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堂、天蘭堂合創系列講座 光胞娓娓道來成果豐碩滿堂采
吳緒逸 2014-04-15 10:00
文/吳緒逸
攝影/林雪嵐
●天行堂、天蘭堂兩堂之教職幹部研商,共同邀請資深同奮廖光胞在當地首創開辦兩堂的聯合系列講座。
在一次會禱會坐結束泡茶親和中,看到一位陌生但似資深前輩同奮與幾位同奮引經據典,聊得起勁,氣氛和樂。隨後,參加的同奮愈來愈多,聽得津津有味,因時間已晚,大家才意猶未盡地結束。原來這位陌生資深同奮,是廖光胞。
廖光胞,早期跟隨師尊多年,亦曾任第2任維生首席之秘書,對天帝教復興初期弘教渡人艱困發展,知之甚詳。由於他的道歷完整,因而同奮建議邀請他到堂親和。
親和集會日期確定後,大家口耳相傳,是次親和集會參與人數眾多,天蘭堂主事及幾位同奮也到場聆聽。
這場親和集會讓同奮們更瞭解帝教,信心倍增,受益匪淺,因而天行堂、天蘭堂兩堂之教職幹部研商,共同邀請光胞同奮在當地首創開辦兩堂的聯合系列講座。
系列講座,訂名「天命信心奮鬥」,以光照首席闡述的「凝聚基層同奮天命意識,提昇奮鬥心志力量」為號召,內容採歷史客觀史實,驗證本師三大天命與帝教兩大時代使命,大幅增進同奮對於教史、天命、信心、奮鬥的瞭解。
講座結束後,同奮滿溢心得,分享如下:
愛國救國穩住中華民國命脈
劉化翔
師尊得知天命前往華山,修煉真道,誦誥祈求抗戰勝利,結果讓黃河不結冰,使得日軍無法渡河,保住大西北。殊不知師尊在華山,每天奮鬥不懈,心心念念祈禱,期以精神領導的熱準,終至抗戰勝利。
所以師尊雖然一心修道,卻從未忽略愛國救國的義務,也實現天帝教「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的真義。
抗戰勝利後,師尊獲知中國將有更大劫難到來,前赴往蓬萊展開另一段天命。當時蔣公被迫下野,國軍節節敗退,總統李宗仁跑到日本。此時蔣公見國家危亡,復又挺身而出,才穩住中華民國的命脈。
原來師尊知天命仍在蔣公,告知黨國大老,運用關係敦請蔣公前來臺灣。蔣公復行視事後,立即整編部隊,布署防衛兵力,使得民心大振,才有古寧頭大捷,臺灣復興基地才得以確保。
所以,師尊跟中華民國的存亡息息相關,對國家、民族的貢獻,無以言喻。
感謝光胞講師從百忙中抽空來為大家上課,為時12週,且完全義務性,精神令人感佩。光胞、敏麟賢伉儷跟隨師尊多年,對本教教義深入研究,並用科學的方法尋找史料,佐證師尊天命的演變,同時受到師尊「不為個人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精神感召,用畢生的精力、財力,投入最無利可圖的行業—培育青少年生命教育。
光胞、敏麟賢伉儷深覺化除社會暴戾之氣的根本在於教育,尤其一些特殊的孩子必需用更多的愛心、耐心教育,並幫助建立自信、關心別人、愛護自然、關懷生命,學習自立、互助、勤奮的美德。
他們倆曾獲公共電視、慈濟大愛台及各大平面媒體多次報導,深獲家長認同,也因而引渡了60多個家庭親子皈師,其中更有20多人參加正宗靜坐班結業。
光胞、敏麟賢伉儷用實踐師尊精神的方式弘教,勝過千言萬語,值得大家學習與敬佩。
光胞講師魅力無限增益道氣
林雪嵐
每到星期一上課的日子,不管是光殿誦誥、大同堂上課,或是課後廚房間的親和,到處都很熱鬧,滿、滿、滿!小小的天行堂,凝聚了極旺盛的道氣,真好!光胞講師的魅力無限,功不可沒。
見證救劫弘教事蹟強化信心
李緒濛
光胞講師看起來瘦瘦的,卻有滿肚子的學問;信手拈來,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見證事蹟,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總是欲罷不能,增添不少奮鬥信心。
光胞講師自教務中心「司播」教職開始,一路奮鬥,以迄擔任首任首席使者辦公室教務專員、極院弘化院弘化組與公關組組長、參機院機要組組長。由正宗靜坐班先修4期,而高教班3期、天人研究學院天人文化所第1屆、傳道班7期、神培班8期,道歷完整。
這次為了本系列宣講,專程再度前往華山大上方、西安八仙庵……等地朝禮與尋根,並拍攝教學資料影片,機緣難得!若有其他教院堂有意開設本講座課程,光胞講師本於感恩回報天人研究學院之培育,願意至各地教院堂進一步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