生死,自然無所謂年歲了(註一三)。

二、地獄

  道教對於地獄的觀念,眾說紛紜。若依所在的地方分,約有九壘地獄、酆都地獄、泰山五嶽獄及泉曲河源等地獄:若以地獄的數目分,則有九幽地獄(十八地獄)、二十四獄、三十六獄(註一四)。在東漢的時候,認為泰山是地獄的所在,泰山神即是冥界的主宰。在六朝的小說及詩文中,常可看到泰山治鬼的記載。由於泰山治鬼的關係,五嶽中其餘四嶽(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也都逐漸成為地獄的所在。五嶽的嶽神變成冥界的神(註一五)。

  道教興起之後,產生九壘地獄及酆都地獄的說法,其主宰為九地三十六土皇及酆都北陰大帝。其中尤以酆都地獄的說法最為普遍,於是原先泰山所屬地獄及九地之下的地獄,逐漸匯聚入酆都之下(註一六),酆都大帝也就成為冥界的最高主宰。此為道教地獄說演變的大致情形,以下就此加以說明:

  1、泰山五嶽獄

  道教的經典一般認為泰山有二十四獄,其餘各嶽亦各有獄。二十四獄最初屬於泰山,後來因為酆都地獄之說盛行,於是演變成為酆都所屬。關於二十四獄的所在位置,「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說在北方癸地有酆都山,山上、山中、山下各有八獄,各獄之名稱如下(註一七):

  (1)山上八獄—第一監天獄,第二平天獄,第三虛無獄,第四自然獄,第五九平獄,第六清詔獄,第七玄天獄,第八元正獄。此八獄主上天三官。

  (2)山中八獄—第一玄沙北獄,第二皇天獄,第三禁罰獄,第四玄妙獄,第五刑正獄,第六律令獄,第七九天獄,第八清冷獄。此八獄主中天三官。

  (3)山下八獄—第一無量獄,第二太真獄,第三玄都獄,第四三十六天大獄,第五天一北獄,第六河伯獄,第七累劫獄,第八女青獄。此八獄主下三官。

  經中並說明獄中刑罰的情形:「凡二十四獄,並置酆都山之北獄,有十二掾吏,金頭鐵面巨天力士,各二千四百人,手把金鎚鐵杖。凡犯玄科死魂,各付所屬獄,身為力士鐵杖所考,萬劫為一掠,三掠乃得還補三塗之責。」

  關於二十四獄,尚有其他不同的名稱,茲不贅述。又,泰山所轄的地獄,除上述二十四獄外,還有刀山、九幽、鐵圍山諸獄等說法。至於其他四獄所屬的地獄,則經典中多未說明(註一八)。   (待續)

 

註一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八年,頁二0八。

註 二 同上,頁二三六。

註 三 同上,頁二一四。

註 四 同上,頁二三六。

註 五 同上,頁二一0~二一一。

註 六 同上,頁二一八。

註 七 同上,頁二六0。

註 八 同上,頁二八一。

註 九 同上,頁二八一。

註 十 同上,頁二七七~二七八。

註一一 同上,頁三二九。

註一二 同上,頁三五七。

註一三 同上,頁三三五~三三六。

註一四 同上,頁三七八。

註一五 同上,頁三六0。

註一六 同上,頁三七八。

註一七 同上,頁四二三。

註一八 同上,頁三六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