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眾善必為 感恩無形光帛奮鬥不怠

忍辱負重眾善必為 感恩無形光帛奮鬥不怠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5期 » 忍辱負重眾善必為 感恩無形光帛奮鬥不怠

編輯部  2013-10-15 09:45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天極行宮

 ●感恩無形護佑的何光帛副主委。

  天極行宮管委會副主委何光帛,為了開發專案,可以「臥薪嘗膽」形容;一向不與人爭的性格,隱藏忍辱負重的堅毅情操,任勞任怨,著實難得!

  以下是訪談紀錄:

一、天極行宮整體開發專案中,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最難忘的是,取得12位共有人的土地。這些土地的取得,幾乎都受制於人,過程很艱辛。

  有些在天極行宮申請基地內,只持分2、3坪,或1、20坪的共有人;有些在基地外,尚有好幾坪的共有人,都要求一併購買,否則不願出售;不買的話,就無法合法提出建造執造申請,就這樣一塊接一塊的買了近3千多坪。

  有一塊非基地內土地與本案申請無關,那時光享(已回歸自然)提出要購買,但很多人認為此塊土地與本案無關,不需購買而反對,光享遂與我研商設法個人買下。

  此為兄弟祖產三塊地的中間一塊,因為缺錢只好賤賣。哪知後來共有人中,他的一位難纏兄弟,不願祖產出售,故以此作為交換其他土地買賣條件,最後才順利取得共有人土地,真是世事難料,無形總是時時運化,在每一個最後關頭,終能一一突破。

  編按:此一地主宋先生將天帝教需要的土地,偕同其弟先賣給光帛、光享,並以登記在光享名下的土地,作為交換,天帝教未付價金,光享、光帛等同隱名奉獻。

永銘師恩 勇猛精進

二、最值得告慰的是什麼(除了拿到天極行宮使用執照外)?

  永銘師恩!持續為教奉獻個人能力所及的一點心力,慶幸能夠遇逢師尊這位明師,在自己一步一腳印,克服迷障,終於撥雲見日。

  雖經幾次近乎愚癡行為,將 上帝所賜錢財搞丟,一度自我陷溺低潮,幸蒙師尊及無形護祐,逢凶化吉,我很快又爬起繼續昂首奮鬥。

  看到很多優秀同奮,過不了考驗與磨難而退志,尤其經由師尊親自調教出來,卻過不了人道關卡,相較之下,我能夠留住並持續奮鬥,相當感恩與安慰。

水電圖說 猶待完成

三、在天帝教最讓你開心的是什麼?

  特別值得開心的事,倒是沒有。

  天極行宮建築硬體設備,已超過30年,使用執照卻是新的,而結構老舊,緊接著需要不斷汰換,更新保養,否則哪能呼應師尊常講「天帝教教基3千年」,想到此就煩惱擔心,哪會開心呢?

  若要說有,應是爸爸也能成為同奮,道名顯和;當初,他觀察我參加正宗靜坐班1年後,自己提出想要參加正宗靜坐班的請求,後來由三哥陪同上課。結業後,每到傍晚,媽媽~綺全(媽媽沒參加靜坐班,因「癸未年皈師專案」獎勵辦法,蒙維生首席賜道名)會催著爸爸趕快洗澡,準備去做晚課,真有先天道緣。

  另一是皈師帝教參加天極行宮建設後,持續參與鐳力阿道場、天安太和道場的籌建,以及後續天極行宮整體開發專案合法化工程,還有天安太和道場二期裝修工程,祈願為3大道場,建立為完整建築物,完成水、電、消防設備之竣工管線「系統圖說」檔案,以備日後道場管線系統設備的維護管理。

  目前,大部分原始資料尚待查察,我就當任重道遠,自願做些功課吧!

珍惜機緣 動則有功

四、有什麼佳言或經驗勉勵後進?

  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積善與造業,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往往輕忽為之或不為,為與不為存乎一念,師尊常講要培功立德、積功累德,時時存有歡喜心,善心善念做好事,不需被看到、被聽到、被誇讚,那才是有功加有德。

  從細微之處,慢慢累積,也會是大功德!常看到有些人明明做事能力很好,效率也不錯,可是都看不慣別人少做、沒做好的缺點,所以經常手在動、口也動(憤恨、牢騷、嘰哩聒啦……,唯恐人家沒聽到),儘管動則有功,卻是放了一把火。

  所以凡事多存歡喜心、包容心,有能力、有時間的話,就多做些,無所求自會有所得,每個人先天因緣不同,有些人是在積功累德,有些人是來償還累世債務。

  做同樣一件事,在每個人身上,產生的結果卻是不同的,真正功德是奉行「天命、信心、奮鬥」的信念,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終會得無形應化,成全護持。

  有機會參加天帝教奮鬥行列是無上福報與機緣,必須好好珍惜與把握,否則沒有了肉身,就後悔莫及了!

五、如何皈師天帝教?

  民國78年,天極行宮因應每期不斷增加的正宗靜坐班學員,上課場地、住宿空間不敷使用,計劃增建天人大同堂、餐廳及宿舍,經光行樞機推薦,前去與光南樞機洽談水、電、消防的工程,見面商談後,隨即確定承攬施工,結下不解道緣。

  那年我才39歲,精神、體力正強壯,卻有困擾近20年的小毛病~眼疾,十分怕光,嚴重時連晚上都需帶墨鏡;還有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到處尋訪醫治,一直沒有明顯改善,不斷在找一個真正有效的保健之道。

  此時接觸天帝教,聽聞有傳授靜坐,這是我夢寐以求,非常嚮往的,因而前往臺灣省掌院皈師,接著參加靜心靜坐,結業後又立刻參加先修9期正宗靜坐班,以及第4期高教班,一晃已過了20個年頭。

  回首來時路,總覺得愧對師尊教誨,人道牽絆,沒能謹遵師尊期許;閉關下山後,人道比重漸漸減輕,天道比重漸漸增加,蹉跎20年道功沒能增進,還好道心仍在。

 ●何光帛、鄭敏帑(坤道前排戴眼鏡者)賢伉儷全家福。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