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教學走出黌宮 第一學期課程圓成

碩士教學走出黌宮 第一學期課程圓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2期 » 碩士教學走出黌宮 第一學期課程圓成

編輯部  2013-07-15 11:40

文/編輯部
攝影/鄧鏡且

 ●學員們席地而坐,與講師胡緒勵(左上)交流;學員間也彼此對話、成長。

  天人研究學院碩士班102年度上學期課程,6月30日在戶外教學與親和中圓成。今年計有18名學員報名上課,人數為近年之最,光照首席甚感欣慰,代院長何光傑樞機更是勉勵有加。

  18名學員,大多為北部與中部同奮;其中一名為日籍同奮~林大神。他為詳實了解帝教心法及精神,特以選修方式前來學習。

  天人研究學院碩士班共有12門課,以4學期,2年完成修業,每學期(4個月)上課8次,每月隔週之週六、週日上課。

  102年度第1學期,從3月9日起上課,6月30日結業。授業內容為道統、炁統與教史的研究,講師分別為呂光證、胡緒勵及柳光赦。

  天人研究學院碩士班上課,因採小班制,學員與講師距離比較貼近,互動熱準濃郁;學員與學員之間,亦較親近和溫馨,猶如家裡的兄弟姊妹,一起讀經、研討及切磋,和樂融融。

  碩士班課業進行方式,相較於天帝教傳教或傳道閉關,顯得較為自在,勿需與時間賽跑,在講師啟發下,學員只要自己勤找資料,即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而閉關重在「訓練」,課程比較緊湊,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相關受訓規範,課程、時間完全由訓練單位掌握,學員無法自主。

  兩者都是天帝教修持的途徑,前者自發性多於後者,後者基礎性大於前者,因而各階閉關訓練完成後,復於碩士班深造,在修持領域上,比較周延。

  第1學期於6月30日結業,最後一堂課時,天人研究學院教務長胡緒勵講師帶領學員們,前往鐳力阿道場附近的日月潭舉行戶外教學。

  期間,大家席地而坐,激盪思緒,交流對話,相互成長,儘管模式與時下一般碩士課程無異,但在宗教修持體系中,乃結合社會的開明作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