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臺護國 仁者無敵

保臺護國 仁者無敵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34期 » 保臺護國 仁者無敵

呂光證  2012-01-10 10:10

攜手重建中華文化尊嚴

文/呂光證
節錄・圖/編輯部

  「保臺護國」是天帝教當今最迫切的時代使命,也是師尊未竟的第三天命。

  然而隨著時代與政治局勢變化,已不宜把師尊的教誨當作教條式的信仰,反而應深入瞭解師尊主張保臺護國的本意,並順應時代環境需要,發展出合乎人心的詮釋,真正解決兩岸人心問題,為天帝教同奮乃至世人所普遍接受,在歷史洪流中留下可長可久的一頁。。

鐳炁真身運化世局

  師尊在「保臺護國」使命中做了什麼?可以分成無形、有形兩方面。

  無形方面有二:一是「以鐳炁真身運化世局」;一是「爭取保臺方案提報至金闕、無生聖宮通過」。

  有形方面有三:一、「分別針對兩岸領導人致函二封公開信」;二、「舉辦四期保臺護國法會」;三、「追薦二二八亡靈化解臺灣冤孽怨氣」。

  師尊曾言:「鐳炁真身之道法本來就不是為了自己」;《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也說:「首席所煉的鐳炁真身是一種引導鐳能,而依念力布施于全世界,進而影響到整個世局的妙法。」

  師尊為何要爭取保臺方案位列金闕、無生聖宮?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要提高保臺方案在無形天界的位階,用人間法律來比喻,就是提高它的法律效力。

  當保臺方案成為此二天界的「列管方案」時,諸天神媒都要一體護持臺灣這塊地方。

  師尊這個苦心反應在有形上的,便是臺灣五十餘年來在中共威嚇下,卻能免於戰火蹂躪,從一資源貧乏的小島蛻變成亞洲四小龍之一,在全世界烽火戰亂不曾歇止的情況下,真不可不謂奇蹟。

  民國72年天極行宮玉靈殿開光, 天帝遴選中山真人、中正真人為玉靈殿正、副殿主並交付三大特定任務,明顯已是保臺方案的具體措施,可視為保臺方案最早之起源。。

  第一條「結合無形有形力量,鞏固臺灣復興基地」,就是「保臺」。第二、三條「策動大陸人心思變,導發反共革命;放棄共產主義接受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護國」。其中的順序,頗有深意。

  為何要先「鞏固臺灣復興基地」?因為臺灣不保,一切都是空談。

  又為何先是「策動大陸人心思變」然後才是「迫使中共褫魂奪魄」呢?

  這就是「媒挾」作用,驅動時代潮流使得中共政權自然轉變,將原本可能的流血、戰爭轉化於無聲無息之中。

  值得注意的,這三大特定任務主要是玉靈殿殿主、副殿主在無形中去運作,並非天帝教同奮要組織特務人員潛人大陸策反;換言之,這三大任務是「無形任務」,不是「有形任務」,人間做的主要是,以誦兩誥的念力來支持無形。

  無生聖宮、金闕「保臺方案」於民國92年「第四期傳道傳教使者訓練班」時,才正式完整公布。原則上每月初三召開無生聖宮、金闕保臺方案聯合會報,作為本方案最高決策中心。

  在帝教總殿保臺方案直轄的單位中,有「天帝教各級教院教壇」系統,指的就是各教院之光殿,因此各光殿之殿主、副殿主、總護法全都參與本方案。

  也有「崑崙山」系統,指的是地仙系統,祂們以御物之術配合本教祈禱之御心之術,心物合一,直接投入第一線。

  較特別的是「清虛宮弘法院」教師系統,暗示了兩岸之間的問題,已經從以往的軍事直接對抗,轉移到人心、文化、制度的各種衝突對立。

分別致函兩岸領導

  師尊曾分別在報紙刊登「文告」或以函件送達再登報的方式,對李登輝先生、鄧小平先生建言與期望。

  師尊第一篇「文告」重點在破除當時國民黨政爭,支持李登輝先生為總統、蔣緯國為副總統,同時引述 天帝確保臺灣四十年的史實,期望國民黨及李登輝先生順應天命,貫徹天命。

  第二篇「文告」於第8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束之後,因李登輝先生並未謹遵天命提名蔣緯國為副總統。

  師尊在此「文告」中,再三重申畏天命、盡人事、安人心之重要,提醒作為一國之領導者必須「懼以生慎,慎以生敬,敬以生儉,儉以生和,和以生文,文以生治。」方能承接自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40年來一貫之天命,否則「懼以生疑,疑以生忌,忌以生忿,忿以生變,變以生亂。」天命亦會轉移,臺灣社會對立衝突升高,數十年奮鬥成果可能毀於旦夕。

  到了民國80年1月15日,師尊致函鄧小平先生第一封信,先從自己的立場談起,接著指出90年代「和平統一是天心民意所歸」。

  然而如何和平統一呢?師尊強調臺灣實驗三民主義,大陸實驗共產主義,兩地同時起步,40年來事實勝於雄辯,結果是共產黨宣布改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不就是三民主義?兩岸殊途同歸,不宜以一國兩制威逼臺灣,否則玉石俱焚釀為悲劇。

  師尊希望鄧小平能把握機會,開放黨禁,公平競爭,開誠布公舉行會談,先保障臺灣人民安全福祉,繼由兩邊政府協商統一,重新制憲、重立國號,共建一個自由民主富裕的中國。

  嚴格而論,本教保臺護國法會舉辦了3期;第3期結束隔日開始,改為長期保臺護國法會,直至兩岸真正和平統一,本教中華民國主院搬回大陸為止。

  之所以如此,與本教時代使命,以及師尊不貫徹天命絕不終止的奮鬥精神息息相關。

  保臺護國法會分期舉辦,都與當時臺灣的政經局勢緊密相關;當臺灣一有風吹草動,可能釀成動亂或災難時,師尊都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振奮而起,呼籲同奮精誠團結,把兩誥的精誠念力奉獻給國家,化除暴戾凶鋒,而臻社會祥和。

  第1期保臺護國法會於77年1月14日至同年4月22日,時值蔣經國總統於民國77年1月13日過世,為避免動盪流血而啟動。

  第2期保臺護國法會自77年6月1日至9月20日,肇因於第1期保臺護國法會結束後,爆發「520」農民抗議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

  第3期保臺護國法會從78年1月1日至79年6月30日,再延至80年6月30日,再一次延至81年6月30日止,乃為期78年底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以及79年總統大選圓滿。

  當時〈迴向文〉為:「貫徹保臺方案,化除暴戾凶鋒。避免動亂流血,全民團結和衷。復國仰賴天命,兩岸人和政通。三民主義一統,帝教使命成功。」

  經由三次展期的第3期保臺護國法會結束後,自81年7月1日迄今,臺灣地區啟建「長期保臺護國法會」,源於師尊致函鄧小平二封信,期以兩誥念力早日達到信函內之目的。

  〈迴向文〉為:「中共認清潮流時代環境,毅然放手乾坤一擲,中共承認現實中華民國,宣布對臺不用武力,中共放棄共黨黨一專政,決心接受三民主義,形成一個中國一個主義,兩岸真正和平統一」。

當前急務止破增立

  綜觀師尊對保臺護國之所有講話、所有行為,再觀察自民國83年師尊回天後兩岸情勢的變化,尤其是大陸經濟突飛猛進、政權交接,正邁向「中國人終於站起來」的強國夢中,而臺灣本土意識高漲、政黨輪替,正處於「臺灣人出頭天」的反抗意識中。

  其實,師尊致函鄧小平先生的兩封信中,有一段話反應出當前兩岸局勢的關鍵:

  「就當前急務而言,那就是終止人類流血戰爭的『破』,積極進行增進人類福祉的『立』。」

  師尊說:「中共希望以『一國兩制』模式構想對臺灣『和平統一』,又一再表示不排除武力,威逼臺灣和談。我以一個九十一歲橫跨兩個時代和四十年來與臺灣共存亡的客觀公正立場,深咸這一構想實非徹底解決兩岸和平統一之道。」

  「臺灣既有良好的制度與成就,相信島上二千萬同胞絕對會反抗中共對臺灣的和平兼併或武力侵犯,尤不願屈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國兩制』下之特區。

  如果中共對臺真要用武,全島人民必然寧為玉碎,縱然主張臺灣獨立的同胞,也會合力迎戰自衛鄉土,與海島共存亡,最後勢必兩敗俱傷,由于手足自相殘殺,造成整個中華民族一場大劫數、大災難、大悲劇,迫使中國苦難同胞將無法立足于國際社會」。

  然而兩岸戰爭的危機為何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國共內戰的轉型」;二是「政治操弄」;三是「民粹對抗」。

  眾所皆知,民國38年中共席捲大陸,國民政府退守臺灣,美國發表白皮書,宣布洗手政策,要不是隔年發生韓戰,中共早已攻打臺灣,進行所謂「解放戰爭」。

  兩岸戰爭型態到了鄧小平先生改革開放後,已有轉變,對臺戰爭的主要理由是制止臺獨,且不論所謂民族感情、中國百年恥辱等抽象理由,即便在最現實的層面上,新疆、西藏、蒙古也在鬧獨立,中共面對同文同種的臺灣,勢無法容忍臺獨,否則疆獨、藏獨、蒙獨必然大亂,直接關係到中共政權的存亡。

  其次是臺灣內部問題,師尊在恭賀李登輝先生當選總統的「文告」中,標題強調「緬懷先總統蔣公,恭賀李登輝先生繼承天命,膺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持續中華民國法統。」諄諄告誡的就是要堅持中華民國法統,不能挑釁兩岸關係作為一己之政治利益,「政治操弄」的典型便是如此。

  第三所謂「民粹對抗」,簡單講便是「鼓動臺灣民族主義V.S.中國民族主義之對抗」,這種對抗有複雜的背景,影響最大、最具有煽動性的。

  就兩岸而言,什麼是「人類福祉的立」?

  師尊對鄧小平先生建言:「放棄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開放黨禁,容許多政黨公開活動,和平競爭。針對考量現代中國國情與局勢,及為了促進中華民族在世界地位國際化之未來需要,以中庸之道適時參考臺灣經驗,擷取三民主義重要之精神及精華,真正塑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由雙方結合其他各黨派開誠會談,先使臺灣兩千萬人民權益與安全獲得充分保障,再由兩邊政府代表協商統一時間程序,在合情合理的條件下,參考德國經驗,重新制訂新憲法,重立新國號,共建一個民主、法治、均富、和平、繁榮,合乎天意人願的現代化新中國。」

  試想,倘若當時鄧小平先生接受師尊建言,毅然放棄共黨專政,承認現實中華民國,李登輝先生亦能堅持法統,不走臺獨路線,兩岸關係必然早已正常化,宗教家所悲憫的苦難,亦何嘗會有今日之沉重?

兩岸悲情歷史根源

  晚清的中國是個百年屈辱的國家,從西元1860年鴉片戰爭結束起,中國發起一陣自強運動,以圖學習洋人的船尖砲利,救國圖存。

  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立志「以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以一島基國之富強」,這就是現代版「建設臺灣為中國模範省」的首度表白。

  然而1894年甲午戰爭,證明了自強運動全盤失敗,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予日本,開啟了兩岸百年分隔的悲情歷史。

  臺灣歷經「臺灣民主國」的悲壯抗日,歷經日本異族殖民的歧視與痛苦,歷經臺灣光復後「二二八」事變被祖國再一次出賣的仇視,歷經長期白色恐怖的壓抑。

  這中間雖有臺灣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民生富裕的繁榮景象,然而政治思潮一直到蔣經國先生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李登輝先生主政之後,才真正解放,自清廷割臺以來的壓抑,遂爆發出強烈臺灣人要「出頭天」的意志與情緒。

  另一方面,大陸甲午戰敗後,列強推動瓜分中國之議,洋人辱我中華,終於激起義和團民粹式的反抗,導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亡國滅種之大禍迫在眉睫。

  此後,歷經了武昌革命、軍閥割據、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直到中共建政之後,毛澤東雖在天安門高喊:「中國人站起來了」,然而接著一連串政治運動以及10年文革,讓大陸同胞始終無法挺起腰桿立足於國際社會,到了今日仍充滿了「中國可以說不」、「中國有個強國夢」、「中國人終於站起來」的強烈民族意識。

  回顧歷史,筆者相信:「臺灣的悲情與中國的悲情是聯繫在一起的,臺灣的希望與中國的希望也是聯繫在一起的。」

  如果兩岸領導者能體認到臺灣同胞的「出頭天」與大陸同胞的「強國夢」乃源自同一歷史根源,進而相互扶持,相互體諒,以我之「出頭天」幫助彼之「強國夢」,以彼之「強國夢」圓滿我之「出頭天」,便是師尊所謂「增進人類福祉之『立』」,誠為化解歷史悲情、走向健康富裕的金光大道。

  反之,如形成兩岸民粹主義式的相爭與撕裂,那便是師尊所講的「人類流血戰爭的『破』」,誠為兩岸之間一場大劫數、大悲劇、大災難。

  另外,從師尊分別致函兩位先生的四封信,發現師尊首先是說明自己是以什麼立場發言:

  「我雖然是虔誠的宗教徒,一生執著服膺於『天命、信心、奮鬥』三原則立身行道,但是,我卻是以中國文化傳統的儒家思想敬畏天命,謹事 天帝。且以科學驗證的過程,不斷地發現事實勝於雄辯……。」(節錄:《團結和諧 安定臺灣 統一中國 天命李登輝先生為中華民國第8任總統》文告,天帝教始院印行)

  在這段話裡,師尊清楚表明三種立場,一是宗教家的「天命意識」,一是中國知識份子的「傳統意識」,一是科學家的「實證意識」。

  筆者認為師尊是以「傳統意識」的仁愛思想為人格表徵,上承「天命意識」的敬畏奉行,下貫「實證意識」的理性思維。

  師尊此舉也為每位同奮提供了一個模範,讓我們都知道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什麼樣的立場來貫徹保臺護國使命。

  就像師尊一再強調,當初雲龍至聖允諾他華山天命完成後,全家可上崑崙山修道,從此「等閒不管塵凡事,隱顯崑崙道統傳」。

  未料天命轉移,局勢變化,雲龍至聖告訴師尊將有更大的戰爭起來,一切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交代師尊下山後前往蓬萊仙島,長期為國祈禱……。(節錄自《天帝教復興簡史》)

  因此,保臺護國之任務追根溯源,是緣起於雲龍至聖轉達的天命,雲龍至聖他老人家心目中的「臺灣」,既非「中國不可分割的一省」,也不是「獨立的臺灣共和國」,更不是洋腔洋調的「福爾摩沙」,而是「蓬萊仙島」。

  「蓬萊仙島」這4字表示了「天命意識」的觀點,保臺護國就是從「蓬萊仙島」的定位發展出來的。

睽諸史實開闊視野

  今日處在泛政治化的臺灣島上,本教同奮對保臺護國的認知首先要謹記「天命意識」之立場,明白師尊第一天命、第二天命、第三天命交付的過程,從史實去體會天帝教以宇宙為家的大同精神,切莫自我侷限,自小天地,以一己之政治觀去詮釋天命,使得保臺護國淪為政治鬥爭的名詞。

  師尊講天命雖是天道信仰,卻落實在人道上,最基本的核心便是仁愛思想。

  師尊告訴鄧小平先生:「人類最大的苦難根源,是出自於恨而沒有愛」,從師尊的字裡行間以及對同奮剴切教誨的演講,都充份讓人感受到他老人家對人類的愛與關懷。

  師尊以不忍之心期望兩岸最終能避免走向民粹式的對決,避免把彼此百年的屈辱強加到對方身上,玉石俱焚。

  這無疑也提醒天帝教全體同奮,在今日充滿猜忌、仇恨、對立的環境中,不論是在祈禱或宣揚保臺護國之使命中,所有引發自我不滿、憤、恨的想法都是不必要的,所有會造成對方屈辱、仇視的說詞,也是錯誤的。

  我們要做的是傳達保臺護國的核心「愛鄉、愛土、愛人」,是從心裡自然流露的仁愛之心。

  若仔細閱讀師尊致函2位先生的4封信,當會發現師尊引用大量事實來說明「天帝如何確保臺灣」、「臺灣、大陸同時起步實驗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結果」……,師尊強調這不僅是他親身驗證的經歷,也是所有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所不能否認的。

  換言之,師尊雖然源自宗教中帶有神秘色彩的「天命意識」,流露中國知識份子仁愛之心的「傳統意識」,這不表示師尊是個迂腐、迷信,活在幻想世界中的老學究,相反的師尊極具科學實證精神。

  他更大量的引用現實證據驗證天命之可畏、仁愛之必然,他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去實踐,也在不斷實踐中去求知。

  臺灣與大陸雖源自同樣的歷史悲情,但在這100年風雨飄搖之中,只有短暫4年是統一的,其餘是各走各的路,各自承擔各自的苦難。

  在那短短4年當中,又發生了令人遺憾的「二二八」事變,這樣的歷史背景使得兩岸人民必要,也是必須以更大的寬容來理解對方。

  本教同奮與兩岸人民一樣,也都要去面對這一段真實的歷史,然而越是真實面對,越是感受到師尊高瞻遠矚的洞見,以及大慈悲心的胸懷,回過頭讀〈保臺護國迴向文〉,當可深深感受臺灣同胞「出頭天」與大陸同胞「強國夢」的情緒在那裡激盪,就等著吾人以精誠之心祈禱,調和天地之氣運,因勢利導,撥亂反和,匯聚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重建中華文化之尊嚴。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