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影蹤五十年—速寫李行
2001-04-01 10:00
●因「汪洋中的一條船」三度獲獎,導演喜悅地舉起金馬獎說:「這是公平的。」
李行(維光樞機)是六0年代台灣影壇崛起的眾多導演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位。
他的導演生涯起於五0年代後期勃興的台片,這是他磨練技巧的階段。直到一九六三年,他執導「街頭巷尾」國語片,因此片對於人性光明面的描寫與肯定,以及影像技巧的豐富,被中影延攬為基本導演,並影響了當時「健康寫實的製片路線」。重要作品:「街頭巷尾」、「蚵女」(一九六三)、「養鴨人家」(一九六四)、「貞節牌坊」(一九六五)、「秋決」(一九七一)、「汪洋中的一條船」(一九七八)、「小城故事」(一九七九)、「早安台北」(一九七九)及「原鄉人」(一九八0)。
在師尊、師母家教中成長的李導演,父母親是傳統知識份子與大家閨秀。在他們身上,很自然看到符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待人處世的立身方法。這樣一種身教、言教、心教,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不只影響日後的應人接物,更影響他電影藝術上人物性格的創作。
從小就喜歡演戲,八年抗戰,在華山隱居的日子,最大的娛樂是和哥哥們一起作夢,幻想未來的日子,對生活有太多熱情想要表逹,長大後,就投身話劇演出。
沒有任何電影工業基礎的台灣,在六0年代,因「梁山伯與祝英台」電影大賣,李翰祥來台成立「國聯電影公司」,在民間公司刺激下,台灣電影開始起飛。而因為海外及本土市場興盛,各種影片類型蜂擁而出,軍教愛國片、武俠片、健康寫實片、瓊瑤愛情片,整體影業呈現蓬勃興盛氣象。
處在這樣一種環境,從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畢業的李行,毅然決然放棄教書的鐵飯碗,決定朝自己饒富興趣的表演藝術之路邁進,再從表演轉到電影創作,拍台語片,接著進台製拍彩色紀錄片與國語片。
這些拍片的經驗,讓李導演開始對於影像有最基本的認識與學習,第一次拍攝台語片時,劇本、分鏡表寫好、畫好,演員就位,才開始頭痛攝影機的擺設位置,一面拍,一面進剪接室,手搖著剪接機一格一格看日本電影的分鏡頭,了解鏡頭的拍攝及剪接。
對於影像,李導演有屬於自己的風格,他相當能夠掌握住人物內心感情變化,運用鏡頭傳達出適切的感情韻味,對於佈景、劇本、音樂每一個環節的考究,讓作品細膩生動、畫面構圖美觀、抒情中表現寫實手法,使電影呈現一定視覺效果,加上他標榜人性光明面的描寫風格與典型,使他的作品,成為當時主流電影。
從影幾十年當中,拍了五十多部電影,有「婉君表妹」、「啞女情深」、「日出日落」、「玉觀音」、「群星會」、「情人的眼淚」、「喜怒哀樂」中「哀」一段、「母與女」、「愛情一二三」、「風從那裏來」、「大三元」中第二段「愛的方程式」、「彩雲飛」、「心有千千結」、「婚姻大事」、「海鷗飛處」、「海韻」、「吾土吾民」、「碧雲天」、「浪花」、「風鈴風鈴」、「白花飄雪花飄」、「龍的傳人」、「又見春天」。更以「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三度獲金馬影展最佳導演獎。「路」、「吾土吾民」、「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獎。「蚵女」獲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獎。「汪洋中的一倏船」獲第廿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成為歷屆金馬影展中得獎最多的導演。
當他功成名就之後,師尊要他全心全力投入帝教幫忙,他說了一句:「電影是我的天命。」現在卻時時後悔,當初真的應該順著師尊,聽師尊的話,也所以現在的他,一邊忙著「電影服務業」;一邊也負責帝教極忠文教基金會以及紅心字會的工作,更念念不忘的是帝教財務問題,希望能盡自己能力,使帝教弘教資糧不虞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