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師心.廿字師心(十八)
洪靜雯 2007-07-25 11:45
自然中最美麗的存在─仁
詩作/涵靜老人 詩解/洪靜雯
太極圈中一粒仁,生天生地亦生人。
識來個裏真妙用,魚躍鳶飛大化行。
詩譯:
宇宙間含藏著如木果之核的化生之仁,
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澈悟仁心的無極之真,妙合神用,
魚兒躍然於水,鳶鳥遨遊於天,
自然的規律生化化生,永不止息。
●攝影/許鏡授。
五十五天閉關期間,我曾在一個地方凝望許久。幾近黃昏的時刻,偶一抬頭,繁複的葉子靜靜地懸在枝上,在深藍的薄暮映照下,我被那樣的景象深深震懾住,久久無法離去。其實,我只是遇見一棵簡單的樹,但那樣一個單純的畫面,卻教我一個深刻的哲理:生命,是自然間最美麗的存在。
於是,我明白了感動源於何處,原來,我不經意地和生命打了個照面,和生命靜靜地對望。
那就是仁,太極圈中的一粒仁。
朱伯崑教授《易學哲學史》中指出,「太極」一詞在先秦的文獻中,僅見於《莊子》.〈大宗師〉: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超越無限性,「太極」則指空間的最高極限,它作為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莊子首創的。到了《易傳》.〈繫辭〉時成了一個哲學範疇,一般在宇宙論、方法論上用的太極概念,主要繼承自《易傳》: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漢儒鄭玄注:「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蓋「太極」一詞,一方面為最高至當之理,即所謂「極中之道」;一方面又為天地未判之前混一之元氣,即所謂「淳和未分之氣」。
五代宋初,太極是道教易學的宇宙論、宗教修行實踐、法術理論探索的重要基本概念,形成以太極為核心的系統學說,最重要的,便是〈無極圖〉。〈無極圖〉最初由陳摶所創,而後傳給學生種放,種放再分傳穆修、壽涯等人,後來穆修傳給周敦頤,周敦頤〈太極圖說〉、邵康節〈皇極經世〉、張載〈氣化論〉相繼將易經思想中的太極觀念,重新賦予新的詮釋範疇,開展了宋明時期「宇宙論」的基本概念,又融入中庸「誠」的哲思,繼而開展出以人為主體的人極思想。
筆者讀至「太極圈中一粒仁」時,腦中浮現著太極圖中的黑白兩魚,黑代表陰,白代表陽,黑白又各有一眼,黑魚中有白眼,白魚中有黑眼,表示陰陽雖處對立,但陰陽互為根本,互相滲透,往復交變。或可推衍,「一粒仁」即指太極圖中的黑點、白點。問題是:太極與仁之間的連結為何?
據張載「氣化論」的思想論點,「太極」乃一虛實兩體相互抱合、即感即應之「道體」,「一粒仁」即指「感而遂通」、「幾動而能化物」的「道用」,經由體、用的交錯、互感,再配合氣化流行的過程,即可化生宇宙萬物,遂有下句的「生天、生地亦生人」。
再依張載「性體」的觀點,人亦一太極,人身中的「太極」乃一融合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的本體,當太虛之體一經氣化流行落入有形之象,此後萬物之中均帶有此氣化內容所生成的性命之理,即生生不息、循環不已的天理法則。此時的「一粒仁」,則指可與道體即感即應的天地之性,透過「以德養氣」的工夫,可使內在「仁」性彰顯、氣質轉化,進以到達與天合一的聖人境界。
「生天生地亦生人」,說明仁的本質已具備著「生生不息」之道,也具足著「綿綿不絕」之德。萬物的創生與生化之機,皆為此天心之仁所充塞與周遍。換言之,天地之間,仁不但能以生生不息的體相,創化著宇宙萬象,同時亦具有化生不斷的用相。
「識得個體真妙用」,不正是由天道而性、而仁,一路往下的追尋?跳脫理論的範疇,且將「仁」落在人間的角度,與我們自身的生命結合,我們又該如何走入「仁」的深處呢?且看《論語》的說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
以上幾則引文,都同時包含了「盡己」與「推己」兩面的意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先自覺到「己欲立」、「己欲達」,然後再去「立人」、「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是從反面說,先意識到己之所不欲,然後推擴之而不施於人。由此可見,所謂的「真妙用」,必須「成己」、「成物」兩者兼備,甚至合而為一地展現,才能充分表現出仁的內涵。換言之,「真妙用」,就是一般常言的「好生之德」。《人生指南》.〈仁篇〉曰:
天有好生之德,故四時相推,以成化育。如春之生,夏之長,秋之收,冬之藏。雨露之滋培,寒暑之迭代,莫非天心之仁也。惟聖人能則之,推愛己之心以愛人,又推愛人之心以愛物,物我無間,其仁如天矣。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孟子也說:「仁者愛人」、「仁者無不愛也。」韓愈說得更清晰:「博愛之謂仁。」可見仁者,不僅愛己,而且愛人。這樣的愛心,是發自內心,由己及人,自近及遠,由小而大,逐次擴充。所以孟子說得精要:「仁,己愛而愛人。」
很明顯的,仁即愛,更是愛的擴充。而我們如何覺知它的存在?牟宗三先生曾言,仁具有「覺」的特質,它不是感官知覺或感覺,而是悱惻之感,指的就是孟子說的「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於是,見孺子將入於井,我們會有怵惕同情之心,而想伸出援手;螻蟻之屬,不忍踐踏;草木之澤,不忍攀折。尤其每當看到天災人禍,死傷慘重,哀鴻遍地時,我們總會不忍卒睹。在那當下,我們當能深切地感受到,大化流行中的每一份生命是如此緊緊相連,它讓生命享有同等的尊嚴,讓生命以它當有的生存方式自然悠遊於天地間,那就是仁的真諦。
「魚躍鳶飛大化行」,告訴我們,生命是充滿自然的生命,自然是充滿生命的自然。我想起,當初在鐳力阿,佇足在一棵樹下的凝眸。魚兒在水裡款擺游動,鳶鳥在天際翩翩翱翔,就像樹上的葉子,靜靜地懸掛枝頭,風來了,葉落,輕悄悄地繚繞而下,復歸於塵土。有時,我會不禁對著天空伸出雙手,感覺自己正握緊生命,然後告訴 上帝,我要好好活著,而且讓自己有微薄之力幫助其它生命也一起好好活下去。參贊天地之化育,或許非我平凡之軀所能及,但我尚懂得,生命絕對沒有輕易放棄的理由。
太極,有陰陽之勢,有乾坤之妙,還有虛實的智慧,它是中國文化千年的精髓;仁,揮灑出太極動如行雲,氣如江河,靜如山嶽的生之奧秘。
生化,化生-
在人中,亦在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