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元仙聖德業崇偉浩繁 首編《天曹應元寶誥》
編輯部 2014-07-15 10:05
編輯部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簡稱「《寶誥》」),乃上聖高真德業事蹟;每篇誥文,文字優美,或嘉勉叮嚀;或懇切惕勵;或文采對仗;或彪炳戰果;或藏機深遠,不一而足,令人折服與敬慕。
然而,這麼動人及輝煌的天言金語,仍有十類,五十八目尚未傳示人間,必須等到有朝一日中華民族融合為一家,國基終於奠定之日,才能再陸續彰顯。
吾人僅能從現行頒布的《寶誥》.〈小引〉中,驚鴻一瞥,緣慳一面。慨嘆之餘,亦深感榮幸,榮登「三期」救劫,得見蒼穹浩瀚文史及文創,惠蒙他日機緣再現,拜讀為快!
小引
嗚呼。氣運循環。萬妙自然。若夫不生不滅。無始無終。亙古未之有也。炁氣相感。至誠不息。此天地之所以遞嬗闔闢無時或間也。惟人一落後天。由渾噩而漸至明。日為物慾所薰染。真性迷昧。競逐財色權勢。罪惡累積。孽冤循環報復。 上蒼赫怒。爰降浩劫。勸善懲惡。分期清理。歷劫演變。互為因果。蓋三期者。乃每一盤古自寅會開物生人以來。宇宙一大總清平之過程。其中。諸天聖尊應運復元之悲願。政教大同。文物興革之聖蹟。雖太虛存有總古之載籍。而世編於此無從考證。是誠缺憾。值茲世界悲劇迭演。逢吾上靈清虛重主三期。統領延康。毀裝復至人間。於是有總編三期匯宗之議。邀集諸天分類撰著。
並蒙
玄穹上帝親降御定。暫計十類。五十八目。列如下:
一、震寰類:(子)應元寶誥(丑)應元一切宮府組織及主管仙吏名冊(寅)龍虎玄榜(卯)擎天集(崇仁大帝著);
二、德淵類:(子)德教濬流(無形古佛撰)(丑)德教概論(無始古佛撰)(寅)德教誥言(太靈殿十八真君撰)(卯)天德系統(辰)德教組織(清羅天王撰)(巳)德教法規(二十一天天王撰)(午)德教碑(十六天天王撰)(未)德言(十八真君著);
三、炁燮類:(子)炁源集(南斗宮撰)(丑)炁廣集(維法佛王撰)(寅)炁靈集(清虛天王著)(卯)生靈集(萬聖靈根撰)(辰)生物集(紫陽真人著)(巳)生植集(人曹少皇撰)(午)時令炁論(軒轅黃帝撰)(未)藥本(孫思邈撰)(申)精神療理法(帝舜撰);
四、大成類:(子)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佛祖著)(丑)阿那圓性經(濟祖著)(寅)至性真理(大明如來撰)(卯)涅槃悟真(阿彌陀佛撰)(辰)德教闡微(無始古佛校註)(巳)明心哲學精華(清淨地菩薩著、普濟開元妙道天尊註解)(午)大同真源(三才教主註修)(未)明覺經(一炁宗主註修)(申)五教總概論(孔聖撰)(酉)法言彙要(孔門十八賢撰)(戌)醫理集成(華佗撰)(亥)應元寶誥註解(崇仁大帝撰)(天)仁言(冉伯牛撰)(地)救濟制集(濟祖撰);
五、史溥類:(子)洞玄記(鬼谷子撰)(丑)紀傳(陸壓大老撰)(寅)陰薦集(地藏王菩薩、太乙救苦天尊、廣開慈航大帝、東嶽大帝、都督大城隍合撰);
六、性天類:(子)丹書(萬聖靈根輯撰)(丑)性理真源(維法佛王著、彌勒古佛註解)(寅)法源(鴻鈞老祖、靈寶天尊合撰)(卯)武源(雲龍至聖、劉先師主編)(辰)培正氣集(王總天君著)(巳)金光論(周文王撰);
七、亙鑑類(子)天文叢林(紫微大帝撰)(丑)天易地數玄機錄(伏羲主編、諸葛亮、劉基、袁天罡、李淳風助編)(寅)見天心集(周濂溪、邵康節撰)(卯)循化集(性空祖師撰)(辰)普寰地輿彙總(李申耆撰)(巳)穴源(管輅、郭璞、楊救貧合撰);
八、三才類(子)禮制(周公主編)(丑)樂制(劉曠主編)(寅)衣冠制(軒轅黃帝主編)(卯)祀典(伊尹主編)(內包表文、奏議等);
九、校正經典類(五教聖人校正、其他由作者校正);
十、詩文類(子)清虛集(涵靜老人著)(丑)宇宙奇文(班固、劉向輯)(寅)崑崙仁德洞記(李齊編錄)(卯)天機府遊記(呂祖撰)(辰)應元神聯集成(班固、劉向撰)。
總上十類。書帙浩繁。非幾易寒暑。莫能峻其役。茲於辛巳新正。首編天曹應元寶誥蕆事。敬謹付梓。先行流傳人間。餘俟民族復興。國基奠定之日。賡續出版。是為引。
民國三十年歲次辛巳仲春之月 涵靜老人
草於白雲峰下竹齋
淺釋:
整個大宇宙中,炁氣循環,都有固定軌跡,周而復始,自自然然,沒有所謂生,也沒有所謂死,更沒有起始,或是終了,萬分玄妙。
先天炁交替轉換,行健恆常,從未停息,一切歷來即已存在,大化生滅,交融無間,泰然無常。
可是,一旦人落入後天,由無是無非,無始無終,漸漸有了分別心,為物慾環繞薰染。無人無我,自在無爭的真本性,慢慢昏昧與迷失,開始追求財色權勢,罪惡逐行積累,愛恨情仇的冤孽,如影隨形的增替。
宇宙主宰 玄穹高上帝震怒,於是揮軍整頓,降下劫難,醒示善良者,懲罰為惡者,並隨氣運演變,以不同時期予以清理。期間生生之物,依照自己造作的善惡能階,成為因果指標。
所謂「三期」,根據宋朝邵康節先生說法:天地以12萬9千6百年為終始;天地這一終始,謂之「一元」。
「一元」分為12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會,計有1萬8百年。
天開於子,沒於戌;地闢於丑,沒於酉;人生於寅,沒於申。亥會混沌,子會復又開天,循環不已。
子為開物之始,午為閉物之始。午會以前,自無入有;午會以後,自有入無。所以,午會是「一元」中,極大的關鍵。
同時,午會亦是氣數極大的變化,地球文明的創造盡在午會之中。依此推算,人類現今正值午未交替,陽極陰生,氣數進入閉物之運,正是中國近200年來天道所稱的「三期末劫」。
氣運之所以如此,是由於人類造惡作孽,形成暴戾之氣,充塞天地之間。然而,人生於天地之間,實與天地炁氣相感與相應,人的善惡會影響天地。人為善,則光昭日月;人為惡,則戾塞天地,由此產生禍福報應。
所謂「氣運」與「人為」二者之間,乃互為因果,為一體之兩面。
自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寅會生人以來,歷經5萬餘年。在這5萬多年的歷史中,由於人類征逐財色權勢,而有殺盜淫妄諸惡行,造下無邊罪孽,遂使戾氣瀰漫寰宇。
上帝震怒,始有「三期末劫」大總清。從無形中來看,係氣運使然。但是懲罰雖懲罰, 上帝仍本好生之德,憂恐負責懲處的行劫魔王,誤傷善良種子,於是詔令諸天「應元」仙聖重入紅塵,此即諸天仙聖「應元」下凡救劫的源起。
這些慈心悲願「應元」救劫的仙聖,在諸天曾經奠定的政教大同,文物興革之聖蹟,尊列太虛大空中,亙古常新,但目前無從一一恭舉考證,實感遺憾。
當前遭逢世界悲劇不斷橫生,我的上靈三期主宰恭領 御命,倒裝歷凡,權掌延康(編按:「劫」運期別之稱),因而,有總編此次三期匯宗的提議,恭請諸天分門別類撰述,並蒙 玄穹高上帝親自御定,准許恭列諸天應元仙聖懿行德業事蹟,暫計十類,五十八目。
十類:1、震寰類。2、德淵類。3、炁燮類。4、大成類。5、史溥類。6、性天類。7、亙鑑類。8、三才類。9、校正經典類。10、詩文類。
在十類中,又細分為五十八目。震寰類共有四目:《應元寶誥》、《應元一切宮府組織》、《應元主管仙吏名冊》、《龍虎玄榜》、《擎天集》,都是與此次「三期」應元收圓直接有關。
其中《應元寶誥》,位於第一類「震寰類」的第一目,其重要性可知。
綜觀這十類書籍,崇偉浩繁,不是短暫時間就能詳實與完整說明,值此辛巳年(註)新歲之際,首度編纂的《應元寶誥》已經完成,恭謹印刷,先行流傳人間,等到有朝一日中華民族融合為一家,國基終於奠定之日,再陸續出版,特以此為引言。
民國三十年歲次辛巳仲春之月 涵靜老人
草於白雲峰下竹齋
註: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18,天干之「辛」,屬陰之金;地支之「巳」,屬陰之火,是火尅金相尅。亦即農曆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18年稱「辛巳年」。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