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恪遵儒家準則薪傳宗教文化的先行者~光節樞機
陳敏凝 2014-04-15 11:40
文/陳敏凝
圖/編輯部
初春時分,追憶一位文辭滿腹,智慧圓融,以儒家思想為生活準則,以宗教文化為薪傳的先行者~光節樞機;您無私奉獻的精神,留芳蒼穹,惕勵後世,是何等讓人尊敬!
江光節樞機志節清高,精研國學,常揮灑妙句,是聖道匡時的典範。他常說:人,若能被人需要,擁有一分有益國家社會的功能,源源付出,不是最幸福的人生嗎?又說:平凡更能得趣,人的一生不求個人的利益福報,應求正直、毅力和勇氣,猶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終至達成目標。
光節樞機期盼我們安分守己,守住清靜無為的心,心中自能產生智慧,進而為教奮鬥,為天下蒼生盡心盡力。人生能有幾回?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之際,用心奮鬥,積功累德,才不負生逢「曠劫難逢」的機運!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日後將如何回天?
他曾以兩首偈勉勵我:
《剖析體志詩心法要》
操持不改曰「節」,馬步縮如蝟,角弓不可張,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臣,捐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是也。
《清虛集‧覺明本返》
心明性見種菩提 三我全真自有期
人事磋跎無樂處 法輪轉動識天機
他老人家要我們修持德業~汲汲營營於生計,不如安貧樂道;他一生清白,儉樸務實,不求豐盛,不作神仙勝神仙,這種灑脫的風範,值得效法。
我是一位先天構思不全,後天詩韻節律欠周延的坤道,承光節樞機指導,受益匪淺。他表示:寫詩可以展現一個人的生命力,它是精神的動力。在你最困頓時,猶如一盞燭光,雖不耀眼,卻足以慰藉自己的心。
同時,創作詩詞要求靈活含蓄,融通古今。古人的茶具、酒器,古人能用,我們也可以用;古人的衣服、鞋子,古人能穿,我們未必能穿。學會如何穿古人的衣服、鞋子,才是真功夫、真學問,並說,好詩,用字貴在環環相扣。
寫詩(詞)要跨越語言,以天地為心、以自然為法、以古聖先賢為師,更要至情至性,才能掌握詩意的精蘊。
光節樞機常幫助同奮解決文辭方面的困惑,亦曾對我苦口婆心的教誨,使人倍感溫馨,讓我在用字遣詞上,節節提升,今後我將再接再厲,多多創作,回報江光節樞機不吝指導的恩情。憶起往昔,不勝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