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上)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86期 »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上)

劉正涵  2008-01-21 01:00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是天帝教的鮮明特色,也是天帝教最重要的精神,更是天帝教教旨之所在。

  「人道」、「天道」之內涵為何?師尊的義如下:

  所謂「人道」卽順而行之為凡,男婚女嫁,生兒育女,為名利事業鑽營,為三餐溫飽而奔波勞碌。所謂「天道」卽逆而行之為仙,超凡入聖,超聖入神。(《涵靜老人言論集》(一),頁六十三。)

  依此界說,「人道」是指順而行之為凡之事,「天道」則是逆而行之為仙之途,前者是塵世凡俗之生活,後者則是修道成仙之事業。「順則為人,逆則成仙」,然若如此理解,也就無所謂「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義。

  因為走仙道的人就是逆人道而行,那是一種捨人就天的歷程,盡了人道也就失了天道,修了天道也就捨了人道,「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說,完全沒有意義。因此,天帝教「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教理,不能從傳統修道的「順逆」觀點來理解。也許透過「修道之階」的觀點來理解會比較切當。

  《靜坐要義》中有段文字正可說明此義:

  道家數千年來重要的修持功夫,可分「超凡」、「入聖」、「登真」幾個階段。

  即是說:凡人要以學做聖人為起步功夫,先完成聖賢修養,達成聖賢境界,

  再談修真修道,而進入最後真人境界,以完成人生最高境界之目地。以本教而言,就是要教徒同奮先從「超凡」下手,就是先盡人道,把人做好……再修天道。(《靜坐要義》,頁五十八。)

  「先盡人道,把人做好」這是「超凡入聖」的起步功夫,此「先」即指在修道階序中之先於「超聖入神」之修天道。「先」完成聖賢修養,達成聖賢境界之後,「再」談修真修道。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亦強調:「靜坐(修道)首重做人做事,我們先從做人處事,學習聖人的行為開始。」(《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九。)所以,「人道就是做人的道理。」(《涵靜老人言論集》(二),頁三二八。)。

  「盡人道」就是要力行人生守則廿字真言,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培養正氣,光明正大,做一般人的模範,超凡入聖,修成聖人。在「盡人道」的基礎之上,就可以進一步「修天道」,性命雙修,鍛煉精氣神,與道合真,修成真人(登真)。

  在此詮解之下,就修行的整體而言,沒有不盡人道的修天道,也沒有不是修天道的盡人道,盡人道即是在修天道,修天道也就是盡人道。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中「先…,再…」之關係是一種在修行功夫上邏輯的先後次序,而非時間上的先後次序。事實上,師尊真正的主張應該是「一面盡人道,一面修天道」。「盡人道」與「修天道」二者其實是同步進行的,只不過就修行階次而言,登真的修天道是以入聖的盡人道做為邏輯上的前提。

  依此,那些以「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說作為人道繁忙無暇修道的託辭,或作為一心修道而忽略人道責任之藉口,都是無法成立的歪理。

  總言之,修行是生命安頓之道,此道分為「人道」與「天道」。「人道」部份可以說是生命安頓的現實關懷,其具體內涵包括:養生保命、男婚女嫁、學做聖賢、對社會國家做出貢獻、救劫化劫等等。「天道」部份則是生命安頓的終級關懷,真修實煉,死後可自救其性靈,回歸帝鄉,徹底了斷生死,「享受人間所尋不到的永久幸福,世上所難以想像的真正快樂,而與宇宙共始終。」(《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二十一。)

  天人二者息息相關,所有人道上的和諧均裨益於天道之完滿,所有天道之洞見則引導人道之歸驅,這就是天道人道合德的天人合一之生命境界。天道人道並非割裂逆違的天人相分,而是天人合德,依此而解,方能真正體悟「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的深刻義涵:

  先盡天人貫通的人道,再修人性圓滿的天道。(《師語》,頁一0八。)

  「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所先盡的人道乃「天人貫通的人道」,而再修的天道則是「人性圓滿的天道」,此方為「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之諦解。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