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維光樞機 北藝大頒名譽博士

電影大師維光樞機 北藝大頒名譽博士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44期 » 電影大師維光樞機 北藝大頒名譽博士

編輯部  2012-11-15 09:25

文/編輯部
攝影/李行工作室

  維光樞機─知名導演李行於民國101年10月18日,獲臺北藝術大學頒授名譽藝術博士學位,表彰他在中國電影創作與服務上的卓越成就。

  這是繼民國100年1月25日維光樞機榮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殊榮後,另一項的肯定。

  本師世尊曾多次要求維光樞機自影壇退休專任教職,但他直言:「父親您的天命是弘揚 上帝真道,我的天命是振興中國電影,二者殊途同歸。」雖然如此,維光樞機依然長期主持極院財務系統(大藏院、大藏委員會)與禘祫委員會,並擔任常務樞機使者。

  10月18日在「向大師致敬」的這項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的盛典中,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特別指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屆滿30週年,承先啟後的時刻,特別頒授知名導演李行等5人名譽藝術博士學位,表彰他們在藝術上的成就,感謝大師們在那個開疆闢土、篳路藍縷的年代,持續不懈地耕耘,終使百花齊放,形塑出臺灣藝術文化的精彩樣貌。」

 ●北藝大頒發名譽博士與傑出校友,李行導演(維光樞機・右2)榮列其中。

  維光樞機使者在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後致詞指出:「從影62年來,共拍攝52部影片,其中2部為紀錄片。1982年起迄今20年,放下導演筒,轉入電影服務,推動兩岸三地電影交流。

  尤其,近幾年來的『兩岸青年電影交流』透過影展的舉辦,大幅降低兩岸電影票房的落差,也有效推介讓臺灣青年電影導演作品到大陸,去年起,臺灣電影在大陸已有不錯的成績。」

 ●維光樞機從影60年,在天帝教長期參與極院財務系統(大藏院、大藏委員會)建制與執行,並擔任常務樞機使者。

  維光樞機不僅創下連續3年(1978年至1980年)榮獲國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在他從事導演與奉獻於電影產業近半世紀以來,從臺語片到國語片,跨越了各式樣主流的內容題材,多部執導之經典作品,更奠定了他在臺灣電影史的地位與深厚的影響。

  近20餘年來,臺灣許多電影編、導、演及技術人員,乃至目前線上許多一流電影人才,都曾受到維光樞機提攜與指導。

  他致力於推動兩岸電影觀摩與交流,並以電影「終生義工」自許,貢獻其一生於電影的發展。

  維光樞機年輕時即對戲劇極為著迷,在就讀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時,便參與過曹禹名劇《雷雨》的排練。

  1948年來臺,進入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就讀,加入話劇社,參與演出及導演工作。畢業後,曾任報社記者,同時也不忘投入電影相關工作。

  他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的首部臺語片《王哥柳哥遊臺灣》轟動全臺,並帶動當時臺語片的喜劇風潮,也留下早年臺灣社會生活模式與屋宇建築的珍貴記錄。

  直到1963年的國語片《街頭巷尾》,開始了他導演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同時應聘為中央電影公司的導演。

  從健康寫實的《蚵女》、《養鴨人家》,改編瓊瑤小說作品的《婉君表妹》、《彩雲飛》,探究傳統文化哲理內涵的《秋決》,回歸鄉土寫實路線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等經典作品,維光樞機─李行導演走過的足跡,不僅領導國內電影之潮流,他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臺灣電影史上更充滿著特殊的文化與藝術價值,深具歷史意義。

  維光樞機對於促進兩岸交流活動至今仍不遺餘力,積極參與各項電影活動盛事,為電影奉獻心力。1994年當選為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最佳導演;1998年獲頒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

  2005年大陸慶祝中國電影百年,大陸為他出了一套郵票,以1905年「定軍山」的80分錢郵票,搭上維光樞機人生轉折點及重要作品的照片,再蓋上北京中南海郵局的郵戳,深具紀念意義,這是兩岸三地導演中唯一的殊榮。

  而維光樞機亦曾於民國84年12月,榮獲第32屆金馬獎頒發「終生成就獎」。

 ●圖1/維生先生(左)特地前赴北藝大頒獎現場,向胞弟維光樞機(李行導演)致慶。

 ●圖2/北藝大頒獎現場,以龐大的管弦樂陣容,歡慶殊榮。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