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反省懺悔才是自赦人赦捷徑

唯反省懺悔才是自赦人赦捷徑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0期 » 唯反省懺悔才是自赦人赦捷徑

 2010-11-15 09:25

資料提供/《靜參修持聖訓錄》 整理/編輯部

  編按:繼上期(319期)報導「天赦之教」,期同奮認清「劫由心造」就要通過自赦;「劫由人造」就要通過人赦後,本社再以「反省懺悔專題」,曉諭同奮唯有反省懺悔,才是達成自赦、人赦的捷徑。

  因此,《天帝教教訊》編輯部特地取材以「反省懺悔」為主的〈聖訓〉選輯,讓同奮充分了解,仙佛怎麼說?

反省懺悔應契心坎 以眾生之心為我心

先天一炁流意子:

  反省與懺悔有「心法」嗎?

  有很多人於做「反省與懺悔」時,草草了事,心想:「我就是想不出,有何錯誤,為什麼要懺悔」?

  各位要認清今天的「身分」,您們的反省懺悔,不是在膚淺的生活中做功夫,而要「深入心坎」,以眾生之心為我心,體會錯處,錯在哪裡?

  您沒錯嗎?好!您們是救劫的天使,有沒有想到「共業」的「業」,就是眾生造成錯誤,犯罪的結果。您們喊救劫,就是要解開眾生的「死結」,要替過去眾生懺悔,但願眾生不要再犯錯誤。

  「眾生之業,吾擔之,天命所寄,吾任之!」各位是救劫的人,在還沒能完成「天命」以前,眾生的共業,就成了您的負擔;眾生的錯,也是您的錯。

  如此一來,反省懺悔會想不出什麼錯嗎?反省懺悔是革心的力量,可以使得諸子的行為,更積極、更完美,是一種向上突進的力量。

  現在談到自己的問題,您認為您這一世所作所為,絕對都是對的嗎?想法太天真了!絕無私心嗎?生生死死,有無差錯暫且不談,如果您這一生毫無差錯的話,您可不得了。

  不必愁吃、愁穿、愁生活,亦無眷屬來牽連,無行、住、坐、臥之不便!不生病,不煩躁,沒有不快樂,也不痛苦,心想天,天就來;心想地,地湧現,那您就是 上帝了!

  而 上帝亦常常為了調和全宇宙的「和諧」在費神運作。您是什麼人,如此偉大,毫無過失,無須「反省與懺悔」?以後諸子之反省懺悔的功夫,就依吾所言,好好參悟!若還有人說:「反省不知錯在何處,懺悔亦是空空洞洞」,就請回府,不必在此浪費時間了。(《第二期師資暨高教班聖訓》)

懺其前忽、悔其後過、無相懺悔

六祖惠能:

  各位學子,惡念、邪念皆是惡業的種子,談到「無相懺悔」,就是要徹底息念,轉念為智,要能夠把反省與懺悔做得乾乾淨淨,始可滅三世罪,得三業清淨。

  念就是「意識」,邪念即是「意識型態的犯罪」,意識型態要涉及過去、現在、未來,凡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為愚迷,驕誑、嫉妒、各種不良習氣、邪氣、所侵染。

  何謂「懺」?懺其前愆,從前之不正之念,永不復起。

  何謂「悔」?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的惡業、惡念、邪念,悉皆永斷,更不復作!

  有些愚迷凡夫,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生生不息,欲滅三世罪孽,得三業清靜,了不可得!

  修道人的懺悔,不是在邪行、邪徑用功,這些行為,您們皆已經能夠自制,不會再犯;修道人的懺悔,是「無相」!

  何以是「無相」?無形無相,無影無蹤,並不表現在行為上,而是在意識裡作祟。

  平常看不見、摸不得,可是隱在「行為」的底層,卻是角石棘刺,隨時造出惡念,累積因陳惡業,不知已經構築多少無邊罪慾。

  55天的學子,在您們得諸上真高真之授記,來往汝等意識之中,絲絲微塵,不得遁行,煉「急頓法門」,欲成無上道,若三業不淨,口念而心不行,終是如幻如化,如露如電,空修一場,落得一身塵息。

  學子當知今日急務,弘教救劫,心淨不勞方得大定。首席師尊聲聲悲切,然定於一,不著塵,不起誑妄。

  凡夫迷於前念,仙佛悟於後念,「著塵境,即生煩惱:離塵境,即生菩提。」應以智慧觀照一切法,一切塵相,不取不捨。

  任是大變,不驚不懼,無喜樂之心,無悲痛之哀,如鎮石,不執兩端,而定於中。

  今日來談這些話,是鼓勵各位,汝等不比凡夫,將來應運開天闢地,揮大智慧、大定力之舌相,當不可惑於一切法,一切事,一切勞相,而能貫徹始終。(《第二期師資暨高教班聖訓》)

 ●愚迷凡夫,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生生不息,欲滅三世罪孽,得三業清靜,了不可得

心性之調整要先做好懺悔功夫

先天一炁玄福子:

  今天吾來與各位學子談心性之修養:

  吾人心性之調整乃是一門大學問,吾人處事皆不能圓融,其原因乃是我執太重。

  因此常生出種種煩惱,亦是眾生之一大病態,心性上做工夫,須由本身於做人處世方面著手,深入探討體會方能得到具體之答案。

  今與學子談論心性之修養,乃是各位切身的問題,首席師尊常於課堂上,一再強調心性之修持,想必學子已有所悟。

  吾人皆各自有其清明澄澈,天真無邪之本性,由於落入後天環境,為事與物支配,失去正常尺度的判斷,則生出貪、嗔、痴三毒惑害心性,於是陰魔作祟,不能自主,進而破壞人的意識系統,產生種種是非顛倒,縱慾於酒、色、財、氣,無法自拔,生起種種惡念與邪徑,不得不慎!

  處世應戒慎恐懼,稍有歹念即刻懺悔,不得鬆懈放逸,常收斂其奔放的心,研幾天理,自反守約,克己復禮,以求進境。

  學習做祈懺工夫,乃要你們於心性上做徹底的清潔,達到正己化人,不著流俗,不染壞習氣方可不為魔相侵擾。

  吾告以諸位學子,斷諸分別心,捨諸執著相,自然心地光明,智慧湧溢,遠離是非顛倒,此亦是學子於修養上之要點。

  吾以幾句贈與學子:

  「存心養性、寓理帥氣。

   盡性知命、物我一體。

   無憂無慮、樂道順天。

   無聲無臭、於穆不已。」

  以上幾句望學子深體會之!(《第二期師資暨高教班聖訓》)

煩惱業隨起於私我 世塵雖濁顯出我心

萬英殿主持張真人:

  世間人生,煩惱業隨,恆轉流泉,三世互用,種種因果報復的事理,莫不起於「私我」。

  欲除「私我」,須除心中之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心理做革命,在行為上做一番調整,因世塵所產生的「私我」,亦必藉著「世塵」的體認,發掘「私我」的根源。

  六祖:「菩提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修道不離生活,生活亦是修行的一部分。

  人生若只是耳目眩於聲色,心思疲於名利,就如置身「鏡花水月」,終日汲汲於人我得失。

  失意時,歸田痛飲,嘆懷才不遇;得意時,怡然忘形「暢所欲為」,或耽酒縱慾,或傲氣凌人。

  這些人失意時,不覺悟「私我」而中毒;得意時,又忘了所以,於是生態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榮辱顯卑,萬世輪流,無一暫止,一世又一世,扮演無常生滅的角色。

  世塵雖濁卻能顯出「真我」,秉持「物我渾然一體」的胸襟。「民胞物與」棄小我、私我之我見,「苦樂冤親,一視平等」學大人之志,止於至善。

  效地藏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跟隨首席師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真我境界,「步千仞崗」、「行萬里路」,有情與無情,同圓神智,成就最高的般若。

  諸子比起首席師尊皆是年輕的一輩,行道要即時,且莫待老眼昏花,彎腰駝背,行動抖抖顫顫之時,方悟此世又是空懷浮光掠影,去者如斯,空留黃土伴晨昏,有何用哉!共勉。(《第二期師資暨高教班聖訓》)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