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園地 終止仇恨循環,從你開始!

紅心園地 終止仇恨循環,從你開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81期 » 紅心園地 終止仇恨循環,從你開始!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 採訪 沈玉燕  1999-03-01 10:35

—為什麼要推廣「罪不及妻孥」之理念

  社會若能避免用歧視的眼光造成受刑人子女偏激心理,就可望減少一個犯罪者,減少一個破碎家庭,就等於讓社會多一分安定的力量……。

  秋華原本擁一個幸福和樂的家庭,不料先生因公司經營不善,相繼背負上百萬元債款而宣告倒閉後,又被控詐欺罪而鎯鐺入獄。秋華頓時由一個單純的家庭主婦變成這個家的主力支撐者。面對丈夫留下來的龐大債務和兩個稚弱的孩子,秋華無助極了!她一方面忙著搬家躲債;一方面又要急著賺錢維持生計,面對孩子「爸爸到哪裡去」的追問,她又得費盡心掩蓋事實。原本身體就不太好的秋華,在内外交迫下,得更虛弱了……

  ※  ※  ※

  淑芬是一位受刑人的妻子,丈夫被關之後,頓失所依。不懂法律的她,奔走於法院與看守所間,心中交織的是擔心、害怕與不知所措。家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必須一個人負起管教孩子及賺錢養家的責任,有時候獨自照顧不來,甚至要把小孩寄在別人家。淑芬常覺得不堪負荷,而身邊親友的冷嘲熱諷、相繼疏離,更令她備感心酸,求助無門。

  ※  ※  ※

  類似這樣的處境,發生在全國無數個受刑人或被告的家庭;犯罪的人數愈多,受到無辜牽連的家屬就只能有增無減。周遭的人遇到這樣的個案,少數人會寄予同情甚至伸出援手,更多的芸芸大眾則是擺盪在同情與譴責的兩種情緒間,而另一少部分人,則很難走出「果報」的復仇心理,對這樣的家庭投以歧視的眼光和刻意的刁難。

另類關懷,挑戰社會寬恕能力

  十年前在台復會的民間社團—紅心字會,跳脫昔日賑災濟貧的社會救助模式,在各類弱勢關懷團體中,勇敢選擇了對受刑人家屬的關懷、照顧工作。現任紅心字會副秘書長的康淑華說起了這段緣起:「本會創會理監事李顯光先生的父親李子弋教授,原來是一位記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採訪了一位受刑人。當時那位受刑人顯得十分沮喪,記者猜想這位受刑人大概是為了自己即將服刑而感到難過吧,探問之下,卻是因為他擔心外面的妻皃往後日子不知該怎麼過(註)。」在社會大眾仍然對受刑人家屬抱持異樣眼光的時節,這樣的服務理念,無疑挑戰台灣社會的寬恕能力。

  古代律法中,有「一人犯罪,連誅九族」的嚴刑峻罰,紅心字會卻寧願推崇「罪不及妻孥」的進步人權觀念,認為只有在愛與寬恕下,憤怒和怨恨才能被撫平,他們所做的,就是要阻止仇恨的循環,讓善意與接納超越復仇的心。

  十年來,在掌聲稀落中,紅心字會經常遭人質疑:「為何你們要從事這項服務?被害人家屬的權益又在哪兒?」紅心字會要說的是,他們從不否認受害者家屬的人權,只是想提醒大家,受刑人家屬的人權也該被正視,而兩者的權利應該是不相衝突的。會作這樣的提醒,是因被害人家屬的處境和人權較易取得社會大眾的認同與尊重;反之受刑人(或被告)家屬卻往往沒有這麼幸運—被告妻子抱著稚子曝光在鏡頭前,被害人家屬痛責被告的雙親:「怎麼會生出這種兒子!」街談巷議某受刑人家屬眼前的落魄潦倒是報應……,他們只能躱在陰暗的角落,承擔外界投射過來的龐大壓力。

沒有掌聲下的專業服務

  在這項宗旨下,紅心字會針對受刑人家屬的需要,提供了個案輔導,主要服務項目包括:一、心理諮商,在受刑人家徬徨無助時,協助他們面對冗長的司法訴訟過程,並作好心理與生活上的調適,同時透過不定期舉辦各類關懷活動,讓受刑人家屬走出幽暗的角落。二、法律諮詢,提供有關交保、羈押、易科罰金、緩刑、接見等方面的法律知識,讓家屬不致一時之間亂了方寸。三、經濟援助,經社工員評估後,協助家屬運用社會資源以及申請急難救助金或長期經濟補助等。四、老弱安置,受刑人家庭中有老弱一時無人照顧或力有未逮時,協助其申請寄養服務(寄養家庭)或住進育幼院和養老院。五、職訓就業,整合相關資源,提供就業職訓資訊,或轉介至相關單位安排就業等。

  每年九月,該會還提供奬學金供受刑人(被告)子女申請,條件只須學業成績及格即可,不同一般獎助學金之申請者必須操行成績達八十分以上,為的是鼓舞這些孩子不要因父母服刑而影響了自己向學的意願。另外,並定期舉辦家庭關懷活動,例如懇親會、節慶活動及為家屬舉辦親子成長活動等。

  紅心字會強調,他們的工作人員都是訓練有素的全職社工員,所提供的服務也是免費的,而服務對象包括全國,若因地區偏遠無法派人前往,也可透過電話聯繫,該會會結合當地社福機構提供相關的協助。

家人入獄不是你旳錯

  康副秘書長表示,目前的個案來源以家屬「主動求助」者居多,主要原因受限監所體系運作問題,紅心字會並沒有管道直接找到受刑人家屬,另一方面也發現,受刑人家屬即使自監所獲得該會的求助資源,往往因擔心事件曝光而裹足不前。

  康淑華指出,家人驟然入獄,是一個正常家庭中極大的變故,家屬如果因此而有各種憤怒、羞辱、悲傷、不滿、擔憂……的負面情緒反應,是十分正常的,只是要如何走出情緒的低谷,讓自己成為這個家庭中的新支柱(特別是受刑人的丈夫或妻子),恐怕更為迫切。她的建議是:一、家屬應「承認自己也是個受害者」,家人的坐牢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所以不需要自責或有罪惡感;二、「好好照顧自己」,去做一些你有力量、容易完成的事或能讓自己輕鬆、覺得有趣的事,把日子過得好一點,對自己和家人都會有正面的幫助;三、「建立支持系統」,找一些親朋好友,向他們傾吐你的憂傷和壓力,就算他們不一定能幫得上忙,但精神上的支持可以幫你更有力量去面對困境;四、「尋找專業輔導」,有需要的話,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輔導,也可幫助自己早日走出情緒的低潮。

心理輔導,最難!

  話雖如此,康淑華卻也不得不承認「心理諮詢」其實是個案輔導中最難的一部分。因為無論是法律協助或經濟支援,都可以很快獲得明確的答案;唯有心理諮詢,是一條漫長的路。而這不僅牽涉到社工員的能力,案主的自覺程度、原本的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和社會價值觀等,在在影響輔導的成果。

  儘管外界的回響不大,康淑華認為能夠透過自己的協助和陪伴,讓案主漸漸脫離晦澀的日子,已足令人欣慰。尤其目睹許多婦女從原本平凡的家庭主婦,在遭逢先生入獄的重大變故後,不得不一肩挑起家庭的重擔,其間經歷的心理周折,以及從危機中換來成長的歷程,更教人低迴。當然,有時因案主牢不可破的家庭模式,致社工員無力協助案主改變現狀,或者在受刑人出獄之後(社工員與案主的關係也告結束),新變數的投入,使得原本的家庭再度面臨危機—可能是更生人適應不良或者再犯罪,都讓人備感挫折!

終止「犯罪世襲」

  美國法務統計局曾有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在監服刑的受刑人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受刑人父母有酗酒或嗑藥的習慣;而驚人的結論是:受刑人的子女比一般青少年的犯罪機率高出五倍,國內雖沒有這方面的統計資料,但在紅心字會的輔導個案中,亦可以發現兩種狀況。第一,受刑人本身就是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中長大,成長過程中缺乏適當的照顧,在社經地位偏低或環境較複雜的情況下,容易走上犯罪之路;第二、受刑人與家人隔離之後,家庭關係即面臨很大的考驗,突如其來的變故,極易對其他家庭成員造成負面影響。

  為防止這種「犯罪世代化」的結果不幸在我國應驗,紅心字會決定在走過「專業制度之建立與發展」的十年後,將未來一半的重心,移轉到「罪不及妻孥」的觀念倡導和「受刑人家庭教育」的推動上。尤其對「受刑人家庭專業服務制度的建立」,紅心字會期待扮演一個「倡導者」和「催生者」的角色,希望將來讓法務部、社福界或更多民間單位投入,並正視此一制度的必要性,如此才是解決十萬個受刑人家庭問題的最佳途徑。

  就社會安定的角度而言,社會若能避免用歧視的眼光造成受刑人子女的偏激心理,就可望減少一個犯罪者;少了一個破碎家庭,也就等於讓社會多了一份安定的力量。因此,除了讓犯罪者繩之以法,判以應得的刑罰外,唯有藉由社會的愛、寬容與家庭教育的力量,才是終止這種犯罪循環於無形。(摘自「法律與你」62期雜誌特別報導)

 

  編註:事實上,李顯光(光光)應為創會籌備委員之一,李教授(維生首席)當時是自立晚報總編輯,採訪稿子為記者所寫,「罪不及妻孥」是首席所下的標題。

 

  為協助受刑人家屬,紅心字會特別編印「受刑人家屬」手冊備索,內容包括家庭類和資源二本,意者請附二十元回郵信封,寄台北市永吉路三十巷一0二弄九號一樓紅心字會收即可,電話:(0二)八七八七0三0四。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