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家立萬世基 捨我其誰 謙潔謹慎正己化人 神職務本(上)

宇宙為家立萬世基 捨我其誰 謙潔謹慎正己化人 神職務本(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18期 » 宇宙為家立萬世基 捨我其誰 謙潔謹慎正己化人 神職務本(上)

吳光幸開導師  2010-09-15 09:55

口述/吳光幸開導師
整理˙圖/編輯部

  傳道使者使命需具備的態度與承擔的任務是什麼?吳光幸開導師以他的心路與行路,並引經據典解說,提供同奮參考。

 

  在完成傳教使者訓練後,不少同奮更上層樓,報名參加傳道使者訓練班(簡稱「傳道班」)。

  不論自己發心、發願,或受親友鼓勵,或另有所圖,均需先反躬自省,參加「傳道班」所為為何?我的奮鬥目標為何?

  一旦受訓出關後,我能做什麼?是擔任高級教職或是報名參加神職人員培訓班,立志當神職人員?

  畢竟,閉關受訓倍嘗艱苦,一日四坐,三場誦誥,又需深研大經~《天帝教教義》、大法~《天帝教教綱》、大寶~《宇宙應元妙法至寶》。

  訓練既要合乎天上人間要求,也要求豐富的天帝教教義內涵、提升內外修持與修養,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氣勢與擔當,不僅未來要能開疆闢土,更要有利天帝教萬世基業的宏願。

  受訓期間身心的衝突、理性與感性的爭奪,道心與凡心的對立、矛盾。通關洗髓下,肉體抽、酸、麻、漲、疼、痛,渾身不適,內外交相迫,還未必能通過黃榜考核。

橫渠四句中心思想

  師尊在中國公學時,受教於于右任先生。當時于右任先生以關學張載的「橫渠四句教」~「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開闊師尊的視野、胸襟。

  此種民胞物與的精神,成為師尊救劫思想與救世行動意識的中心思維。

  師尊推而廣之「以宇宙為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天人實學,為帝教開萬世太平。」揭櫫天帝教神職人員的使命。

韜光晦跡涵養實力

  傳道使者負有傳布 天帝宇宙大道之使命,自當時時充實學識,多看、多聽、多研究。

  同時藉機增廣見聞,提升閱歷,綜合人生經歷、經驗與豐富學識,堪足任傳布天帝宇宙大道的使命。

  因此之故,在平常除「五門功課」力行不輟之外,在未擔任神職之前,先韜光晦跡養足基本實力,充實有關《教義》、《教綱》、行政管理、領導統御等相關弘教管理智識與心理輔導技巧,累積個人涵養,並充實中華文化與哲學基礎,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敬慎的態度。

  如:《說苑》˙〈敬慎篇〉「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旨在影響後學,甚而教導後學,為人處事養成良好習性。

  《說苑》˙〈敬慎篇〉「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辭不受,乃封周公子伯禽於魯,將辭去」。

  周公戒之曰:「去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嘗一沐而三握髮,一食而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吾聞之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此六守者,皆謙德也。

  『夫天道毀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鬼神害滿而福謙,人道惡滿而好謙。是以衣成則缺衽,宮成則缺隅,屋成則加錯,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其戒之哉!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

  利用韜光養晦的時段,把傳道使者的基礎建立穩固。如:孔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終必衰。

  《詩》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義,有正春者無亂秋,有正君者無危國。

  《易》曰:「建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貴建本而重立始。

  傳道使者應注重德行等根基的培養、注重事情的開端。

固本培德防患未然

  豐牆磽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壞必先矣;樹本淺,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飄風起,暴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於是國,不崇仁義,不尊賢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變,車馳人走,指而禍至,乃始乾喉燋脣,仰天而歎,庶幾焉天其救之,不亦難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後,雖悔無及矣。」

  上述所言,都在闡明做人做事,應預先打好基礎,防患未然。

  初階神職的傳道使者,需要藉時間來培養鍛煉成熟,自能應用妥當,成為一位稱職的神職人員。

  甯越,中牟鄙人也,苦耕之勞,謂其友曰:「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友曰:「莫如學,學二十年則可以達矣。」寧越曰:「請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休;人將臥,吾不敢臥。」

  這是告訴我們,學習只要勤奮不懈、持之以恆,便能有所成就。

  《中庸》曰:「好問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循序篤實待時以進

  傳道使者結業後,回到各地教院實際參與弘教、救劫工作,從基層開始實務性工作,藉機學習如何維護本教莊嚴教譽、清白教風。

  此外,也需積極遵守教則、教約;參與傳道使者團舉辦之會議,以及負起實際傳道奮鬥職責。

  開導師仍具傳道使者身分,因此,傳道使者尚未擔任開導師前,吸收實務性的工作經驗與處理問題方法,均能助益日後擔任開導師時,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

  累積經驗培養判斷能力,進而能防微杜漸,減少爭端,維護教院內人員、教院財產安全。

  同奮,教育背景、社會層次不同,溝通方式不一,表達能力自是有異;因而因應不同狀況,考驗傳道使者等之神職人員經驗與智慧,務必勤讀相關書籍與實踐、修正,以臻和境。

  如:《說苑》˙〈敬慎篇〉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後來弔,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來賀,子獨後來弔,豈有說乎?」

  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願聞餘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傳道使者等之神職人員承擔教院堂弘教重責大任,務必恭謙、謹慎、廉潔。

  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獨不徒;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

  傳道使者等之神職人員務必謹言慎行,小心處事,對禍患要有防備心,勿使滋漫。

修身正行慎始慎終

  嗜欲使行虧,讒諛亂正心,眾口使意回,憂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污辱難湔灑,敗事不可復追,不深念遠慮,後悔當幾何。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謾諛者,窮辱之舍也;取虐於人者,趨禍之路也。故曰:「去徼幸,務忠信,節嗜欲,無取虐於人,則稱為君子,名聲常存。」

  怨生於不報,禍生於多福,安危存於自處,不困在於早豫,存亡在於得人。慎終如始,乃能長久;能行此五者,可以全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要道也。

  以上是《說苑》從多方面,敘述修身正行的道理。

  魯有恭士名曰機汜,行年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陰,夏日行陽,市次不敢不行;參行必隨,坐必危,一食之間三起不羞;見衣裘褐之士,則為之禮。

  魯君問曰:「機子年甚長矣,不可釋恭乎?」

  機汜對曰:「君子好恭,以成其名;小人學恭,以除其刑。對君之坐,豈不安哉,尚有差跌;一食之上,豈不美哉?尚有哽噎。今若汜所謂幸者也,固未能自必。鴻鵠飛沖天,豈不高哉,矰繳尚得而加之;虎豹為猛,人尚食其肉,席其皮。譽人者少,惡人者多。行年七十,常恐斧質之加於汜者,何釋恭為!」

  說明恭謙可以使人「成其名」、「除其刑」,即使到老,也不可改變恭謙的態度。

  老子《道德經》第64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前人聖者具有先見之明,給於後人啟示,按部就班就會成功。(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