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天行堂.天蘭堂「四合一」嶄新弘教活動
陳靜軒 2013-08-15 10:25
文/陳靜軒
攝影/林雪嵐、廖元隨
●熱準高昂的天人炁功服務。
時值新任教職同奮上任,天行堂發起弘教嶄新模式,以「四合一」的社區服務,踏出新歷程,成果斐然。
為了凝聚道氣及傳承堂務,天行堂唐緒鍛預命開導師、謝靜祐同奮伉儷與天行堂主事陳奮筆,一起會同副主事、各專員,結合同奮專長,研擬新的「四合一」社區弘教方式。
●圖1/羅緒隅主事(左1)教授民眾,扳腳排濁氣的方法。
●圖2/當地民眾排隊等候參與的盛況。
●圖3/活動前,許多坤道參與天人炁功研習。
「四合一」弘教方式,主要是以推廣天人炁功為主,輔以中醫義診、民俗推拿,易經諮詢服務,並以愛鄉愛民為首要,免費為民眾服務。
此一活動,除了動員天行堂所有同奮一起參與,臺中縣初院天人炁功中心、天蘭堂主事羅緒隅(7月卸任主事一職)也率領同奮支援,平日忙於工作而少來教院的同奮們,都開心地說:很高興參與如此有義意的活動!
活動前,天行堂特地邀請天人炁功指導院主任劉光爐樞機為同奮講課,指導天人炁功及研討各項問題,給予充分的信心打氣。
有鑑於東勢地區鄉民務農者較多,許多民眾對中醫義診及民俗推拿的需求殷切,在經過義診或推拿後,再引導至天人炁功服務。服務之際,介紹天人炁功,也親和民眾,而增闢的易經諮詢服務,對年輕人來說,則是一個解惑的參考管道。
接受服務的民眾,報名時留下聯絡方式,服務活動結束後,天行堂即派同奮以電話一一親和,了解民眾對活動的反應及服務效果。
●天行堂陳奮筆主事(站立者左2)、唐緒鍛預命開導師(中間站立者),以及中醫師陳正秀同奮(坐者・左)一起合影留念。
可喜的是,所有民眾均非常高興這樣的服務,對天人炁功、中醫、推拿或易經服務,留下深刻印象,強調很有感覺,很想再接受服務!
因此,在民眾口耳相傳之中,參加的民眾由首日的58人增加至149人報名,其中年齡層分布在18~40歲者有24人,41~60歲者有62人,61~80歲者有40人,未滿18歲及超過80歲者合計23人,坤道和乾道人數相當,共計102個家庭,總服務人次達到430人。
每個接受服務的民眾,在交回報名表時,天行堂分別贈送文昌筆、紅心雷擊散、廿字真言卡和天人炁功、靜坐等文宣,並介紹及說明使用方法,許多民眾都很高興獲得雷擊散和廿字真言卡。
接著,天行堂又逐一邀請上述民眾,參加該堂第6期靜心靜坐班;小小的天行堂坐得滿滿的,共計有16人參加靜心靜坐班,13人銜接臺中縣初院6月底開辦的自然養生靜坐班。
由於「四合一」弘教方式成效頗佳,羅緒隅主事打鐵趁熱,在卓蘭峩崙廟也發動這項服務,欣見有9人參加第25期靜心靜坐班,隨後將銜接自然養生靜坐班。
這次首創的「四合一」弘教方式,天行堂、天蘭堂相互支援,為東勢地區和卓蘭地區找到一個新的弘教模式,未來,相信只要有心,同奮一起來,「動」則有功,自有無形神媒配合,渡得原人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