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慣性

生活的慣性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20期 » 生活的慣性

文˙圖/吳月行  2010-11-15 11:35

良心的警訊:放下

  一位女性友人是領有社工師執照的大學講師,從學校畢業就一直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綜合眾多個案,最大的問題就是想不開、放不下,往往在個案看開、放下後,整個事件才會獲得解決。

  她提到,人有時會面對結果,都是不好的選擇,這時就要選一個,自己可接受的結果來承擔。

  人生很多問題,並不是結局不好,而是在抉擇的過程中,承擔與放下的比重是否失衡。

  育有幼女的我,常和女兒講「放下」;女兒為了拿一個新的東西,必須提醒她放下原先手裡的東西,因此攸關提起與放下的問題,從人一出生後便開始面對。

  小時候是對玩具、食物取捨,成大後是對名利、欲望的取捨。有時提醒女兒放下時,必須大聲叮嚀,她才會恍然大悟。

  同奮在行、住、坐、臥面對各種抉擇,年少時有父母、師長在旁叮嚀、教誨,成年後是否能即時聽到良心的警訊聲,這時候靠的是天人親和的熱準了。

常親常和 真心相伴

  「湯米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如同其他教徒般穿戴整齊去教堂做禮拜,一日他滿懷疑惑的問神父:『神父,我來教堂做禮拜,可是我都已經不記得您講過哪些的話了』。神父微微一笑,回答他:『每天我吃我老婆煮的飯,其實我根本也不知道吃過了哪些食物,但我知道這些食物讓我擁有健康的身體啊!』」

  這個小故事啟示心靈糧食跟食物同等重要,反觀同奮舟車勞頓至教院奮鬥、參與教內活動,表面上好像沒有什麼,但是一進教院,有形、無形的親和力,便開始洗滌我們在紅塵的俗思雜慮。

  「小隙沉舟」,日常生活中一句壞話、一個壞念頭,好像無傷大雅,然而,一個人的墮落不都是從細微處開始。教內祈禱功課與講師授課內容,可逐一校正同奮的纖微的起心動念。

  一般人會記得天天用餐、洗澡;同奮記得常上教院祈禱、靜參,相較之下,我們的身、心、靈容易調和與維持和諧。

  「好的生活慣性是一種良藥」,與家人協調出適合彼此的奮鬥功課,千萬不可太過一意孤行,造成親友誤解就失「和」了。如何衡量人道、天道是否失衡呢?

  「現在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嗎?」

  「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過的嗎?」

  「我喜歡現在的生活、滿意現在的生活嗎?」

  「我滿意現在的自己嗎?是我理想中的自己嗎?」

  「現在的家庭生活與親子關係,自己滿意嗎?」(註)

  奮鬥功課的高比率,有時也不見得是件好事,靜靜的省思後,發現能妥善調整作息與心境,才是奮鬥的動力。

  人必須健全自我,才有能力協助別人;我們應學會自我傾吐與傾聽,藉著人際互動、自我關照,和諧身、心、靈,「懂得傾吐的人,才能透過別人了解自己;時時傾聽自我聲音的人,才會有真心相伴。」

  時時思量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心境,擁有適當的親和管道,以維持良好的生活慣性,承擔與放下功夫,自然會慢慢提升。

  註:引用自許添盛醫師演講中,提及「人須自問以了解自己的生活是否和諧」之概念。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