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盪心靈火花
極忠文教基金會 2013-06-15 11:40
資料・照片提供/極忠文教基金會
血脈同源的海峽兩岸學子們,在2013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中,青春激盪,揚起銘刻心靈的火花,《天帝教教訊》蒐錄彼此感言,分享大眾。
●兩岸年輕人以45度仰角在「北大」~未名湖與博雅塔前,留下珍貴的歷史鏡頭。
極忠大力促成
兩岸學子破冰
陳聖方(道名:大晟・本次活動工作者)
2004年,曾在北京參與兩岸學生交流活動,促膝長談至半夜3點的感動,延續至今,夢想著如何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獲得相同經驗。
2013年,有幸蒙極忠文教基金會辦理學生活動,欣喜萬分,但開心只有一秒,隨後伴來的是謹慎的心情。
自忖彷彿自己是一個使者,手上只有一個籌碼,一次出手機會,在這之前必須仔細盤算,耐心等待,而更重要的是,不能輸。
活動籌辦前期,號召人員幫忙時,儘管許多事仍沒有確切答案,但我們有信仰,相信「北大」能同意辦理、相信會有人想參加、相信活動有舉辦的價值、相信未來能一直辦下去,並愈辦愈好。
隨後,臺灣大學社團開始有學子參與,除「人生哲學研究社」社長龍建宇(道名:元哲)外,另有師範大學林清修(道名:大丹)、臺灣科技大學林聖富、臺灣大學林佑安等,為固定社團班底。
加上陳琬嫣、戴敬恆、楊玉聖等學生,以及分別在桃園、臺中唸書的鄭文心、蕭香昀,亦於週末參與培訓活動,精神可嘉。
青年團內部方面,葉香荃、賴香佈、洪香使等同奮,皆為得力幫手。不過,後來文心、香昀、香佈及香使都無法前往,十分可惜。
而在張光弘開導師與「北大」方面取得聯繫後,邀請到彭忠立老師及他兩位學生參與,並介紹舉辦交流活動經驗豐富的官晴同學,增強了團隊實力。雖然眾人背景不一,但都有一個共識:去北京!
培訓的講師有勞過去朋友~周琴、張聖奇、宋雅玲及江俊均等協助;他(她)們在學生時代與我分屬不同社團,但也一起互相幫忙貼海報、辦活動,至今金石彌堅!
最後,臺灣前去的學生有5位;其中,政大的湯宗岳與徐禹錚表現可圈可點,在如何熱絡互動及上台報告的台風,都值得龍元哲、林大丹、林聖富等參考。
而林大丹的轉變,在於打破過往對大陸的刻板印象,重新認識大陸。
龍元哲晚上與我同寢,一起熬夜交流心得,並討論未來如何發展,社團如何運作。
林聖富原本在臺灣的活動較少發言,到大陸後較為主動與學生交流,並讓大陸學生覺得特別親切可愛。返回臺灣時,林聖富提到這次活動有關人的性格、討論話題,到後續的互動,諸多巧合,無形面的感受較為強烈。
整體而言林大丹大器,雖與我不同組,但常聽到他的笑聲;龍元哲儒雅,常看到學生專注聽他探討哲理性的事務;林聖富親切,以獨特可愛的風格,迅速跟眾人打成一片。
第3天發表兩岸共同想做些什麼,在前一晚上討論時,小組內兩岸學生各自提出想法,而我則說:你們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你們提出想做的事情,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因為你們是未來的主角,而我將盡可能提供人力、物力等資源,協助你們去做你們心中兩岸青年學生該做的事。
相信極忠文教基金會、活動贊助者、支持投入者,都會有相同的想法。
唯一私人的夢想是,5月4日我們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合照,有沒有可能10年後同一批人,在同一個地點,擺出同一個姿勢,再照一張?
屆時,大家再把酒言歡,分享這10年來大家做了什麼?10年前的提案後來進展如何?這是個美好、值得實現的美夢,將支持我持續投入兩岸交流活動。
本活動承繼過去20年極忠文教基金會在兩岸交流的成果,萬分感謝極忠文教基金會舉辦並贊助經費,締造年輕人一個成長的舞台。
其次,感謝趙敏柔開導師不厭其煩指導報帳細節;張光弘開導師帶領學生認識「北大」冀老師、政大彭老師等的學者典範;還有林靜存開導師不時的鼓勵與支持。
最後,感謝各位成員的父母們,包括支持者、奉獻者、關懷者,經過這次活動後,一個青春洋溢的團隊儼然成型,承接眾人的關懷與支持,將努力開創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兩岸偏頗迷霧
資訊落差誤解
林清修(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大二)
以往對於大陸的印象,跟北韓不會相差太遠。常認為野蠻落後,且還是威權政府,也認為不能亂說話,否則就會出事情。
過去在北京的朋友說,只要在天安門前做法輪功之類的動作,就會被門上的衛兵擊斃;或是說不安分的話,就會被抓去關,要不就是被群情激憤的大陸人們圍毆等等,壞印象真是到「族繁不及備載」的地步,也因此每每去大陸時,常常會戒慎恐懼。
但這次走進北京時,卻是一個新的世界在等著我。北京的同學其實跟我們差異不大,且都有相同的興趣,他們有的人歌唱得比我們還要好。
有趣的是,他們竟然主動跟我談論宗教或政治等敏感問題。原來,只要不在公開場合說錯話,私下談事情是不會被管的。
在交談過程中,他們可以與我理性思辨,這與網路上的情形不同。我才了解,儘管彼此環境不同,我們卻可以彼此輕鬆交流,並毫無紛爭。
這時我才驚訝發現,兩岸學生確實需要互相交流。我想起過去在大學時的教育,中國大陸往往被塑造成野蠻之地,當地人被塑造成可怕的侵略者。
我想這原因是兩岸之間的迷霧,在資訊不對等下,產生誤解;此一誤解甚至可以造成戰爭,使兩岸青年們互相仇殺,但只要兩岸的學生相遇,共同坐在一塊輕鬆地聊天,此時兩岸學生不但能了解各自的處境,甚至能互相體諒,兩岸問題到最後將不成問題。
在我離開前,「北大」教授跟我講一席話:「北京不代表整個中國的形象,你以前所了解的也不是。中國是很大的,每一塊土地都有它不同的面相。」
●青年學子不分你我在教室內研討。
真正實質交流
和平無私未來
林聖富(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系大一)
一開始,看見這項兩岸交流活動的文宣時,除以為這應該是場學術競賽外,其實就沒有其他感覺。
也許是過去參加的一次次營隊,都缺乏後續聯繫,而對這類短暫的交流活動,很少有期待的心態。
去年,在臉書上看見林聖方學長的發文,內容以集體意識所帶給我們的生活壓力來做開放式討論,林清修學長就是第一個提出想法的人,後來我也加入討論。
因為,高中時我曾和某位要好的同學在探索這類問題時,提出我的想法,因而造就自己前往「北大」交流的機會。
很多事情看似無意間構成,但實際上深入探究,又似乎有太多巧合,當然也不乏要面臨突發的變數。其中最有趣的是,不斷有新成員加入,我們也因此能獲得更多元的資訊。
由於議題牽涉的範圍十分廣泛,計有人倫心理、政經教法、媒體娛樂等,而建設所有人類社會最根本的要素,就在全球化;原因在其對於社會中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價值觀,都具有十足的建設性效果,這是我們正在面臨的課題,也是一個轉機。
全球化象徵著各地資訊的交流更為便利,但也充斥著許多虛假。目前兩岸所面臨的,就是一個資訊不對稱的狀態,可說是全球化系統的結痂。
這現象不只存在於此,全世界也都在發生,因為各國當權面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加上許多不願突破現況的政商集團,導致彼此的互忌爭鬥,連媒體也失去了中立性。
人們只平白接受資訊而未多加思索,很多就是因為資源上不足以讓社會多數人明白消息的真偽,通常要透過深入調查才可能釐清現實。
當然,最好的情況仍是各地人們,面對面真誠交流,也唯有雙方的互信互助,才能消除那些虛假的、造成對立的資訊,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之一。
活動的另一項重點,則是對於兩岸共同文化的探觸,或許人們有著許多既定印象,或許彼此的價值觀差異較遠,但我們都流著共同的血液,文化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藉由交流衍生的,沒有了交流,文化也不復存在。這是彼此聯繫的軌跡,也將是一起走下去的途徑。
或許是因為當初那種毫無感覺的心態,逐漸地,讓我在活動準備和運作中付出,我發覺自己對於活動的內涵,可以更明確地曉悟,雖然不知道後續發展會如何,但也十分清楚這是人們期許的趨勢,真正帶來人與人做實質交流,一個和平無私的未來。
不論身上標籤
坦誠互相交流
周智燁(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二)
整理手機照片時,又見到了我們一行人在「未名湖」的石舫上,拍攝那張「那些年」的主題合影。
齊刷刷的一排人,坐在石舫的沿上,一起45°角直指天際,畫面定格。於是在那一瞬間,「未名湖」和「博雅塔」成了我們最美麗的背景,同時也是最厚重的見證者。
有那麼一群青年,不論他們身上的標籤如何,他們都懷著最大的熱忱與憧憬,遙指同一片湛藍的晴空。
我想光憑這一點,就足以令人感動和感恩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3天的時光註定是難忘而深刻的。作為一個從小聽著臺灣歌手周杰倫、看著偶像劇〈流星花園〉長大的人,我不得不承認臺灣文化,早就已經是我成長歷程中難以抹去的一部分了。
我想很多跟我同齡的少年,應該都有類似感悟吧!在臺灣的音樂裡,我總能聽到很多自己心底的聲音;在臺灣的電視劇裡,我知道了原來臺灣人說話是這個腔調的;在臺灣的電影裡,我見識了它的小清新和偶爾的熱血青春;在臺灣的文字裡,我每每讀出一份溫暖與醇厚。
所有種種構成了我對臺灣的感覺,一種很美好的感覺。但是我想說,經過這3天的活動,與來自臺灣的老師、同學,面對面互相坦誠交流、互相學習,我對臺灣的感受不再只是「美好」那麼簡單了。
而是,在「美好」之外,更多了一份「真切」。這一次,我面對的是,活生生來自臺灣的朋友,我聽見、看見、瞭解的,都是他們最真實的生活和對待世界的看法,同樣,我們所展示的亦是如此。
這份彼此的真實,足以消化一些誤解與迷霧,讓我們的心更近。而這也是我覺得本次活動最大意義所在。
王駿老師的那句「愛是有心的」,貌似被很多人記到了心裡。是啊!有了「心」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短短的幾天,真的讓我感覺大家相互之間的真心。作為東道主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安排打點好整個行程,讓來自臺灣的朋友不虛此行、有所收穫。
而臺灣的朋友們,從一開始讓我們驚異以齊刷刷的正裝出席,以迄他們每個人充分的準備材料和展示,再到臨別前送給我們分外貼心的禮物~這3天的點點滴滴都被我們彼此的愛與真心溫潤、放大,繼而變成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
本次活動的主題:責任、機遇和夢想。從前一直覺得這3個詞都好大,但在當下卻油然而生一種身體力行的踏實感。原來我們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原來我們的行動是可以帶來某種改變的!兩岸的青年們,一起加油吧!
●臺灣前去的師生代表們在活動第一天,均以「正式服裝」亮相;其中,左2為張光弘開導師,左3為彭忠立老師。
消除刻板印象
兩岸更形密切
賈潤楠(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二)
這次活動,認識很多朋友,收穫許多歡樂,更使我在交流的過程,認識兩岸交流中資訊對稱和誠心的重要性。
還記得第一次與臺灣朋友見面時,他們每個人都著正裝,我們卻著便裝,不禁有些慚愧和擔憂;擔憂他們是否都是嚴肅刻板的學生?能否容易相處?擔憂這次活動又是套用官話連篇,能否真正瞭解各自的生活思想狀況?
可是很快,我發現,擔憂是多餘的了。臺灣同學和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還要活潑熱情,交流非常順暢,無論是音樂、日常生活、學習,甚至對政治的態度,我們都能找到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
但是,難免我們總歸會碰到一些意見不統一,以及顛覆我固有觀念的事情。
在他們來之前,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寶島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因此在我看來臺灣人至少應該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也正是因為這種刻板印象,在經過一些熟悉後,我私下向他們提出「回歸」的意見;「回歸」對於臺灣,尤其是臺灣平民來說,相信只有利處並無什麼害處吧?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但在湯宗岳和徐禹錚的報告中,顯示大部分臺灣同學,對自己是中國人身分表示不認同,仔細一換位思考,我們如果是臺灣民眾,也的確會有同樣的想法,這或許體現了交流中誠心的重要性吧!
還有林清修同學提到擔心在北京不能亂說話,否則會被抓到公安局;不能在天安門廣場大動作,否則會被直接擊斃等等對大陸政局和安全的擔心。對於他所提的這些,我們大陸學生看來有些可笑及擔心,正是因為各種媒體的扭曲和資訊的不對稱,使他們對大陸抱持專制獨裁的刻板印象。
相信,經過未來更長時間、更加深入、更有誠意的交流,不斷增強相互瞭解,逐漸消除原有刻板印象,兩岸關係將會更加密切,最終或許兩岸一家,將不再是一個夢!
文化力量強大
容易獲得認同
劉子先(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二)
若是問我在兩岸青年學生論壇中,收穫最大的是什麽?那麽我的回答便是:我認識了這樣一批臺灣人。
雖然相處只有3天,但我已經對每個人產生鮮明的認識,就好像一個個特點突出、生動鮮活的動畫人物一樣。
他們是如此地向我敞開,以致在我逐步了解他們的過程中,並未遇到什麽阻礙;這種通暢亦因他們和生活在我周圍的大陸同學有著諸多的相似,這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抵消了陌生感。
然而,當我們為了準備最後的匯報,而開始彼此交換政治問題上的觀點時,我才發現其實我們的觀點,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相似。
相反的,在對政治問題的認知上,存在著巨大差異~我們作為大陸人,根深蒂固,自然而然地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的回歸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而臺灣人普遍的身分認同,卻以臺灣人而非中國人為主流,他們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立於大陸的政治體,維護臺灣獨立的力量(比如日本)對他們來說才是友好的。
同樣,在經濟方面,大陸人認為兩岸增加經濟往來,必定惠及雙方,但臺灣人擔心的是,增多經濟往來會使臺灣在經濟上,更加依賴大陸而喪失獨立性。
面對這樣難以調和的政治、分歧的經濟觀念,我問自己,到底是什麽為我們提供雙方都切身感受的親切感、熟悉感?我的回答是共同的文化根源。
原來,文化同源的力量如此強大;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習俗等文化觀念,通過血脈的繼承,使我們獲得中華文化層面上相同身分的認同。
因此,當我們在政治上、經濟上談不攏時,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以文化的連接作為入手點,進行友好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
或許一次文化問題上的兩岸交流,對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起不了多大作用,但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現在所能做的。
比起現階段,根本給不出答案的兩岸關係,到底應該怎樣,能夠做些什麽,才是更有意義的。
一次文化領域的交流、一次兩岸青年學生的相處、一次兩岸青年共同完成的互動……,都是彼此交換善意的機會,而善意的傳遞,所營造的友好氛圍,都是雙方坦誠相待的基礎,進而彼此才可以獲得對方真實的認識。
當下民眾被政治色彩浸染後的媒體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欺騙與左右下,真實信息的獲得顯得尤為重要。
而兩岸民眾直接的接觸(跳過媒體的遮蔽),是獲得真實信息的最好來源,比如在這次論壇上,我所認識的臺灣人,應該就是相對真實的臺灣人了。
畢竟,無論最後就兩岸問題做出怎樣的決定,任何的決定首先不能誤判對方。
我認為,這次論壇探討的話題太過泛泛,不利於開展具體而有針對性的探討,從而交流容易流於表面難以深入。
或許就某一具體的文化問題,並由相應專業的同學來進行交流,能產生更好的效果。但無論如何,這次論壇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讓我們對兩岸青年日後的交流,有期待、有信心、有展望。
生活輕鬆探討
更新認識兩岸
劉宇明(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二)
3天的相處愉快而又短暫。通過3天,30多個小時的交流,臺灣同學的開朗、活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陸同學也在交流的過程中,更新自己對於兩岸關係的認識。
活動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關於「臺灣對於大陸的認識」之調查報告。
通過調查,我們吃驚的發現,臺灣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僅僅有3%的同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這和大陸的許多調查結果並不相同。
一方面,不同的調查抽取的樣本不同,調查的範圍、深度不同,問題設計也不一樣,都會對於結果造成一定的差異。
另一方面,對於大陸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臺灣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樣的結論,我們也應該科學辯證地對待了。
和政治上的迥然不同,相對的是,我們發現兩岸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
●「北大」哲學系門口,兩岸學子合影留念。
同樣作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們同樣面臨學習生活上的困惑,大學之後就業工作上的困難等。儘管相隔臺灣海峽,但是我們都差不多在宿舍裡,打著幾乎相同的遊戲,看著相同的電視節目,以同樣的態度愁苦地看著堆積起來的論文。
這樣相似的大學生活、相似的年齡、相似的困惑,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共同交流的話題。
也許在兩岸政治經濟合作、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我們在這一次的活動中並沒有涉及過多的討論。但是,這樣的一個生活方式的輕鬆探討,卻正是兩岸青年之間難得的一個“破冰環節”。
只有在我們實在的生活中,找到共同有興趣的話題;只有在實際交流的生活中,我們建立深刻的信任和良好的感情,我們才有可能實現進一步對於問題,真誠的敞開心扉的探討和交流。唯有這樣的交流,才是長遠可行而又真切實際的。
兩岸關係,在中國人、臺灣人心中、口中、新聞媒體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描述。其中,我還是最最喜歡余光中老先生那一縷鄉愁,寄托的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誼。淺淺的海峽,清清的水,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如此而已。
只是這水綿綿的阻隔,悠悠的情意,又總是能勾起人一絲聯想,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也是以水為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想來,大陸對於臺灣有時又何嘗不是一種“相思意”,一水兩岸,共飲一種文化,君心我心,願一日可以同心。
溫馨歡樂替代
先前憂慮擔心
劉坦(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一)
這次活動經歷可謂難忘,之前在報名時,就對活動充滿期待和憧憬,事實證明3天的交流確實意義深長。
從開始的老師、師兄、師姐的籌劃,到後來大家共同分工,每個人確實都付出不少的精力和時間,不過結果真的是十分令人滿意。自己在過程之中,也有不少的感觸與體會,以及期待與擔心。
活動開始前,就急切的想要儘快見到臺灣的老師和同學,希望自己能在活動中表現出我們最最優秀的一面,讓臺灣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真正愛上大陸。
同時也有點擔心,自己的經驗不足,生怕有什麽閃失和考慮不周的地方,進而影響活動的整體效果。
不過在見到臺灣同學們後、在開展破冰活動的時候,我這種顧慮就漸漸的消失了,原來我們是有那麽多的共同話語,彷彿有種馬上成爲好朋友的感覺,溫馨與歡樂代替了之前的憂慮與擔心,這使得我對於本次活動更加充滿信心和期待。
在與臺灣同學們的3天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雙方的親切與真誠,猶如舊友一般,說說笑笑,吃吃玩玩,一切都是那麽自然與溫馨,完全沒有之前擔心的交流問題。
同時我也發現大家的興趣愛好,有很大的重合,k歌、看動漫、玩遊戲、三國殺……這些雖然都是小小的細節,但是反映出來的,卻是我們之間最最基本的共同興趣、愛好,這就使得我們的交流和了解不斷地加深。
之前,我真的不相信短時間內,可以和別人成爲很要好、很要好的朋友,不過這次我真的要改變自己的看法。沒有一些做作的行爲語言,沒有一些聽完之後全身不舒服的官話,交流質樸又真誠。
雖然我們之間交流的十分快樂,但是同時也都注意到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就是兩岸之間的互信了解問題。如果能夠向我們之間的交往一樣的話,臺灣問題就不存在了。
不過,從林清修和林聖富兩位同學發言,得知臺灣民衆對於大陸的印象和看法,並不十分樂觀,甚至有些敵對的看法。
自己能夠做什麽,有什麽方法可以改變,我們也一直在探討。交流應該同我們一樣從基層的民衆做起,群衆的認同感建立後,任何問題都會漸漸淡化,這樣的真心交流與深入理解,正是兩岸之間所欠缺的。
在閉幕儀式上,大家說出自己的看法與設想,我看到一種青年的責任與交流渴望,同時自己也慢慢意識到自己應該盡綿薄之力。
這次活動真的是意義非凡,我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感受,希望下次能夠繼續參加交流活動,促進更深層次的交流與了解。
在求同存異中
相信越來越近
羅遠(北京大學哲學系大一)
3天的時間很短,但是和臺灣師生的相處,卻讓我有很多感觸。
臺灣同學從第一次見到我們的正襟危坐,到離別時的互相調侃;從以為說錯話就會被員警抓起來,到最後的無話不談……。
我只想說3天不僅是一段短暫的時光,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認識我們原以為再熟悉不過,卻終究因為海峽隔斷而逐漸疏遠的“親人”。
有句話說得好:「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我想用這句話來形容兩岸的關係,是最恰當不過了。
在交流中,我們找到交集,但也看到差異,在求同存異中,我相信我們會越來越近。
對於這次參訪,其實完全可以輕鬆一些的,但是他們很看重這次到大陸交流的機會。在來之前,他們已經準備一年多,希望看到大陸的生活方式,瞭解大陸人的觀念和想法,感受比電視、報紙上,更真實、更鮮活的大陸。
我敬佩他們為此而做出的努力,用心的付出,為兩岸帶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跟張光弘學長聊時,他說有一個山西商人很讓他感動,那個商人辦了一個傳播國學教育的學校,把之前做生意掙到的所有積蓄,都投入在學校上面,帶著學校裡的孩子走了20多天,徒步走到北京……。
那是一種怎樣的信念!
有很多人都會在事業有成後,花錢買個好名聲,讓自己名利雙收,但真正能為身邊的人做實事,真正能幫到他們的人,卻少之又少。
正如我們今天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我們交流很多,我們發現因為不瞭解而產生的誤會,我們也曾許諾用愛來真誠溝通,我們也曾下定決心要為兩岸交流做出自己的貢獻。
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嗎?若干年後的某一天,希望我們能把那些年我們一起的願望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