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根堂23週年堂慶 歡樂感性懷舊展道果
採訪/施香承 2014-07-15 09:50
採訪/施香承
攝影/楊凝創、黃緒渡、施大先
●本師世尊說:「天根堂,是 上帝的根的所在!」
103年6月14日,「模範教堂」之一的彰化天根堂23週年慶;該堂副主事光溺同奮及教務專員乾英同奮精心策劃,創新以音樂會結合默劇展開慶祝活動,讓人一新耳目!
音樂感性默劇感人
今年的堂慶活動中,特別邀請鹿港文開國小LKK管弦樂團前來表演,精湛的琴藝,讓台下觀眾讚不絕口,直呼「安可」。接著,恭覽師尊、師母於民國83年6月1日為彰化「玉真殿」外殿升格為天根堂,蒞臨開光的影片。
●堂慶以小型音樂會祝賀,溫馨又有意義!
●天根堂以「永恆的師尊師母 西安成立紅心字會」為題,以默劇演出師尊、師母當年在大陸時期行善積德事蹟,生動寫實,引人熱淚!
師尊開光後說:「天根堂是 上帝的根」,激發在場同奮的天命意識,誓願再創奮鬥的新高峰!
緊接的是,以今年慈恩聖母晉證、晉位大典慶祝活動中,天根堂負責表演的默劇為橋段,經由天根堂同奮精緻「加工」後,更加有「fu」,使人大開眼界。
這齣堪稱天根堂年度大戲,名為「永恆的師尊師母 西安成立紅心字會」,參與演出的同奮多達18位。
每位同奮掌握角色,真情演出;幕後工作人員「全方位」配合,表現得淋漓盡致,深深打動台下同奮的心,莫不流下感動的熱淚。
壓軸是由王裕仁老師及陳雅琳老師薩克斯風表演,以懷舊金曲老歌為主,傳遞大家內心最深處的悸動。
不可能任務終達陣
天根堂最早係彰化「玉真殿」外殿,創立於民國80年6月23日,首由師母開光。早期,師尊指派楊光欽同奮(現為開導師)為首任主事,3年後購置現址,並晉升為天根堂,復由師尊、師母於民國83年6月1日為新教堂開光。
天根堂在現址成立後,道氣直線攀升。當時在教務專員光納同奮(現為主事)發心下,民國84年、85年參與正宗靜坐班的學員高達50位,奠定天根堂道基。
●「坤聯」主委敏堅樞機使者特地前往致賀,並鼓勵大家謹守師訓,奮鬥不懈!
●思路清晰,展現弘教新概念的天根堂主事施光納。
●天根堂23週年堂慶,教務專員乾英同奮(左)為策劃人之一。
民國85年(丙子年)極院發起「中心祈禱」運動,期以1億3千萬聲〈皇誥〉,外求安全,祈求臺海平安;內求安定,祈求沒有暴力,化除災劫。其中,聖訓傳示天根堂、天立堂、天錫堂於49天內,必須誦滿500萬聲〈皇誥〉。天根堂同奮獲知後,一度頗為惶恐,認為是遙不可及的任務。
不過,教務專員光納同奮巧思訂定「獎勵辦法」,並稟報當時維生代理首席,請示舉凡同奮49天內誦滿15萬聲〈皇誥〉者,是否頒發師尊墨寶予以獎勵?維生代理首席聽後,深表贊同,並鼓勵擴展於全教。
隨後,同奮們竭誠奮鬥,第23天就完成500萬聲〈皇誥〉的重責大任,並前赴支援天立堂、天錫堂圓成任務。
顯聞于天肯定實績
49天後,天根堂總計締造1,100萬餘聲〈皇誥〉,維生代理首席特別頒給天根堂「顯聞于天」墨寶,作為永久紀念,奠定天根堂頭角崢嶸的奮鬥實績。
天根堂歷屆主事,都是守護 上帝教化根苗的最佳園丁,分別為:第1至3任光欽同奮,第4任緒棄同奮,第5任顯候同奮,第6任緒備同奮,第7、8任緒志同奮,第9、10任光納同奮(依《極院組織章程》,乃第11屆教職人員)。
天根堂除奮鬥熱準蒸蒸日上外,民國101年4月5日本師節時,更成立「臨終關懷社會服務小組」,期盼以臨終助唸服務的行動,走出教外,擴大關懷社會層面,藉此將天帝教中心思想~「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的精神,融入社會。
臨終關懷服務社會
極初大帝102年12月31日慈諭:臺灣社會人口老化已是事實,因應而來的臨終關懷、社會服務是本教必須正視之問題,責由天人研究總院邀集生死學相關教授、專家,與教內飾終經驗豐富的同奮共同研商,對內檢討現行之飾終、超薦等法儀;對外提供臨終關懷之社會服務。而最重要原則,要符合本教-「道法自然、樂觀奮鬥、看淡生死、出死入生」的精神內涵,切記流於媚俗、神通之流弊,辜負本席殷殷期望,慎之!慎之!
這篇聖訓傳示後,光納主事洞燭機先,率先力行關懷之舉,切合天心,口碑迭起,激發天根堂同奮最大的奮鬥意志。
今年堂慶(6月14日提前舉行)是天根堂23歲生日,來自各地嘉賓大德致詞時,莫不稱讚天根堂為「模範教堂」,這是同奮對天根堂的肯定、支持與鞭策的動力。
天根堂堂慶環繞在歡樂、感性、懷舊,以及救劫意識中,有淚有笑,人氣道氣旺盛,讓人印象深刻。
●天根堂23歲了!以「小型音樂會」在初夏涼夜慶祝堂慶,吸引許多同奮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