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丹田免疫學」談打坐
林光關 2014-04-15 09:35
林光關(極院榮譽護院)
各地教院自然養生靜心靜坐陸續於4月開班,中醫醫學博士林光關中醫師,振筆疾書,以中醫理論結合靜坐原理,撰寫養生教材,值得關心健康的人士參考。
↗氣至丹田 ┐
有效打坐→氣充 │啟動好菌
↘氣至營衛(黏膜)┘
→訓練免疫系統→調整身體→袪病延年
外來細菌、病毒或體內癌細胞易突變,因而要有種類夠多,且增加夠迅速的免疫系統來祛除。同時免疫系統須正向發展,讓槍口對外;若免疫系統強大但弄錯對象,猛打自己的組織,弄巧成拙是不行的。免疫風濕科的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的起因,即是如此。
○正常細胞
—————————————————— ▲突變異常外來物
★如癌細胞、過敏原
—————————————————— ■
Y抗體
ㄚ抗體
質:抓異常外來物的能力 好菌、益生菌訓練
量:抓異常外來物的數量→→→→→→→→→迅速增加 有效對抗外來物
種類:抓異常外來物的種類 免疫系統
現代醫療儀器檢測癌症,除非癌細胞已增生到上億,否則無法檢出。一旦發現,通常癌症已經坐大,只能以手術或放射線治療,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免疫系統如果夠健全,在體內癌細胞只有數萬,乃至數千或數百時即能監測出,進而及早祛除,可以免除許多後患。所以強化體內免疫系統,讓它正確指向不正常的外來物,是非常重要的。
丹田→→→淋巴系統→→→免疫力
↓ ↑好的腸道菌
└→→脾胃系統(後天之本)
中醫醫賢〝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中醫云:「臍下三吋為下丹田,藏精之府。」
「精實則氣充,氣充則神旺。」故丹田是中醫後天之本的脾胃系統,顧得好則〝腸〞命百歲。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下丹田與脾胃系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現代醫學儀器的進步,已經印證了這個理論:透過顯微鏡與生化檢測,可知潛伏在丹田與脾胃系統的好菌居功厥偉。腸道好菌可以引導貝爾斑免疫細胞全力發揮功能,並刺激免疫細胞往量多、種類多且質優的方向發展。
您是人還是細菌呢?
人體細胞共有60兆,但存在人體的細菌卻有300兆,若純粹就數量而論,我們究竟是人?還是細菌呢?
您是人還是細菌?
和解共生(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人、細胞、細菌共同經營此肉體)
300兆細菌+60兆人體細胞
人體駐菌:黏膜處、皮膚、呼吸道、口腔、腸道、陰道
200兆細菌在腸道、脾胃系統、丹田
依人類立場:
腸道菌分好菌:壞菌:中間菌=2:1:7
人體內的細菌有100兆屬於駐菌,分布在黏膜、皮膚、呼吸道、口腔、腸道、陰道;另外的200兆則存在腸道、脾胃系統與丹田。
一般講細菌,有好菌、壞菌之分,這個分法其實是建立在人類自我中心的立場。所謂好菌,當然就是有益人體健康;至於壞菌,當然有破壞的功能。但在肉體不堪負荷或死亡時啟動自我消毀機制的,使肉體得以彼歸塵土的,正是這些所謂的「壞」菌。
按照這個標準,人體內的好菌、壞菌比例是二比一,另有七成屬於不好不壞的中間菌;這些中間菌是典型的「牆頭草」,哪邊勢力強大就往哪邊靠。
三種菌的具體功能,請參見附圖:
●(圖略)
好菌,在訓練刺激免疫系統時會產生IgA(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愈高,表示好菌愈多,有愈多免疫系統被訓練。
好菌,會傳達指令至各免疫系統,進行啟動及訓練動作。
好菌,多時可與腸黏膜蛋白乳化形成腸屏障,便可祛除不利於人體的毒物或過敏原。若好菌不夠便有腸漏症,如病毒原或過敏原會穿過腸道,進入血管至各器官,如:肺、皮膚產生過敏反應。
●好菌
1.排毒:因分泌乳酸微酸物
2.乳化毒素:如防腐劑、農藥、重金屬、膽固醇、二次膽汁酸
3.乳化腸黏膜蛋白形成腸屏障、天然保護膜、祛腸漏
4.酸化、乳化抑壞菌、菌相平衡(1:10000)
5.增加蠕動,排宿便
6.產酵素、SOD like、腸道、細胞內排毒
7.訓練免疫系統:提高正向免疫力、質、量、種類、抗發炎細胞、癌細胞、毒素、老化細胞、突變細胞、腸道貝爾斑、淋巴系統IgA
8.人體駐菌 腸道菌來源
壞菌,會帶動毒素物質、發炎物質,後者引起腸漏症後,不同器官會接著產生慢性發炎,時間一久,可能引起第Ⅱ型糖尿病、心臟病等等。
但在肉體不堪負荷死亡時,却要發動自我消毀動作,達到生物演化循環的一面。在健康體內一個壞菌須要一萬個好菌中和。
中間菌,當好菌多時便成好菌,當壞菌多時便成壞菌,有如中間選民,是不可忽視的一群。
中間菌 西瓜偎大邊
壞菌
1.使腸道偏鹼,抑制好菌
2.蛋白質 壞菌分解→→→→慢性毒素、致癌物質→→→→→好菌酸化腸道或纖維素吸收→大腸→排出
(如氨、亞胺、酚、屍毒素、硫化氫)→腸肝循環解毒排泄→腎→尿排出
→進入血液循環→肝心肺腎腸胰等內臟慢性發炎、癌
3.脂肪 膽汁分泌 膽汁—回收至膽囊
—乳化脂肪—參與消化
—壞菌—二次膽汁酸(很毒)—大腸—大腸癌
—好菌酸化腸道或纖維素吸收—大腸—排出
—好菌—乳化膽汁—大腸排出體外
—纖維素吸附———大腸排出體外
●下圖為:人體駐菌的一生~
胎兒(無菌)→嬰兒→母親產道、空氣、人、衣、物、母乳→24小時百億→7天百兆→菌相→啟動免疫→和解共生
醫學臨床證明:
嬰兒如有經過產道,母親產道的好菌會加入其身。而餵母乳,除了母親抗體的供應外,母乳之母乳寡糖可提供嬰兒體內好菌最好的食物。如此嬰兒菌相良好,長大比較不容易過敏。
●母乳:母乳寡糖,世上最好的益元素(好菌食物)
腸道菌相,猶如人的手相、面相,是由很多環境面所造成;包括基因、遺傳、母乳、產道、醫院、外在環境均是。故剖腹產或只餵奶粉的嬰兒,其體質會比較弱。
腸道菌的一生受到很多方面影響,睡眠和磁場的改變都是造成改變的原因。科學家已做過很多細菌實驗,如:大腸桿菌(E. Coli)若透過磁場影響,可以產生菌數或分泌物的變化。其他如結晶水、甘露水的奇效,都足以表示磁場對單一細胞或簡單水分子的氫鍵或少數集合的細胞會有影響。
●腸道菌 菌相、年齡、壓力、睡眠、抗生素、生活習慣、食物、內生毒素
●年齡愈長 好菌愈少 壞菌愈多 正向免疫愈差 塵歸塵土歸土
因此打坐時,氣場凝聚一定會改變到單一細胞組成的好菌,使人體生理、心理產生正向改變,而使肉體趨於健康。不過人體畢竟是多重細胞的組合體,氣場對肉體的改變須要夠長的時間,才能產生可見的變化。
●養生、預防、治療醫學 增加好菌,無君臣佐使、自然歸經、好菌多、脾胃強、百病消
●1.補充體外益生菌2.補充益元素(益生元)3.有效的睡眠、打坐、心情愉快、笑、單一細胞、好菌、氣、磁場、能量場、氣功、水、米飯
除了打坐之外,當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細胞能有效的進行排毒,使人體新陳代謝後的廢物排出,更可啟動好菌的生態環境。可惜生活步調急促的現代人往往因身心過於疲倦造成失眠,因此有效的打坐顯得更為重要。打坐除了使細胞排毒外,更因氣場的凝聚啟動更多好菌,使好菌訓練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
●細胞內 細胞能量,有一半在做排毒,去除新陳代謝後的毒素,有效睡眠、打坐,細胞專心去除自由基
●養生之道 黃金纖維、有機酵素、益元素、排毒、高效價益元素、有效睡眠、打坐、正向免疫力增加
不過,打坐雖然有益健康,並不等於枯坐也能奏效。就像煎煮中藥,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火候,煎劑未必有用。科學講華閾值(threshold)或臨界點,通過閾值始能產生反應,與天帝教教義講熱準的意義是非常接近的。
打坐唯有通過臨界點、閾值,才能坐出性中天;否則只是枯坐,效果仍然非常有限。
●超過閾值(TH)抱合激盪、熱準、火候、臨界點、誠、All or none(全有全無定律)、掘井九仞、拐點、聚焦、心無所注、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如何通過闕值,個人認為就是「打掃心上地」,平時將小我的福、祿、壽、喜、財縮小。時時關心大我的公益、祈禱世界和平、天帝教化~如:財施、法施,且身體力行。
讓行動力改變思想力,當然須要誠心去做,便是先要從懺悔、改過的煉心功夫著手。
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還是要經過某種程度的熱準,才能動態平衡,心性的修持又何嘗不是!打坐的學理很多,個人只提出臨床醫學的體悟,它還是不究竟。
103年全教自然養生靜心靜坐班開課日期(表略)
資料提供/天人訓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