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福份 勇敢活出自己

珍惜人生福份 勇敢活出自己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2期 » 珍惜人生福份 勇敢活出自己

口述/黃敏思  2013-07-15 10:15

口述/黃敏思
整理/編輯部
攝影/李光巡

 ●「坤聯」副主委黃敏思在「我的生命故事」單元,分別向3位坤道致敬。

  「話說師母~坤元輔教的家教與媳婦、孫子女的相處」單元後,坤院聯席委員會副主委黃敏思繼而主持「我的生命故事」座談;受邀座談的主講人,是3名寡居坤道同奮;她們在生命巨變下,勇於懇談奮鬥歷程,至情至性,了不起!

  對於師母教化,黃敏思副主委接續前一單元指出,師母予人一股深深的、厚厚的溫暖。什麼是「坤元」?「坤元」就是大地滋生萬物的德行,給眾人的感覺是柔軟堅毅、是無比溫馨的。

  她希望大家藉由這個機會,彼此關懷生命與生命間的連結,把師母對大家的愛傳續下去,凝聚力量讓天帝教變成一個非常溫暖的大家庭。

  同時,她也分享一段身為師尊、師母孫媳婦的感覺說:師尊以教為家,我曾經跟我公公~維生先生說「以教為家」的結果,就是沒有家,需要一個女人撐起一片天。

  師尊是一家的核心,我嫁到李家深深吸引我的是,一年4次的祭祖儀禮;李家祭祖儀禮是,男的由老到小,再來是女的由老到小,按輩份、按禮教,規規矩矩行禮如儀。

  民國70年,我要生大兒子時,很多人都在猜我肚子裡是男孩?還是女孩?長輩說:如果是男的,清明節祭祖由太老爺開始磕頭,新生的兒孫將排序在老曾祖母前磕頭。李家祭祖的風範,自然形成之身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完全恪遵傳統中華文化,讓我深為感動。

  另外一件更令我感動的是,師母摔傷後,民國82年、83年我們都到鐳力阿道場過年,當時多數同奮返家,阿內顯得空空蕩蕩、冷冷清清。李家在鐳力阿道場李氏家殿祭祖後,開始吃飯,接著守歲,到12點鐘響過,師尊會問師母:「我可以走了嗎?」師尊要回到他那個「以教為家」的「家」去。

  師母在師尊證道後,民國86年的除夕,我們一家還有李導演維光樞機一家,回到清涼精舍一起打掃整理,頓時我心裡升起一股溫暖,我很感謝師母的守分傳承,讓我目睹一個孫媳婦嫁到李家,老祖宗傳下的規矩。

  身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現代女性,都面臨一個很深層的問題,女人受教育,有自己的事業後,如何兼顧家庭?當先生、孩子活出一片天的時候,那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

  黃敏思副主委表示,或許你沒有走入家庭,但依然可以以天帝教為家,以娘家的家為家,只要奉獻心力,那個「家」依然可以溫暖的傳承下去。

  如果,每一個家都能夠好好傳承下去,那就是天帝教「家為教本」的意義,這是我做為李家媳婦的一個開場白。

  「我的生命故事」座談,分別邀請中華帝教總會前秘書長詹敏悅同奮、已故巨光膺樞機使者的夫人陳敏越、天人炁功院前秘書蔡緒神的夫人葉靜佑,刻骨銘心論述自己走出失親陰霾,依舊奮鬥的心路歷程,聞之令人動容。

  座談結束時,黃敏思副主委強調,這些感人的生命故事,心有戚戚,相信大家都把感觸放在心底。感動之餘,不妨相互擁抱、問候一下。

  她回憶說:當年第1期正宗靜坐班面談時,有位乾道,30歲不到,表示要來跟師尊學道;師尊問他:「為何修道?」他居然說:「要來了生死」,讓我好震撼!

  那時,我什麼都不懂,「了生死」一詞,真的讓我很震撼;如今耳聞敏越、靜佑同奮親述「生命故事」,還有敏悅同奮撰寫與另一半~光聰同奮相知、相惜、相愛的情節,在在……。

  尤其,敏越同奮選擇讓先生的骨灰撒向大海,完成他從事學術的心願,以及天帝教交付的使命~促成海峽兩岸和平統一;這份體貼至愛的深情,卻隨著大海離去,很瀟灑!

  人,不知何時是生、死,但面臨生、死時,能有一份瀟灑,真的很難得;人生旅途有同奮關懷鼓勵,一路相伴,在生命圈中互相安慰,安然面對彼此最後的一條路,或許有一天還是有緣在天上相遇,但請珍惜現在人生的福份!

編按:詹敏悅、陳敏越、葉靜佑等3位同奮座談所言,編輯部另稿刊載,期完整呈現她們果敢與堅毅的一面。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