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 啟誦4大「前言」含意深遠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 啟誦4大「前言」含意深遠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7期 »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 啟誦4大「前言」含意深遠

柳光赦  2014-10-15 11:20

資料提供/弘化院副主任柳光赦
整理/編輯部

  民國85年2月恭印的《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從第31頁開始啟誦;第31頁至第32頁,猶如啟誦之「前言」,以4項告示展開經文。

第1、開經玄宗咒

  大哉至道。無名無形。燮理天地。翊化乾坤。無上妙理。應元上申。皇皇震震。天曹聖真。上有金光。普籠我身。光昭日月。宇宙重新。急急如無上法明少帝。

第2、啟經讚

  至上天真微妙義。無量闔闢難遭逢。吾今香爇傳法界。願持心印達玄穹。

第3、至心文

  雲篆太虛。法雨繽紛。劫火彌漫。氣運環循。法盤開揭。水劫來臨。大地毀滅。三期總清。惟我本師。悲願宏深。號泣天帝。拯救蒼生。應元眾聖。佐靜佐清。聲聲哀號。通達玉京。化渡末日。旋乾轉坤。天清地寧。普開同春。

第4、安神咒

  至心奉請。天地玄宗。五方五老。天樞仙翁。開元至聖。都監威崇。功德少帝。三二天重。紫微元極。二八衛拱。應運列尊。朝禮玄穹。慈心哀求。妙現神通。大地回春。各立勳功。龍華之日。丹書龍封。(註)

  「開經玄宗咒」,乃是恭請神媒降壇加持與護法的密語(即口訣),其內容在說明「道」可以調和天地、化育陰陽,誦持者可藉此與上聖高真達到親和之功。

  「啟經讚」,是啟經誦讀前的讚美詞。

  「至心文」,是誦誥者真誠地發自心中的救劫願望。

  「安神咒」,則是恭請諸先天大老、上聖高真暫時定位於應元顯化之各司職任務的密語(口訣);其大意為:誦持者於此,誠心恭請應元諸先天大老、上聖高真,共同向 上帝哀求,祈求 上帝妙現神通,化除劫難。

  淺釋如下:

開經玄宗咒

  宇宙大道至玄至妙,無法以語言文字形容。「道」能調和天地,化育萬物。本書所載,即是宇宙大道玄妙之理,在應元非常時期持誦者,其念力感召可以上達天聽,與天曹諸聖真達親和之功,同時並有金光護體,遍籠我身。

  這種天人交感的正氣力量,可與日月同光,足以掃清暴戾之氣,而澄清宇宙。持誦者赤心懇請,宇宙監經大天尊無上法明少帝,急急臨壇收經,並給予加持。

  個人誦持《寶誥》時,宇宙監經大天尊會派監經童子收經。

  集體誦持《寶誥》時,宇宙監經大天尊常會親自臨壇收經。重要慶典集體誦持《寶誥》時,除宇宙監經大天尊親自臨壇收經外,各殿之總護法亦會降壇,協助收經與護持。

  天帝教第2任維生首席曾經指出:「所謂咒,就是一種密語;密語具有傳遞的作用,一方面可在法界間傳遞訊息,一方面是人間發出密語者與法界之間傳遞訊息之用。……《寶誥》中有許多先天語言,很難用後天的文字加以翻譯,這就是咒,如:『開經玄宗咒』中的『急急如無上法明少帝』即是。」

  誦念《寶誥》時,無形中有金光籠罩,故能加靈消業,祛疾轉運。若能持之以恆,勤誦不輟,久之靈光煥發,自然身強體健,無往不利,並能由此成就法身。

  關於誦誥的妙用,在《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1集‧第49講;〈皇誥〉與《寶誥》的妙用,則在《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1集‧第104講,均有詳細說明。

啟經讚

  乃宇宙中至高無上、精微玄妙之理,是經過無數的天地生滅,也難得遇到的。誦誥者今焚香虔誠祈禱,願此一片丹心能達 上帝座前。

  第2任維生首席曾表示:「『心印』二字的意義,就是〈先天無生聖母廣大靈覺大德尊懿詔序曰〉中,所說『要皆為應元收圓而降』,此即《寶誥》傳示的精神,亦即上天之『心印』。仙佛何以要倒裝下凡?目的在於扭轉乾坤,化延浩劫,此種精神即是『心印』,我們也要秉持這個原則去做。所以在每次誦誥前,一定要提到『心印』,要知道我們為什麼唸這本《寶誥》。」

  同奮誦唸《寶誥》,除與應元上聖高真親和外,誦誥的正氣力量由應元上聖高真轉化,化延浩劫;這種挽劫的心,在誦誥當下,直接與應元上聖高真以心相印證,無形、有形意念一貫,直達 上帝座前。

至心文

  虛空之中,遍布祥雲。諸仙眾聖頻施法雨,以振聾發聵,教化眾生。

  由於人類不斷地造惡作孽,使得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戰火與災難。氣運循環的結果,人類面臨總清的命運。於是無形中揭開法盤,降下水劫。一旦水劫暴發,將使大地毀滅,天、地、人三曹一起總清。

  由於今日的人類,偏多火氣,多造罪孽,使得劫火到處瀰漫。依五行生剋之理,水能制火,因此氣運循環的結果,導致人類面臨水劫的威脅。

  所謂水劫,通常指核子戰爭;核子戰爭一旦爆發,由於受到爆震波、熱輻射、核輻射的侵襲,不只受害者靈肉俱毀,殘存的人,也將飽受核子塵的侵蝕,而靈肉俱傷(參閱《核劫前後人人必備自救救人手冊》,頁11)。

  而大氣層內的小仙、小佛、地祇與自由神,也都將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犧牲寶貴的性靈(參閱《核劫前後人人必備自救救人手冊》,頁18)。

  天曹與人曹所受殘害既如此嚴重,則於地曹必然也會產生相當的傷害,所以說是「三曹總清」。

  另外,可從〈昊天金闕宇宙主宰赦罪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 罔極至上聖 準圓太上帝旨序曰〉:「……以五行生剋之理,法盤開揭,以水制火。……」參閱。

  首任首席使者不忍眾生玉石俱焚,靈肉齊毀,乃發大慈悲願力,哀求 上帝拯救天下蒼生。

  由於 上帝是御統全宇宙性靈和子的唯一主宰,是維持宇宙自然律的最高執行者(《新境界》‧第一部〈緒論〉),能夠決定眾生的生死存亡;並且行劫方案須經 上帝批准,因此唯有 上帝能赦免眾生的罪孽,所以本師世尊向 上帝哀求。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1集‧第10講記載: 上帝召見首任首席使者的經過:

  民國71年(辛酉年12月13日)1月7日,是 上帝召見首任首席使者的大日子,乃是驚天地、泣鬼神之紀念日,玆誌於下:

  首席提靈,由護法金甲大神迎至無極金闕,諸昊天上靈、凌霄首相、內相、特上相已經恭候多時。這時首席懷著悲悽之心進入內庭,一見 上帝法顏,不禁悲心大慟,雙眼淚垂,如遊子之見親娘,不由身主,放懷哭泣。……首席自言,不惜自己之功果,但求人世平和,不顧人情世故,但望 天帝相助。

  首任首席使者救劫的慈心悲願,由此可以見其端倪。應元的諸仙眾聖,受到首任首席使者的精誠所感動,齊願輔協首任首席使者,同聲向 上帝哀求。

  諸仙眾聖齊助首任首席使者的願力,由《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1集‧第12講與第13講的傳諭,即可看出。

‧吾乃瑤池金母:

  首席赤忱震動三曹,普天之下未有如此奮不顧身者,吾神感動之餘,今日來此,向首席慰問,曰:「萬聖萬靈皆助首席,人心難渡又逢劫邊。天人兩離,殺伐聲起,共勉共奮盡力周旋。」  

‧關聖帝君、孚佑帝君、觀音大士、玄天上帝領同應元諸天天王齊降:

  首席勿憂勿慮,吾等皆會盡力。凡人不歸 天帝,難逃慘烈三期。

  首席之慟,令吾等愧不如也。悲心示現為三曹模範, 上帝召見乃慰勉首席之悽愴與奮力。今聞 天帝詔命,敢不肝膽塗地,鞠躬盡瘁乎?請首席聽吾等建言曰:「人世豈會是孤獨,三曹全力來相助。今日表明真心意,萬億真靈奉明師。」此文昭明心志,請首席放心,拜回!

 

  諸仙眾聖之所以齊聲擁護,除了受到首任首席使者的精誠感召之外,也與天帝教重來人間有關。因為天帝教的立教,教主是 上帝;天帝教既重來人間,諸天仙聖自當全力支持。

  透過天、人間的努力,期能扭轉乾坤,澄清氣運,消弭浩劫於無形,使得天地寧清,永無劫難,大地回春,以進大同。

  「旋乾轉坤」、「天清地寧」是天帝教救劫的重要觀念,其中暗示了無形與有形之間的關係:人間之所以有劫難,乃因無形中暴戾之氣充斥;唯有無形中的氣運清了,有形人間才有太平可言。聖訓常常提到氣運,其理在此。

安神咒

  誦唸者乃誠心恭請應元諸仙佛,共同向 上帝哀求,祈求 上帝妙現神通,化除劫難,使大地回春,永享太平。一旦劫難得以化解,則諸聖列尊所立的功勳,於龍華會中,自有封賜。

  「安神咒」,是《寶誥》在啟動「開經玄宗咒」後,已獲相關神媒感應後,恭請諸先天大老、上聖高真,暫時定位於應元顯化之各司職任務的密語(口訣)。其意義在應和人間誦持者的精神念力,與感召諸神媒當下收經成效,在無形中,產生一一呼應與凝聚救劫能量的運作。

  所謂「應運列尊。朝禮玄穹。慈心哀求。妙現神通。」似謂誦誥者向應元諸聖真發出念力,懇求諸上聖高真,轉向 上帝哀求,以化解劫難。

  此一誥文,可以最後面的迴向文:「冥心存念太虛空。靈覺絪縕彌大羅。迴向應元列聖眾。同心哀求金闕尊。」相互印證。

  《寶誥》的精神內涵強調的是,末劫之來,乃人類的共業所致。劫由人造,須由人化,因此首任首席使者倒裝下凡,在人間發起救劫的行動,感動諸天仙佛參與救劫的行列,正所謂「自助而後天助」。

  救劫的行動由首任首席使者發起,而首任首席使者的願力,應與原靈及諸上聖高真的啟發有關,由此可見天要救人,是給予人間啟示,指引一條明路,然後由人自行去突破,而非由天上直接化解人間的災難。如果人間不努力,天上也無能為力。

  「至心文」曰:「號泣天帝。拯救蒼生。」「聲聲哀號。通達玉京。」「安神咒」曰:「應運列尊。朝禮玄穹。慈心哀求。妙現神通。」都說明人類的前途,決定於 上帝。

  這是因為 上帝乃御統全宇宙性靈的唯一主宰,具有特種鐳力以操縱電力之故。

  諸天仙佛參與應元,一方面是受到首任首席使者精神的感召(「至心文」曰:「應元眾聖。佐靜佐清。」)一方面是為了培功立德(「安神咒」曰:「大地回春。各立勳功。龍華之日。丹書龍封。」)

  關於「安神咒」有2點重要認知:

  五方五老:指〈五老總聖誥〉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老,以及金德王、木德王、水德王、火德王、土德王。

  天樞仙翁:指〈先天天樞總聖誥〉中的諸上聖高真。

  開元至聖:指應運開元之諸上聖,並以開元羅㬋星君、開元計都星君,分別代表救劫、行劫部分。

  都監威崇:「都」,指平劫主宰都帥;「監」,指御使十方清平皇君大總監;「威」,指威赫明王佛(即無生聖宮左相天機閣首席參議-太虛子);「崇」,指崇仁大帝。

  功德少帝:指宇宙監經大天尊無上法明少帝(其誥文曰:「功德境內。慈雲府中。」)

  三二天重:指應元三十二天天王。

  紫微元極:指紫微北極大帝。

  二八衛拱:「二八」指二十八星宿。

  丹書龍封:「丹書」,應指 上帝的詔書;「龍封」,指 上帝之賜封。

註:

  最原始版本《寶誥》的編排,依序是:開經玄宗咒、至心文、安神咒、啟經讚,與目前版本的差異如下:

 ‧開經玄宗咒:「天曹聖真」,原作「龍飛聖真」;「天曹」二字,乃首任首席使者所改。

 ‧啟經讚:「願持心印達玄穹」,原作「願持心印達穹窿」,乃民國85年重印時改。

 ‧至心文:原文為「雲篆太虛。法雨繽紛。玄黃浩然。啟請上聞。高達彌極。莪莪雲程。德贊天地。仁昭三辰。上接虛漢。下拔幽魂。法源道逕。玄炁常存。丹陽遍集。白雲恩深。一元復始。通達玉京。明明帝德。穆穆皇仁。萬象咸歸。普開同春。」乃連光統同奮校對所改。

  又,今本「惟我本師」,原作「惟我首席」,乃民國85年重印時改。

 ‧安神咒:原文為「至心奉請。天地玄宗。五方五老。萬天玄穹。開元至聖。都監威崇。功德少帝。三二天重。紫微元極。二八衛拱。應運列尊。朝禮德宮。四方鎮護。各立勳功。龍華之日。丹書龍封。」

  上述原文,在連光統同奮校對時,經由首任首席使者指示,已調整為現今民國85年2月重印者之版本。

  (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