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七)

《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04期 » 《天人日誦廿字真經》 經文解譯(七)

洪靜雯  2009-07-15 11:30

解譯:洪靜雯 整理/攝影:編輯部

九、

 效法天地,曰公曰博,惟天至公,惟地至博。

 效敬玄黃,是為大孝,服敬侍親,是為順孝。

 當知天地,覆載廣博,生我養我,慈恩無邊。

 是以當曰,事天為大,一子得道,九祖拔渡,至孝盡焉。

●經解

玄黃:天地

覆載:天覆地載涵容作育萬物

  參贊天地之化育生息,即是實踐公與博的境界。上天化育萬物,佈化至公的無私無偏。大地生息自然,弘揚至博的廣大深遠。效法篤行天地的至公至博,即是大孝,服侍敬養雙親,這是順孝。

  當要明白,天無不覆,地無不載,無可計量,生養造化萬性萬靈,慈悲恩情無邊無際。所以當曰:「修證天道,無比殊勝。家中若有一人得道悟道,九代至親盡得超脫拔渡,這即是實踐至孝」。

 ‧「效敬玄黃,是為大孝」;大孝,參天地之化育。

 ‧「惟天至公,惟地至博」,上天化育萬物,佈化至公的無私無偏。大地生息自然,弘揚至博的廣大深遠。

 ‧「效敬玄黃」,是指學習天地至公至博的精神。《廿字真經》認為這是大孝的表現。

 ‧《人生指南》<公字篇>: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霜露無私降。此言天地之大,不外乎公也。天惟至公,故生萬物而不自生。地惟至公,故養萬物而不自養。然天地雖不自生自養,而萬物生長以後,其元氣仍還於天地。」

 ‧《人生指南》<博字篇>:

  「不知天道無私。人生賴以養,草木賴以茲,禽獸賴以育。」

  天地,是自然萬物的母親,這話是極貼切的。天空雲彩的變幻、日月星辰的閃爍、山川原野的壯麗、四季晨昏的氣候、花草樹木的嬌美、飛禽走獸的奔躍……,即便包括人在內,無非都是天地的內涵與造化。

 ‧《廿字真經》讚嘆天地的背後〜

  學習天地的至公〜「生萬物而不自生」、「養萬物而不自養」

  學習天地的至博〜「人生賴以養,草木賴以茲,禽獸賴以育。」

 ‧「效敬玄黃」,就是「參贊天地之化育」〜

  1、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

  2、知己之性則可以知人之性,知人之性則知物之性,知物之性則可以知天之性。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5、將宇宙生命與個體生命視之為一體,剎那即永恆。

  6、以小我而言〜追尋活著的這一段時期所能發揮的生命潛力價值。

  7、以大我來看〜在現象的對立中,不斷互相融合,產生接續不斷的「生生」。

 ‧「效敬玄黃」就是學習「生生」〜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地提昇圓滿,也幫助別人提昇圓滿,成全自己亦成全他人,這就是「天地之大德」,這就是「大孝」。

 ‧「服敬侍親,是為順孝」〜

  關於「孝」,《廿字真經》用了較長一段篇幅,仔細地解說叮嚀,筆下的苦口婆心,在在表現出宗主極為重視「孝」的實踐。

  ‧《詩經》: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父母的恩情,如天浩蕩。孝養父母,更何必自書中學得?「孝」,是天性的流露,只須捫心自問內心的孺慕之思,便能清楚自己盡得多少孝道。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服敬侍親」,即是「尊親」、「不辱」、「能養」,正是對父母盡孝的最基本之道。

 ‧《人生指南》<孝字篇>有關「服敬侍親」有一段清楚的說明:

  「孝之一字,自小者言之,一在養父母之身,一在安父母之心。斯二者,乃人子之所易為也……。

  養身可分為四:

  一曰『飲食』。菽水可以承歡。故家常蔬菜,祇要味汁調和,生熟中節,不可任意潦草,若有美食,先奉父母,但能博得父母一日之歡,即為人子一日之孝。至於年老氣衰,脾胃虛弱,所陳食品,必需香美軟熟,易於消化之物。

  二曰『衣服』。平常布服,祇需冷暖合宜,換洗周密,亦可以安慰父母。

  三曰『起居』。其行住坐臥,必需顧料扶持,使父母安閒自在,快活度日,即為人子盡心之處。

  四曰『疾病』。父母年老氣衰,容易受病,病則加意調攝,小心奉侍,左右相隨,不可稍離時刻。飲食藥餌,親自為之。

  最令人感動的是:「父母在病中,有污床褥,為人子者,必勤勤拭換,不可稍有嫌惡之心。試思彼在懷抱時,便溺糞污,父母何曾嫌惡耶?」

 ‧順孝〜在飲食、衣服、起居、疾病等層面,皆能盡到為人子女應盡之心。(待續)

 ●台北縣初院參教長洪靜雯講師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