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教靈魂觀之研究—東西方宗教靈魂觀之比較(十三)
柳光赦 1997-03-25 10:35
第五章 天帝教和子論與其他宗教靈魂觀的比較
在討論過各宗教的靈魂觀之後,本章將針對各宗教的靈魂觀作一比較。比較的範圍分為靈魂的起源、靈魂的構造及功能、靈魂的歸宿與靈魂的特質等四個部份。
第一節 靈魂的名稱、定義及起源
第一項 靈魂的名稱與定義
各宗教對靈魂的名稱各不相同,儒家稱之為「魂魄」或(鬼神),道教稱之為「性靈」(或魂魄)一,佛教稱之為「阿賴耶識」,基督教與回教稱之為「靈魂」,天帝教則稱之為「和子」(註一)。各宗教對於靈魂的定義如下:
1、儒家認為魂魄是陰陽之精氣,萬物的根本。大戴禮記曾子天圓篇:
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
此處為魂,靈為魄。宇宙萬物莫非陰陽二氣所化,陽氣之精為魂,陰氣之精魄,故魂魄為萬物生命的本源。
2、道教同樣認為魂魄為陰陽之精氣,如黃庭內景經務成子注曰:
魂為陽神,魄為陰神。《十九章》
魂魄居人體之中,為形體之主宰,故亦為生命之根本。
3、佛教認為,阿賴耶識是宇宙的本體。宇宙萬法,包括精神與物質、無形與有形,都要依阿賴耶識方能生起。
4、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靈魂是「自發自動的動者」,是「宇宙運動第一原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生成與毀滅,一切事物的變化與運動,都是由靈魂所推動。這裡所謂的「靈魂」指的是宇宙靈魂,人的靈魂即是來自宇宙靈魂。
亞里斯多德認靈魂是生命的根源,他曾經為靈魂下過兩個定義:
能有生命的天然有機軀體的第一實現(註二)。
首先人因此而有生命,有知覺及能思考(註三)。
5、基督教認為靈魂是生命的中心,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由靈魂所推動。
6、回教同樣認為靈魂是生命的中心。
7、天帝教將靈魂稱之為和子。和子乃代表宇宙一切現象中之屬陽的、主動的、自由的、自覺的原素,為構成物質的兩個基本原素之一,動物得之即有生命,礦植物得之即有生機。
從以上的說明可知,各宗教對靈魂的描述儘管各有不同,不過卻都認為靈魂是宇宙人生的中心。
第二項 靈魂的起源
關於靈魂如何產生的問題,各宗教間的說法頗不相同。儒家與道教認為靈魂來自於天地之間,佛教認阿賴耶識自無始以來就已存在,基督教與回教主張靈魂為 上帝所創造,天帝教同樣主張靈魂為 上帝所賦予,然其過程卻與基督教所說有所不同。茲就各宗教的觀點加以比較。
一、靈魂的創造者
1、儒家
儒家認為靈魂來自於天地,小戴禮記郊特牲篇:
鬼神,陰陽也。
所謂鬼神,乃指人的魂魄。陰陽為天地間的二氣,鬼神既屬陰陽,可見其來自於天地。禮記禮運篇也說:
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這段話更清楚地說明人來自於天地。人之一身包含魂魄與形體,在儒家的觀念中,魂魄與形體均由天地而生。
2、道教
在先秦及漢代道家的觀念裡面,認為靈魂與肉體相對,靈魂來自於天,肉體來自於地,如列子天瑞篇說: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
此處「精神」是指靈魂,「骨骸」指肉體。淮南子精神訓也說:
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夫精神者,所受天於也;而形體者,所秉於地也。
同樣認為靈魂來自天。到了後來道教的經典,則將魂與魄分開,其中魂生於天而魄生於地,如中黃真經中黃真人注曰:
魂生天,魄生於地。
可見道教也同樣認為人的魂來自於天地。進而言之,天地萬物皆生於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可謂魂魄亦道之所生。
3、佛教
關靈魂為何者所創造的問題,佛教不說阿賴耶識為天地所創造,亦非 上帝所造,而是自然有的。
4、古希臘
柏立圖認為人的靈魂來自偉大的「宇宙靈魂」,亞里斯多德認為靈魂是「從外而來」,這句話後來被解釋為靈魂是 上帝所創造出來的。
5、基督教
基督教認為人的靈魂為 上帝(耶和華)所造。聖經創世紀記載 上帝造人的方式,先用地上的塵土造人,然後將生命的氣吹進他的鼻孔,這樣就成為有生命的人。所謂「生命的氣」,指的就是靈魂。
6、回教
回教與基督教同樣主張靈魂為 上帝(安拉)所造。
7、天帝教
天帝教主張靈魂來自於 上帝的賦予。靈魂的形成分為無生聖宮與鐳都二個階段,無生聖宮孕育和子的芻型,在此階段的和子,依其陰陽性質的不同,分為陽質和子與陰質和子。在陽質和子與陰質和子中,按靈質與物性的差異,又可分成五類(詳前)。當和子在無生聖宮運化完成之後,即轉至鐳都鐳能孕育場,由鐳能加以調養直到成形,此一階段的目的主要在充實和子的能量。和子在接受能量的充塡之後,陽質和子與陰質和子之間會產生交合配對的化合反應,此種作用稱為「先天引合力作用」。經過先天引合力的作用後,依其意識與能量分化成一至無數的較小和子投射於各次元空間。在天帝教的教義中,鐳都是 上帝所在的地方,因此說靈魂為 上帝所賦予。
由上可知,關於靈魂的產生,除佛教未說明阿賴耶識如何生成之外,儒家、道教認靈魂為天地所生,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基督教、回教、天帝教認靈魂為 上帝所創造(賦予),其說雖有不同,不過若就廣義而言,可說各宗教都承認靈魂來自於天。此外,天帝教雖與古希臘、基督教、回教同樣認為靈魂為 上帝所賦予,不過其生成的過程則與耶回二教所說不同。在天帝教的教義中,靈魂非由 上帝直接創造,而是經過無生聖宮與鐳都二個階段,其生成的過程與耶回二教比較起來,顯然要複雜得多。
二、靈魂生成的時間
1、儒家
儒家雖主張人為天地所生,但關於靈魂生成的過程卻說得不夠詳細,因為儒家注重的是現實的世界,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無形世界。關靈魂的形成,子產說: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左傳昭公七年》這個說法常為後世儒家所引用。子產的觀念似乎認為魂魄的形成是在人生之後,而非在肉體出生之前即已存在。朱熹對子產這一句話有更進一步說明:
蓋嘗推之,物生始化云者,謂受形之初,精血之聚,其間有靈者,名之曰魄也。既生魄,陽曰魂者,既生此魄,便有暖氣,其間有神者,名之曰魂也(參閱第一章)
這段話說明魂魄始於受形之初,而非在肉體之前先有一魂魄存在。
2、道教
道教承認輪迴的觀念,人死後依其在世的修持或行為的善惡,或生於天界,或轉生為人,或墮入地獄,或轉為畜牲身。因此,在道教的觀念中,靈魂乃在肉體生成之前就已存在。
3、佛教
佛教認為阿賴耶識自無始以來就已存在,論曰:
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為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易,因滅果生,非常一故(註四)。
阿賴耶識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生命的本體,因此便不能說它從何時有,只能說是無始以來就已存在(註五)。
4、古希臘
古希臘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在進入肉體之前就已存在。柏拉圖也認為靈魂先肉體而存在,在進入肉體之前,靈魂已先存在「觀念世界」。亞里斯多德對於靈魂的觀念與柏拉圖不同,他不承認靈魂先肉體存在的說法。在亞里斯多德的觀念裡面,軀體是原質,靈魂是軀體的原形,是原質的實現,它的目的在使軀體成為定形,因此靈魂應與軀體同時存在,不能先驅體而有。
5、基督教
基督教主張靈魂為 上帝所造,至 上帝創造靈魂的時間,則有三種說法:
(1)受孕時
(2)出生時
(3)受孕與岀生之間
上述三種說法都有可能。不過,總括言之,多數基督教徒認為靈魂是在肉體受孕與出生之間由 上帝所造。
6、回教
回教把人的生命分為先天、現世與後世三個階段,其中先天階段是真主所造的純靈魂階段,可見回教認為靈魂是在進入肉體之前就已存在。
7、天帝教
天帝教認為靈魂是經過無生聖宮與鐳都兩個階段的運化,然後分化成一至無數的和子投射各空間。一旦與肉體結合,才形成人類的生命。可見天帝教認為,靈魂在與肉體結合之前就已存在。
由此可知,雖然古希臘、基督教、回教與天帝教都認為靈魂為 上帝所創造,但是創造的時間則有所不同。 (待續)
註 一 涵靜老人,天帝教義新境界(以後簡稱「新境界」),臺北,帝教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出版,頁一三。
註 二 曾仰如,亞里斯多德,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初版,頁二0六。
註 三 同上,頁二O八。
註 四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初版,頁二0九。
註 五 同上。
編註:第四章 三之第二項 靈魂歸宿後半段 請參照《新境界》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