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而不閉 空氣流通 腦後攔腰 風從何來
趙光武 2013-01-15 11:20
文/趙光武
圖/編輯部
不少同奮勤修昊天心法,但成效不易顯現,嚴格來說是對「祖師爺」的教誨有些許誤解。
譬如:下坐時默唸廿字真言,至少3遍,是在整裝完之後;為了擔心「腦後風」、「攔腰風」所以要緊閉門窗。
緊閉門窗置身蒸籠
最嚴重的莫過於擔心「腦後風」、「攔腰風」。尤其在近年連續加強誦誥下,部分教院光殿空檔本就不多,好不容易集體會坐時,碰到堅持要緊閉門窗的同奮,很多人就只能陪著「坐蒸籠」煉三昧真火了。
其實,在《初皈同奮必讀》與《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均載明有關「下坐」的步驟:雙掌搓熱按摩雙眼眶及眼角、太陽穴、玉枕穴、前胸、督脈、命門、腎俞穴(腰部)、雙手(自肩而下)、膝蓋、最後扳腳,並默唸廿字真言3遍後,整裝下坐。默唸廿字真言三遍與扳腳是併行的動作,文字再清楚不過。
自古以來,服氣吐納者多選擇郊外空氣流通清鮮處練功,忌城市與封閉的室內,是為了避免不潔空氣。過去在師資、高教班與傳道、傳教使者訓練班閉關時,常看到一大群人誦完誥後集體會坐,為了怕腦後風而緊閉門窗,也經常成為相互間「考驗」的問題。
55天閉關都在盛暑,氣溫多在25℃以上,尤其中午誦誥後,光殿的空氣本已渾濁,緊閉門窗使室內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加,憋氣煉元神,血液中酸度過高令人昏沉、瞌睡,功效當然不彰。
此時加上個人不同的體味與排出的濁氣,混雜如腳臭等雜氣,那真不是一般的「考驗」。
民國80年,第3期師資、高教班時,就已有這個問題。在「靜坐問答」時,我問師尊:所謂「腦後風」是否自後方持續吹襲之風?如果非持續而是斷斷續續之自然風是否有礙靜坐?盼師尊釋疑,以免部分同奮過度緊張,每遇打坐之時不敢開窗,如此緊閉門戶反而有害,請師尊定義「腦後風」。
師尊回答如下:「腦後風」已經有定義,就是在後面吹的了,還有什麼假設的呢?對不對?腦後當然是後面吹的來,這個還有什麼疑問嗎?……如果你們不相信你們去試試看,……有勇氣拿電風扇去試,看馬上你頭痛不痛!你試試看!這還有什麼問題還要定義呢?
唉!(光武的意思是說,每次打坐的時候窗戶都關起來了)不敢開窗就不要開後面的窗就好了,旁邊的窗開著有什麼關係啊!腦後風是避免腦後的風就可以,不要直接吹到後面就可以,這個問題是很小的小問題。
靜坐的時間就是怕「攔腰風」,剛剛吹到你兩邊腰上來就叫「攔腰風」。假定我坐在這裡兩邊的風吹過來,前面也沒有風,後面也沒有風,就是這兩邊的風。當然我們現在不是靜坐的時間,在坐的時間就要注意,「腦後風」當然不行。
比方說:前面三面沒有風,只有後面的風「腦後風」:剛好吹到玉枕關,所以在靜坐的時間,最好是要四面通風、空氣流通。
像我們過去在華山的時代,坐野坐,不待在室內,因為華山的光殿只有一個小房子,就是在松樹底下打野坐;打野坐,因為四面都是風,沒有顧忌。
三個大穴避免風邪
師尊說:「神仙也怕腦後風。」除了督脈玉枕穴這個大關外,應該還要注意的是風府、風池和風門三個穴道。冬天為何要多披圍巾?就是要護住這幾個穴。
「風府」在項上入髮際一寸,我們在後腦殼正下方可以摸到一處凹陷,這就是「風府」穴了。
《會元針灸學》說:「這是『腦後之空竅』,是腦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風邪襲人,往往從此而入。」
「風府」在督脈上,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風邪從此而入,首先傷人的陽氣,使人出現惡寒、發熱、頭部強痛的症狀。
在「風府」兩側兩寸許,各有一處凹陷,像兩個池子,叫「風池」,也是風邪的入口,它在足少陽膽經上,風邪從「風池」進入後,往往帶來口苦、目眩等與肝膽相關的症狀。
「風門」,顧名思義,是風之門,在膀胱經上,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又名「熱府」,不但是風邪的入口,而且是寒、濕、熱等各種邪氣入侵人體的門戶。
正因為我們後腦有風府、風池、風門這三大漏洞,所以才有「神仙也怕腦後風」這句話,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偷襲,侵入人體的時候,人輕則傷風感冒,重則中風癱瘓。
至於「攔腰風」主要在護住帶脈。帶脈在人體的腰部圍一圈,是一條橫向的經脈。人體上其他的經脈都是縱向的,這條經脈就好像一條繩子將所有的經脈繫在一起,所以稱為帶脈。
帶脈不引後患不少
帶脈的功能可概括為「總束諸脈」,健運腰腹和下肢。楊玄操《難經》注說:「帶之為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指約束縱行諸經脈,使起協調和柔順的作用。腰腹為胞宮和下焦之位,約束諸脈,也就能固攝下元。故帶脈配合沖、任兩脈對男女生殖器官的關係尤為密切。
《儒門事親》說:「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
《素問・痿論》:「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難經・二十九難》:「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
《難經・平奇經八脈病》:左右繞臍,腹腰脊痛,沖陰股也。
《脈經・手檢圖》:「苦少腹痛引命門,女子月水不來,絕繼(經)復下止(也),陰辟寒,令人無子:男子苦少腹拘急或失精也。)
根據帶脈分布和以上文獻記載,帶脈病候主要表現為「帶脈不引」,即約束無力所致各種弛緩、痿廢諸證。如:腰部痠軟、腹痛引腰脊、下肢不利及男女生殖器官病症,包括陽痿、遺精、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少腹拘急、疝氣下墜等。
因此,祖師爺的規矩很清楚,靜坐時最好四面通風、空氣流通,不可吹電扇,不要吹冷氣;開窗如果有風,不要像吹風扇一樣,直對著後腦與腰部直接吹,把握「避而不閉」的原則,就不會有所謂腦後風、攔腰風的困擾。
當然,同奮也可以「敲帶脈」,來改善部分婦科問題,這是古時常用的方法。
「敲帶脈」有調經止帶及疏肝行滯的作用,最善消除諸經在此處的血瘀積熱,同時也是治療各種疝氣疾患的必選經脈。
用手輕「敲帶脈」的方法,可以讓經絡氣血運行加快,對於腰部冰涼而常常感覺酸疼和痛經都有幫助。
除疏通血脈的效果外,輕「敲帶脈」可以強壯腎臟、增強腸道蠕動,對於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如果腰腹有贅肉的「游泳圈」,還有利於脂肪的代謝,減少贅肉的產生,在保養帶脈的同時,有減肥瘦身的效果。
不過,懷有身孕的準媽媽可千萬不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