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視野的終極關懷 第一屆天帝教生死學研討會(下)
資料提供/天安太和道場 2025-01-15 10:10
資料提供/天安太和道場
整理/編輯部
照片提供/吳靜聘
生死議題,無論如何被詮釋與探究,始終是生命中最深邃的謎題。當我們凝視這一永恆課題時,時間彷彿停滯,過去與未來交織成一個無解的命題。在這片靜謐的反思中,我們不僅尋求對死亡的領悟,更是在尋找對生命的真誠尊重與深刻詮釋。
浩瀚宇宙中,生命如洪流般奔騰不息,性靈歷經無數次「生」與「死」的修行與轉化。在這流轉之中,不斷深化對天、地、萬物與自我生命根源的探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究竟何在?教義《新境界》明言:「在自我奮鬥與創造。」
民國113(2024)年11月30日「第一屆天帝教生死學研討會」,下午場由五位資深同奮發表論文,以人本宗教底蘊深入大會核心主題─「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一、第一場論文發表
第一場論文發表,主軸為「慎終追遠」,由天安太和道場副主委顏光鬥開導師主持。主持人分享如何在生命道場推動生死學教育,並透過「認知生死」、「關懷生命」與「圓滿靈性」的理念,引導同奮將這些智慧運用於人生的每一階段,實現生命的圓滿與和諧。
●顏光鬥副主委擔任第一場論文發表的主持人。(2024.11.30)
●蔡光舒傳道師主講「牌位在慎終追遠上的意義」,肯定「牌位」在中國文化上的意義「瞭解我們生命的根、氏族的根來自何處」。(2024.11.30)
●黃光艷會長(中部教區國學研究會)介紹「誄辭的意義」,以「天帝教飾終儀典的誄辭」展現出天帝教飾終的殊勝。(2024.11.30)
‧牌位—今生「氏族榮耀,生命來根」
首位發表人由蔡光舒傳道師主講「牌位在慎終追遠上的意義」,他指出「牌位」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象徵,最早起源於「丁蘭少喪考妣刻木像事之如生」,它讓後代子孫「瞭解我們生命的根、氏族的根來自何處」。祖牌上有錯失,雙姓公媽、寫法有誤、遺漏未寫等,可能對家族、個人家庭和諧、事業、功名、健康等等造成深遠影響。
傳道師特別指出,為祖先、冤親債主立牌位的重要性,從亡者而言,是一張定位書、通行證、入場券、座位號,讓眾生能進道場、有位置坐,蒙仙佛慈悲加被聞經受渡,早日進入更高的靈界;就立牌者而言,對於「祖先」是「慎終追遠」,薰陶子孫繼祖德傳孝道,對「冤親債主」誠意懺悔,提醒今世了斷往昔諸惡業。
‧誄辭—人間送別獻上最後祝福
第二位發表人,由中部教區國學研究會黃光艷會長主講「誄辭的意義」,藉由「天帝教飾終儀典的誄辭」展示出同奮如何代表天帝教以真誠、美善、專業的宗教情懷向回歸自然的同奮圓滿告別。會長特別提到,
天帝教的飾終禮儀乃第二任首席使者李維生所創舉,時在民國七十六年,於首席樞機任內完成「飾終之歌」、「誄辭的範式」、「飾終儀典儀式」。天帝教誄辭特色,是「誄其生之涯、辭情之濃真、榮其身之功、耀其門之德」,累列逝者生前的德行,化為優美的文辭,其中末句則用「靈輀將駕,恭謹送行」,靈車將來,這人間最後一次相見,在同奮的溫暖祝福中送別,讓參與者體悟天地厚德載物,生命無始無終,無懼肉身死,重視生前奮鬥,死是真我的再生。
●薛光霸學務長分享「自然環保葬與慎終追遠」。(2024.11.30)
‧葬禮—以「祭如在」追思先祖先人
第三位發表人,由天人研究學院薛光霸學務長主講「自然環保葬與慎終追遠」。學務長指出,「自然環保葬」起源於英國,在1990年代的自然葬地運動進入大眾視野。目前常見的有「樹葬、花葬、灑葬、植存、海葬」的方式安置遺骨,優點是如降低土地負荷、綠色環保又簡葬,但也有不少疑慮,骨灰結塊問題、無法像傳統掃墓進行「慎終追遠」、風水等問題。其實中國傳統喪葬,最重視是祭祀者的真誠心意,屬於精神層面追思,如同孔子所說:「祭如在」自可調整祭祀追思時之心態和方式。
學務長特別提到,今天提出「自然環保葬」只是提供各位認識了解,本師世尊說過人死後會有一魄附著於骨灰,所以需要有地方安置亡者之魂魄,這也是建立天安太和道場的主要原因,使死者的魂魄有所依歸。
二、第二場論文發表
第二場論文發表,主軸為「天帝教生死教育」,由馮凝瓊諮詢委員擔任主持。主持人特別提到,上午場聚焦於宏觀文化視角,探討生命的本質;下午場則轉向更具體的層面,深入剖析「慎終追遠」的實踐,並從天帝教的生死教育中,揭示靈魂經歷「生」與「死」的深刻過程。相信藉由發表人的分享,將帶領同奮更深入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與價值。
●馮凝瓊諮詢委員優雅擔任大會司儀,與下午第二場研討會的主持人。(2024.11.30)
‧追本溯源—上承聖境下貫幽冥澤被蒼生
●張敏肅副研究員細說「從歷年聖訓來看天安太和道場教壇無形組織之沿革歷程」,鼓勵同奮以有形奮鬥之力配合無形運化,以達善濟幽冥、陰安陽泰之功。(2024.11.30)
本場次由天帝教天人親和院張敏肅副研究員發表,題目為「從歷年聖訓來看天安太和道場教壇無形組織之沿革歷程」。敏肅研究員指出,約在民國79年時,一炁宗主觀察氣運示意本師世尊速建天安太和道場–天安太和寶塔,並推濟佛祖為塔主,地藏王菩薩為副塔主。是年本道場無形組織作為「收魂修靈超拔」之法壇,已開始「陰超安魂」的運作。
民國80年時,地曹「撫靈堂」的「引魂辦事處」作業移至「天安太和道場」。同年經無形會商帝教成立靈位寶塔決定命名「天安太和寶塔」,塔主正式由濟佛祖擔任,副塔主由地藏王菩薩榮任。
民國83年時,「天安太和道場」已成立無形的「濟祖殿」,殿主─南屏濟祖、副殿主─地藏王菩薩。民國86年初,坤元輔教的封靈「首席承天一炁玄君」榮任「濟祖殿」總護法。同年6月8日,坤元輔教的元神「首席承天智忠玄君」證道回天。
應元地曹靈域,最早由「一炁宗主」建制「廿字講堂」,再創建天曹之「蓮花聖境」。坤元輔教「首席承天智忠玄君」證道回天後,奉命籌建「清涼聖境」,並主持天安太和道場(地曹道場)「陰超陽薦,濟渡幽冥」的特殊任務。
民國91年,天安太和道場成立無形「清涼殿」,並以「清涼殿」運化為主,「濟祖殿」為輔,此時「天安太和道場的無形組織」:
1.「清涼殿」殿主:清涼聖母;副殿主:首席承天智忠玄君、首席承天一炁玄君。
2.「濟祖殿」殿主:濟佛祖;副殿主:地藏王菩薩。同年7月,「濟祖殿」正名為「同濟殿」。
民國96年初巡天節聖訓中頒布「清涼聖境」擴編,「蓮花聖境、清涼聖境」從第七天調整編制於第九天天界,由一炁宗主與首席承天智忠玄君共同主持。民國103年初巡天節,坤元輔教「首席承天智忠玄君」完成金闕極子別院修煉, 上帝敕封新天爵「慈恩聖母」。民國103年1月25日巡天節公布新的「天安太和道場無形組織」:
1.「清涼殿」殿主:慈恩聖母;副殿主:首席承天一炁玄君;總護法:文殊菩薩。
2.「同濟殿」殿主:一炁宗主;副殿主:南屏濟祖;總護法:地藏菩薩。
民國109年8月22日,在本師世尊「極初大帝」的聖訓中,同奮須謹記:地曹道場(天安太和道場)以「應元地曹主宰一炁宗主」位居最尊,主領地曹道場。
●高緒含副院長(天人炁功)講述「天帝教靈體學初探談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呼籲同奮從肉體的假我擺脫出來,為「真我」修持回歸宇宙而奮鬥永不止息。(2024.11.30)
‧生死教育—借假修真找回真我回歸宇宙
本場次第二位發表人,由天人炁功院副院長高緒含講述「天帝教靈體學初探:談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他根據《新境界》、《天人文化新探討》二書介紹人經歷生與死的歷程。副院長說,
死,是人肉身死亡後,和子脫離電子體。
大部分的和子都將經歷「靈性意識停滯」、「靈性意識甦醒」及「道德意識審判」這三階段及旋風軌道淨化的洗煉,才能與整體「靈系」、「靈族」意識交流,討論該和子此生種種得失、功過,再決定該和子後續三個方向進行─留在「靈界進修類」、「暫享福報」及「轉世投生」。這是和子脫離肉體至重新投胎之前所經歷的過程,生前的功德與修持,對於下一世的輪迴轉世方向,有著極大的影響。
生,是和子有了投胎轉世的意願之後,即將進入投胎轉世的階段。
當和子要投胎轉世之時,和子進入電子體(和子引合電子)的過程,聖訓亦做過簡要的說明,從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到胎兒出生,和子進入電子體的過程中,無時無刻皆有「宇宙意識能量流」的參與其中,靈系、靈族與守護靈等也不時地做意識能量的交流,從而證實「無形運化有形」的宇宙定律。
●緒含副院長、敏肅副研究員和現場同奮進行雙向交流。
人若能看清生死,從生死之間超脫出來,認識到有個「真我」在其中,而這個真我才是生命的主人,從肉體的假我擺脫出來,為「真我」修持回歸宇宙而奮鬥永不止息。
隨後進行綜合座談,進入「閉幕式」的尾聲,由呂緒麟院長、張緒疏主委、顏光鬥副主委及馮凝瓊諮詢委員擔任共同主持人。在熱烈的交流中,一位同奮分享了自己伴侶對母親逝世無法釋懷的痛苦。呂院長對母親在孩子生命成長中的深遠影響表示肯定,並分享了自己面對母親逝世與兒子自殺的心路歷程。院長談到,如何在醫療與宗教的力量支持下,將傷痛轉化為心靈的力量,並鼓勵在場的同奮,運用教內的力量與心靈關懷,幫助這位同奮走出母親逝去所帶來的深刻傷痛。
「第一屆天帝教生死學研討會」在天人研究學院呂緒麟院長承諾將於明年籌備設立「天人生命研究所」,以培養天帝教專屬的人才,讓更多同奮能夠深入瞭解生命的本質,擁有健康的身心,並活出生命的尊嚴中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彰顯了天帝教在靈性修行與社會關懷中的核心價值,進一步推動生死學的研究,啟迪靈性成長,並為生命的圓滿與尊嚴開創了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