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山的日子

在華山的日子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1期 » 在華山的日子

編輯部  2014-04-15 12:00

文/編輯部
繪圖/陳正筆

(二十五)大慎險成武林高手

  除了「流水子」傳授「天德套」外,在華山待了半年的河南省國術館長鄭汝平伉儷,亦為四個蘿蔔頭啟蒙傳習太極拳、「形儀」與太子棒法。

  鄭汝平師父是活躍於大別山與嵩山地區並渡黃河深入中條山,伏擊侵華日軍腹背的游擊隊副總隊長。他體格魁梧、氣韻沈斂,國學根基深厚、吟詩聯句、出口成章;他的夫人卻是一個「香扇墜」,纖巧得似弱不禁風,伉儷倆站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對比。

  鄭師父伉儷每天早上練完一趟「太極」與「形儀」後,如膠似漆面對面地「推手」,那種似柔若無地一往一來、一迎一拒,才能看出他們夫婦的真正功力;鄭夫人以柔克剛,鄭師父剛柔相濟。

  教拳時,鄭師父從不校正動作,祇要四個蘿蔔頭依樣畫葫蘆,跟著他一起做,一遍再一遍;但他卻會指導如何調息,如何在開闔間怎樣地吐,怎麼地納。

  鄭師父教的太極拳,一氣呵成,有綿綿不絕、生生不息之長江大河的氣勢,每個動作自成一個「圓」,且圓圓相扣,如九連環般,無間無隙地連鎖在一起。

  老大大慎因為受到郭夫子強迫背誦孟子章句,引爆強烈的叛逆;另一方面受到小說《說岳全傳》的影響,幾乎將鄭師父幻化為「周侗」(註)般地膜拜,全神投注追隨鄭師父的教導。

  可惜,鄭師父伉儷只在華山待了半年,否則大慎一定會成為武林高手。

註: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以善於劍術聞名而收了很多歷史上有名人物做徒弟;在《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武術師傅。

(二十六)布鞋那堪年少折磨

  阿爹專心他的修煉,所有吃的、用的都靠姆媽張羅。

  姆媽的四個八寶箱中,有一個專門擺放針線筐。

  阿爹、姆媽與四個蘿蔔頭的衣服與鞋子,都是姆媽親手用針線,一針、一針縫製修補的。

  阿爹穿破了的棉紗長襪,姆媽把破洞部分剪掉,用針線縫補後就成了老大大慎的襪子;大慎穿破了,再修剪到襪統部分,縫補後就成了老二大璋的襪子;大璋穿破了,再修剪到襪統部分,就輪到老三大藩、老四大慈的腳下。

  等到老四大慈也穿破時,襪統上的棉紗抽成棉線,用來縫製鞋底,幾乎所有的物資都使用到最後的價值。

  剛到大上方時,四個蘿蔔頭中,大慎13歲,大璋11歲,大藩9歲,最小的大慈滿6歲,都是好動的年紀,可以想像在滿是岩石的華山,天天攀來爬去,用布縫的鞋子,哪裡經得起折磨,沒幾天就得換鞋底。所以在大松樹底下,經常看到姆媽在那裡做鞋底、縫鞋子。

  四個蘿蔔頭身上的衣褲,也都是姆媽用她那百寶箱裡的的針線筐和靈巧的雙手,縫縫補補的各式補綻百衲。

(二十七)移星換斗大慎延壽

  如果把老大大慎的生辰八字拿去推算,幾乎每個命相家都會說:這個人只能活到16歲。但是,過了16歲,大慎還活得好好的。

  全家住在北峰期間,跟阿爹同時發現火警的閻仲儒,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命相家,對紫微斗數極有研究。

  他排了大慎的命盤後,對阿爹說:「非常可惜,你這位公子是天空、地劫坐命,在15、16歲之年會夭折。」他又說:「你應該請求蕭師尊幫他移星換斗。」

  有一天晚上,大約晚上10時左右,阿爹跟姆媽把大慎從床上叫起來,要大慎跪在光殿外。他們兩位老人家上光殿頂表、行禮,大慎不知不覺趴著睡著,根本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沒多久,大慎的雙腿莫名浮腫起來,又是流膿、又是流湯,惡臭不已,也奇養難耐,大慎抓破了皮,腫得更凶、更癢,那可比死還難過。

  姆媽心疼不已,用師傅蕭教主傳授的方法,製作表丹與布丹,以麻油調和,拿毛筆沾上,敷在大慎浮腫的雙腿上。每天換表丹或布丹,舊敷幾乎都是連著皮一起下來,大慎所受的痛苦與折磨可以想見。

  約莫過了半年,大慎的雙腿浮腫才全消,但是仍然可以清楚看見他腿上遭受痛苦折磨留下的痕跡。

  阿爹與姆媽才說:「大慎天命換人命,成功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