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期《旋和》季刊簡介

53期《旋和》季刊簡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10期 » 53期《旋和》季刊簡介

劉普珍  2010-01-15 11:30

撰文/劉普珍(《旋和》季刊總編輯)

  53期《旋和》季刊推出天人文化、天人合一及學習園地三專欄,計有7篇文章。

  在天人文化專欄中,有梁靜換同奮的〈從巡天節到龍華會〉,張光園同奮的〈我對道學內涵的看法〉,劉文星先生的〈淺論天帝教天人實學在中華文化中的定位及展望〉,潘樹仁的〈教育與修養之光〉,以及劉文星先生的〈閱報知新:回應潘樹仁道長所謂「環保型經濟」〉。

  天人合一部分,連載胡孚琛教授〈丹道法訣第五講〉。至於學習園地中,則刊登熊怡雯女士之〈孫武與范蠡的經世思想初探〉。

  以下簡介重要論文:

  梁靜換同奮的〈從巡天節到龍華會〉一文提到,本師世尊曾引用北宋邵康節《皇極經世》的觀點,指出人類當今的危機,乃是源自人心偏邪不正,脫離宇宙大道的彼此糾葛惡性循環、以及長期充塞於大空的暴戾兇殺之氣,已屬於大自然不正常的毀滅。

  因而才有本師世尊復興天帝教,恭請宇宙大主宰 天帝親任教主,期以救劫救急~「化延世界核戰毀滅浩劫」、「確保台灣復興基地暨兩岸早日以三民主義和平統一」為2大時代使命,採取弘教救根並進的策略,導引人類集體之前途命運回歸於大自然的正軌,並與人間其他宗教共同努力,引渡人心回歸天帝真道,終至天清地寧,邁向大同。

  作者又說,在中國人的生活世界裡,農曆3、7、9月皆有節俗活動,這些始自1、2千年前的傳統文化,歷經了時間、空間的變革,在現今社會中仍舊保有蓬勃的生命力。

  天帝教龍華會~上元龍華會、中元龍華會、下元龍華會-亦恰好各自分別落在這些時段,有文化傳承的因素亦有天帝教自身的理由。

  而巡天節與龍華會是天帝教2大重要、特殊宗教活動,吾人可以有諸多切入點來進行研究,而當今天帝教救劫使命未了,故巡天節、龍華會與時局間的關係,值得我們從聖訓的角度來觀察。

  結論說道:「三元龍華會是天帝教救劫使命的具體奮鬥計畫,關係人類的前途、本地球氣運的調和;上元、中元、下元龍華會各有其特色、氣質,而且各自順應、善用大自然的節氣。從巡天節到三元龍華會,一氣呵成,一者是 上帝「主宰」、「調和」之權柄的落實,一者是諸天神媒「媒介」之角色的演出,相互關連,缺一不可。」

  胡孚琛在〈丹道法訣第五講〉中指出,他20餘年來研究丹道有如下幾點體會:

  第一、丹道各派法訣與大小乘佛教諸派,甚至印度教性力派、伊斯蘭教蘇菲派、基督教的神秘主義,還有民間宗教、武術各門派所傳秘訣,都存在同一性。在人體形、氣、神三個層次上,各種修持法訣本質上是一致的。

  第二、道教內丹學必須從江湖文化提升到學術的殿堂,以現代哲學和科學進行學術創新,使之成為現代人體生命科學和心靈哲學。

  第三、他在廿餘年內丹學調研活動中,摸清丹道法訣在江湖文化中承傳的秘密,也明瞭了江湖規矩和丹道法訣的特點。

  要之,在江湖文化中,丹道法訣從不形諸文字,僅在師徒間口口秘授,因之訪尋真師和求得口訣成了研習內丹學的關鍵步驟。

  胡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道:「在丹道的承傳中,固守師說的人是最沒出息的。丹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在現代社會裏,丹道只有在真修實證中不斷創新才有發展。」

  如依實際修煉方法,道教所謂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三丰派、伍柳派等多種門派的內丹功法,可歸結為「三家四派」。

  所謂「三家」,即自身陰陽、同類陰陽、虛空陰陽。

  所謂「四派」,是指自身陰陽的清淨丹法、同類陰陽的彼家丹法和龍虎丹法,以及虛空陰陽的虛無丹法。

  至於「三家四派」丹法的區別,乃在於對陰陽的把握和運用有所不同。

  儘管如此,自身陰陽的清淨丹法乃各派丹法之基礎,若加上彼家丹法和虛無丹法的修持方法,則已將世界各大宗教、民間宗教、秘密會社、武術、巫術、氣功等門派的修持方術包羅殆盡。

  胡教授又說,人類的靈性思維較理性思維更原始、更本質、更具創造性。

  是故先民的原始宗教是人類智慧的起點,原始人的通靈狀態是人類沒有異化、沒有矯飾的自然心理狀態,因之最接近於道,最能解開貪嗔癡等情欲之結。

  也因此,吾人不宜以科學主義者的立場簡單否定巫醫和通靈的巫術,而應正視它們存在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

  另一方面,靈界的普世信念和宗教信仰紮根於人類的基本需要,靈性世界也應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文化的進步而不斷提昇與發展。

  然而,過度強調通靈的巫術文化也是不宜的,因為這恐將愚民惑眾、危害社會安定。

  基於此一認知,我們不應把內丹學視為巫術,而是要把它當成有高深學理的人體生命科學;內丹家亦不以獲得「異象」和通靈的神秘體驗為目的,而是轉識成智,開發人體潛在的心靈能量和大智慧。

  熊怡雯在〈孫武與范蠡的經世思想初探〉一文中說,中國的兵聖─孫子,是中國承先啟後的兵學大師,他以道家的修養,融合軒轅黃帝到春秋時期兩千餘年的戰爭經驗,援心入兵、援氣入兵,使得13篇兵法,在宋代以後被遵奉為「武經」。

  然而後世所留下來的,僅有他在吳國闔盧3年到10年策劃部署、帶兵遣將的記載,以及統軍伐楚五戰五勝,規模之大、作戰路途之遙,號稱春秋歷次戰役中最偉大的一役。

  他在破楚軍入埕都,因對闔盧、夫差的殺燒擄掠、倒行逆施極為失望,自楚歸吳後,立刻飄然引退。

  范蠡,同樣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他在春秋末期輔佐越王句踐,與吳王闔盧之子夫差對決,22年的運籌帷幄,讓越國從一蹶不振的頹勢中,「小越大吳」的局勢中逆轉勝,一舉殲滅吳軍。

  事成之後,他看出句踐「狡兔死、走狗烹」的性格,於是見機而作,不受利誘、不懼威嚇,倏然挂冠歸隱,泛舟五湖。

  他發揮一生經世謀略,「十九年之中二致千金」,成為一代巨商,利人濟物,世稱「陶朱公」,人稱「商聖」。

  孫武出身於北方文化的中心之一齊國,他的著作隱然含藏了道家思想、風格、氣質,強調外用於兵、內用於身。

  至於范蠡,則出身於南方文化的中心區域楚國,他深受《老子》哲學思想以及陰陽五行觀念的薰陶和影響。

  孫武和范蠡均發揮了玄妙無比的戰略與智謀,完成不可思議的戰爭結果,更可貴的是,他們都做到了功成身退,最後名就的境界。

  兩者在兵法上,雖無承先啟後的具體證明,然而,很奇妙的,在求知、求先、求全、求善的理念上,形的部署、勢的運用,或攻或守的推動,變中求勝的做法上,以及面對問題時,不歸諸於命運。

  而是以人為的奮鬥實事求是,突破困境,兩者都承繼了《老子》思維,並賦予豐富的實踐色彩,大同中小異,范蠡的實戰經歷,佐證並呼應的孫子的原理,讓人深感「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前聖、後聖相互輝映。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