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堂蛻變初院在望 踐本師諭命機緣成熟

天風堂蛻變初院在望 踐本師諭命機緣成熟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1期 » 天風堂蛻變初院在望 踐本師諭命機緣成熟

陳正筆  2014-04-15 09:25

圖.文/陳正筆

  澎湖天風堂,從民國80年2月7日李光龍同奮(現為開導師)在馬公市新村路29-2號三樓,裝設「廿字」中堂,開光啟用伊始(註)。

  李光龍同奮在民國80年3月9日登陸澎湖,開始宣揚天帝教並贈閱天帝教刊物,同時免費傳習靜心靜坐;那年3月首度有18位報名參加靜心靜坐,截至同年5月總共舉辦3期靜心靜坐研習班。

  民國83年5月29日在高雄市掌院前掌教何光昌(後晉升樞機使者,現已證道)全力支援輔導下,租賃馬公市中華路218-1號7樓,成立澎湖縣初院籌備處,並設立「玉清殿」外殿,由何光昌掌教主持開光典禮。同年12月4日光殿遷至馬公市永安街15巷23號3樓,以租賃方式繼續奮鬥。

  隨後,民國87年5月30日奉准改制設立天風堂,由鄭緒澎開導師提供祖厝使用迄今。當時改制開光典禮,由時任高雄市掌院掌教的李光光開導師主持。

  天風堂歷史檔案,極其有限,意外發現一紙不甚清晰的本師世尊當年手諭影本。大家恭覽之餘,不勝噓唏,正本已下落不明,頗覺遺憾。

  個人特別運用電腦軟體試圖恢復原貌,也無法百分百呈現原跡,但對堂史總有助益,期盼鞭策大家共同加緊奮鬥,加速落實成立「澎湖初院」願力!

  本師世尊手諭如下:

 

  准予先行設立澎湖縣初院籌備處,在籌備期間成立玉清殿外殿,以利同奮誦誥靜坐并渡人皈師之用,希望一年內完成初院正式成立條件,盼即督導組織籌備為要。此致 

  高雄掌院

  何掌教

        涵靜老人 民國八十三年

             三月十三日

             天極行宮

 

  屈指算來,天風堂晉升為澎湖初院,整整讓本師世尊老人家企盼了20年,身為澎湖同奮的一分子,實在汗顏!如今總算有眉目了,感謝本師世尊慈悲顯化,在20年後的今天,澎湖的人氣、道氣節節躍升,成立初院的條件已然成熟!

  首先感謝林光曠同奮千里迢迢渡海,從臺灣教區開來一輛9人座的教車,在車體印下「澎湖縣初院籌備處」,點燃成立初院的熱火!

  尤其,感謝遠赴澎湖天風堂的臺灣本島同奮:神培12期林正器同奮特地從臺中跨海前來,為當地同奮與教外人士施作天人炁功,備受歡迎,讓教院人潮湧現。

  經過林正器同奮解釋身體經絡的原理,以及勸說求診者應配合動靜皆宜的誦誥及靜坐後,形成皈師風潮,造就天風堂開辦正宗靜坐班的人數,真是居功厥偉!

  天風堂現址是鄭緒澎開導師祖厝,遠離交通要道,不易為社會大眾發現,且為百年古厝,面積有限,無法配合蒸蒸日上的堂務及舉辦活動所需。

  因此,大家倡議覓地建院,並提升為初院格局,宏開各項使命,引起廣泛共鳴!

  高雄市掌院掌教呂緒握,小時候在澎湖成長,對澎湖有血濃於水的情感;副掌教侯光層開導師更是積極推動建院的「馬達」,馬不停蹄的尋覓建地,到處奔波訪察與磋商議價,不畏「澎湖季風」肆虐。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找到距離機場僅有5分鐘車程,緊臨澎湖204號縣道旁的一塊理想建地,總面積94.12坪。

 ●圖1/第12期神培班的林正器同奮,為澎湖開創原人來皈佳績。

 ●圖2/澎湖初院未來建地~澎湖新院址建地現場圖 馬公市興仁段72地號

 ●光照首席(右4)在呂緒握掌教(左4)、鄭緒澎開導師(右2)、梁緒皈開導師(右3),以及本文作者陳正筆同奮(右1)陪同下,專程前來視察即將成為澎湖初院的興仁里建地。

 ●《澎湖時報》以偌大篇幅報導天帝教在澎湖傳授正宗靜坐的情形。

 ●《澎湖時報》社長張弘光(中)、李光川開導師(左)與陳正筆同奮相見歡!

 ●光照首席在光殿教授正宗靜坐班學員有關靜坐須知與口訣。

  光照首席特在呂緒握掌教、梁緒皈開導師、鄭緒澎開導師陪同下,專程前來視察即將成為澎湖初院的興仁里建地;光照首席深感滿意,並慰勉當地同奮,以及前赴支援的神職人員與神培班同奮們。

  這塊寶地的後面有一古厝,門聯上有「光天」及「化日」字樣。個人戲稱:「兩位『光』字輩及『化』字輩無形同奮,在此守備與等候多時了」,引得大家哈哈一笑!

  親和力十足的李光川開導師,今年1月5日奉派天風堂,教堂人潮總是川流不息,道氣高昂,常常偕同鄭緒澎開導師四處宣廣,引渡原人,為設立初院奠定基礎。

  李光川開導師爽朗的風格,靈活的應變,是最好的活教材,讓教內外人士即能見識帝教法門的殊勝,說服力一流!夫人雪江同奮和藹可親,視同奮如家人般,深得同奮愛戴。

  由於原人們報名參加正宗靜坐班人數踴躍,醞釀多時的正宗靜坐班,順利於去(102)年12月29日正式開訓,一切如臺灣本島上課流程,為當地原人開啟修持 上帝真道的大門。

  特別感恩桃園李光耿、羅靜方賢伉儷的發心;李光耿同奮早年服務於澎湖地區,對澎湖情有獨鍾,因此長期厚愛天風堂,安悅奉獻不斷,時時暢談建院規劃理想,並常向本師世尊祈求早日天從人願。

  這次覓得未來澎湖初院在興仁里的建地,讚言:「以字義(興仁)屬廿字中之一字,仁者人也,天興人,即廣渡帝教原人,且發出大願力,這實是無形運化所鍾心之玄地,必定興昌!」

  另外,要感謝光曠、光憑、光崑、光若、正器、緒眾、靜心、靜益、靜真、靜駐、敏熱、敏史、凝衛、凝瑩、敏絢等同奮,無私付出,使得天風堂洋溢濃郁熱準,奠定成立初院的新紀元!

  緒澎開導師身體違和,仍奮鬥不懈,很感動!還要感謝光思、光中、光啟、光活等樞機蒞臨鼓勵,以及靜驗同奮艱忍喪夫之痛,照常為教服務;光鍼、緒窺、緒逍、緒瑞、奮平、正通、正園、鏡湖、鏡寧、靜幸等同奮亦犧牲奉獻,一心同功,期盼新教院早日落成。

 ●天風堂建地權狀。

註:參閱鄭緒澎開導師整理的〈天帝教同奮在澎湖的奮鬥摘錄〉。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