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大里杙風華~走過20年的天安堂

看見大里杙風華~走過20年的天安堂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1期 » 看見大里杙風華~走過20年的天安堂

陳敏脉  2014-04-15 10:15

圖‧文/陳敏脉

 ●敏脉(中)偕同3名子女,一起與光照首席合影。

  臺中市大里區天安堂現任主事娘~靜仰同奮,總是烹煮佳餚溫暖同奮臟腑,感謝她的辛苦奉獻。

  天安堂在歷任主事賢伉儷,夾暱著濃情與使命,無私無我的支持和服務,讓天安堂20年來安然成長。

  我的先夫(光侍開導師),在觀世音菩薩的啟示與婆婆的夢中指示「非卿莫娶」的情況下,我嫁到大里;那時的大里,仍可看見老農牽著牛車耕田,我常引領小孩的眼光,眺望純摯的鄉景。

  曾居臺灣第六大街市的大里杙(當時貨運商品流通的重要轉運點),讓我目睹兼具古今的人文情懷,如今因經濟飛揚,越發繁榮。

同奮真情付出

天人皆為感動

  當地資深同奮光考常於巡天節時,聽到新進同奮飢腸轆轆想吃泡麵,轉頭開車便外出採買;他多年來秉持與延續賢耐同奮(維律樞機夫人)的精神,在巡天節的深夜,守著 上帝,也曾開著房車,協助新進同奮(孤苦無依的社會邊緣人)帶著所有的家當搬家,令人感動。

  去年某天乾踐同奮看見我說:「妳好像慈濟人」。雖說常被形容為「慈濟人」,但年輕有為的乾踐同奮向道心濃,決定走50分鐘的來回路程,進一步引渡他。

  他說:「太太不願意隨便參加什麼宗教、團體。」我隨口說:「跟你太太講看看!」當他們夫妻倆皈師帝門,光返主事(現為開導師)欣喜不已,原來在一年前,光返主事已幫乾踐同奮的太太(凝履同奮)施行天人炁功。

  凝履同奮生病多年,身子極為虛弱,動輒掛急診就醫,醫師在處置上進退維谷,開與不開刀懸置良久,參加正宗靜坐後,身體恢復健康,乾踐同奮接著又引渡3位家人。

  乾踐同奮一家人皈師帝門,常以感恩的口吻說:「慶幸進入帝教修持,可以避免駭人聽聞道場的危害。」

  天安堂十分和諧,月純同奮說:上課儘管坐破破爛爛的椅子(不時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音,而後經由朗衛同奮在大太陽下,一塊一刷完成油漆整修),但不一樣的是,在這裡沒有分「哪一掛」。

  天安堂首任主事光航同奮,以充分授權、分層負責行事;光俄前主事統御領導,事必躬親;光返前主事沉穩弘教、親天和人;緒喚前主事(現為傳道師)詼諧幽默、親和力好;正綱前主事的智能絕佳,團結親力,以迄現任緒善主事不疾不徐、溫和敦厚。

  20年來,教務方面由靜聲同奮拿了首棒;她能言善道,計劃周詳。在早期靜心靜坐的班表,常與我討論,大元國小開班期間,我們戮力合作,不知是她的特殊體質或初入教門,每辦大活動必定生病,十分辛苦。

  接著,與我共事的是敏祈開導師(已證道);她擔任教務專員,開班常是「我們倆說了就開班」。當時緒鐸傳道師,遠從彰化來肩負班主任與講師一職,令人懷念與敬佩。

  教務發展中,見證 上帝的道,更見證黎民之苦~重度憂鬱、長期失眠、身心與免疫失調、癌症等,還有諸多不為、不便人知的眾生疾苦,卻見順利引渡進來皈師帝門,浸淫在 上帝的懷抱與慈愛中,重現生機。再來10年、20年,天安堂如何永續辦道弘教?需要您看見我們!

弘教需要分眾

普及上帝真道

  在大元國小辦班,引渡十幾位原人皈師,兩位參加正宗靜坐班中,華寶與鏡炁同奮為教育界人士,接著文教界有幾位公教人員參加正宗靜坐班,超過6所學校的原人投入正宗靜坐班行列。

  20年來,天安堂的教務大多由她們職掌,鏡麥同奮目前是教務的得力助手(她的女婿為三總的醫師,女兒是藥學博士)。

  鏡炁同奮和我搭配親和,引渡原人皈師帝門,第一期自然養生靜心靜坐班,天安堂全體總動員,合力圓滿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之前的招生布滿荊棘,下班後我與鏡炁同奮穿梭在街坊走道,不斷介紹與親和親戚、朋友、同事認識天帝教,出手炁功調理,為的就是順利開班,計有2/3以上學員是我與鏡炁同奮引渡,再加上其他同奮引渡,總共有20餘人參訓。

  鏡炁同奮思慮縝密、真知灼見,同奮心中或家裡難解的問題,或是期盼施以炁功調理或心靈諮商都會求助她;她總是知無不言,指引正確的方向。

  弘揚 上帝真道,猶如千秋大業,首先面對的是天帝教知名度與信賴度,參訓正宗靜坐後有時來去一陣風。弘教弘化需要分眾,該有前鋒~弘教渡人,中鋒~關心了解與親和同奮,後衛~神職人員分區到府親和;一方面弘教,一方面關心親和同奮,將教義的精神,以及 上帝的愛帶到每個角落。

挹注人力資源

肩負化育蒼生

  天帝教是「行上士之道」,與《廣論》的上士道相呼應,需要許多人文與禮教的內化,同奮不來奮鬥,不應叫「失聯」,而是諸多因素。

  天安堂所居之處幅員廣闊,人脈與道脈無限,師尊曾表示,臺灣有1/4為天帝教的原人,原人在哪裡?原人其實就在身邊。

  天安堂在本教被稱為「模範堂」,未來是再覓佳地或在此等著都更重劃尚不可知,歷來全教總是看好我們奮鬥的成果,維持每日誦誥20餘人已屬不易,何有餘力看見大里其他原人的苦與悶?

  天安堂需要挹注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勢將帶領我們再度闢疆拓土,化育蒼生,讓更多原人早日垂沐 上帝真道中。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