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汽車產業榮景真的被中國擊潰了嗎?(第23講)
宋興洲 2025-01-15 10:30
宋興洲
編按:國際局勢詭譎多變,與本教「救劫使命」息息相關,自466.467期起,特邀前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宋興洲教授,開闢「興仁光洲月話」,針對國際政經局勢、兩岸發展予以分析,冀使同奮瞭解掌握整體發展趨勢。
2024年11月29日,日產(Nissan)汽車宣布:自己即將倒閉,還可以支撐的時間只剩下12至14個月,必須有新資金注入,日產汽車才可以繼續營運。不過,日產另外找到了活路,也就是,與別家公司抱團取暖(比喻互助協作、積聚力量共度最困難時期)。其實,遇到和日產相似問題的不只一家汽家公司。
12月23日,本田(Honda)和日產汽車宣布正式啟動合併,大體框架已經敲定,開始磋商細節問題,預估6個月內可以完成所有細節對接。而日本的三菱(Mitsubishi)汽車也想一起合併,正在緊急協調。主要協調合併後股權怎麼分配等大體框架,預估明年(2025)年初會決定是否參與合併。
抱團取暖共度寒冬
按照三菱汽車本身的經濟情況而言,一同合併是大概率的事情,畢竟,現在協調的只是合併後股權分多少的問題。當合併消息傳出後,日產汽車的股價大漲,本田汽車的股權也大漲。根據股價上漲的情況來看,市場認為,合併這種行為對本田和日產來說都是大利好。
為什麼合併會同時利好日產和本田?既然合併是如此利人利己的行為,但又為何這兩家汽車公司之前經營了幾十年都不用,非到破產邊緣時才用?事實上,合併並不是什麼點石成金的魔術,一加一大於二是極其罕見的情況,並非市場經濟的常態。日產和本田之所以可以做到一加一大於二,是因為他們情況特殊。
在中國市場用盡了價格戰手段後,日產和本田已經把自己的純利潤幾乎都用光了。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銷售量下滑的情況。2024年前10個月,日產全球銷量277萬台,和去(2023)年持平,但中國區銷售量同比下降了10%,只銷售了55.8萬台。雖然看起來只是中國區銷售跌了一些,全球總銷量沒跌,但在日產高層看來,情況並非樂觀,因為已經沒有繼續降價的空間了。而這樣還是出現了銷售量下滑的情況。
本來汽車行業的零部件供貨價和採購量呈直接正比關係,銷量越低則成本越高,成本越高則銷售最低價越高,則銷量越低,然後惡性循環。虧錢賣固然可以,但日產帳上已經沒錢了。在維持目前價格的前提下,帳上資金只能撐14個月,所以不可能虧錢賣,因為已沒那個本錢了。以前的盈利都已經分光了,日產帳上沒留多少現金。
而那個看似拯救的本田汽車,其實並不是拯救者,而是一起和日產抱團取暖的。2024年前10個月,本田汽車全球「產」量僅313萬台,為去(2023)年同期的91%,中國區情況更糟,「產」量僅為去年同期的65.5%。也就是,生產出但未必能賣出。而日產則是「銷」量,所以本田的「產」量減少幅度比日產的「銷」量減少幅度還要嚴重。本田的情況比日產還要惡劣得多。光中國區,本田就減少了約50萬輛產能。所以並不是本田去救日產,也不是日產去救本田,而是兩家組成了一個失敗者聯盟,抱團取暖,試圖再苟且一段時間。至於三菱情況也是類似,面臨倒閉邊緣。
合併求生困局難破
為何聯盟之後就能自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規模效應導致的零件供貨價。日產和本田現有的生產成本是依託於現有的零件供貨價而製定的,售價已經打價格戰打到極限了,再打就要虧本了。在價格無法繼續下降的同時,一旦銷量下滑,零部件採購量就必然下滑,供貨商要求的供貨價就必然上漲。在售價無法提升的前提下,供貨價上漲也同樣令人致命。日產有這個問題,本田也有這個問題。
但如果兩家合併在一起,兩家都把車型改一改,零部件盡可能的通用,零部件的採購量就可以合併在一起,至少在短期內,零部件的價格不會因為自己的銷量下滑而上漲。按目前的售價繼續賣,頂多是不賺錢,但至少不虧錢,企業還能運轉下去,還能繼續存活下去。而且合併之後,兩家的新車型研發也可以合併在一起,可以節約大量的研發經費。如果能研發受到市場歡迎的新技術,那也許還能存活。如今合併出現了以拖待變的可能性,所以兩家的股價都出現了大漲的情況。
不過,日產和本田的合併只是以拖待變,是在自救,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這也有可能奇蹟發生。但歷史上概率約等於零。因為日產和本田並不是敗於燃油車,而是敗於電動車,是被「降維打擊」(指全面輾壓性的打擊,比如智慧型手機跟傳統通話用手機功能上不是同一個維度,市場當然就被智慧型手機輾壓,傳統手機根本無法對抗)。至於另一個汽車大廠豐田(Toyota)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豐田在中國市場也是大敗虧輸,只是憑藉美國市場的貿易壁壘保護才苟延殘喘。而川普也已明確表示,美國汽車市場是美國人的市場,不是中國汽車,也不是日本汽車。
自主突圍技術為王
而在曾經全是合資車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中國自主品牌的乘用車份額突破60%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日系三巨頭的單月銷量總和都不及比亞迪(BYD,成立於2003年,2022年3月後不再生產燃油車)一家。在出口方面,中國汽車即便在美國層層布設的貿易壁壘中,銷量也在節節增長。2021年,中國超過南韓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出口國;2022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202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2024年前10個月,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內銷1,384萬輛,外銷接近500萬輛。而在之前,中國市場每年的2,500萬輛總銷售量幾乎全是歐美日韓汽車品牌的,自主品牌銷量接近零,外銷更是接近於零。有時候歐洲車在中國銷售更多,有時候日本車在中國銷售量更多,偶爾美國車也能在中國引起高度關注。但這都是外國車,只是和中國合資生產而已。
如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內外量達到了1,800萬輛,這就代表歐美日韓的汽車,銷量要減少1,800萬輛,無非就是誰減少而已。畢竟全球汽車市場的總成長量,遠遠沒有1,800萬輛那麼多。所以不只是日本汽車撐不住了,歐洲汽車也撐不住了。德國大眾(Volkswagen)汽車和勞工代表談了3個多月,談判結果是不關閉大眾工廠,但裁員3.5萬人,並在德國減少70多萬輛汽車產能。
中國汽車為何如此耀眼能把日產、本田、大眾這些國際超級巨頭車企業逼成這樣?幾十年前,中國和外國合資生產汽車時,是為了市場換技術,但幾十年的運行下來,市場是給出去了,但技術卻沒換來。合資公司幾十年來都是這個樣子:技術和研發都是外國車商負責的,中國只是一個生產車間,負責分一半利潤而已。但如今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不合資也不靠外國的技術援助,造出來的車鋪天蓋地的向外賣。為了向海外賣車甚至還特地造了幾艘大海船,專門給自家車企運車。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一定是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道路,靠合資永遠沒有前途。
競爭淬鍊優勝劣汰
一開始不行,一開始允許合資,是因為這種自主道路需要積累太多,需要的時間太長,先引入外國車至少可以分一點利潤,也可以把消費市場培育起來,把零件生產廠家培育起來,這會大大加速自主車的積累速度,然後還有殘酷到極致的廝殺。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中國自主汽車把歐美日韓的車打到了快破產的邊緣。但實際上早在這一天之前,中國的自主汽車品牌早就把大量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給打破了,也就是中國國內的各類汽車品牌互相競爭比鬥,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優勝劣敗,活下來的自主汽車品牌是極少數,大多數則是失敗關門。
今天席捲中國市場並攻向海外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都是屍山血海廝殺出來的。中國汽車的突然崛起,就是因為電動車給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由於新領域是全新的,技術專利壁壘少,只要給一個公平競技的機會,中國產品可以把外國產品比下去,打得對手毫無還手之力。
中國自主品牌的產品就是在國內如此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並向海外市場拓展。例如,中國市場全是中國的電視機,甚至日本市場都在賣中國電視機。如今的日本市場所銷售的電視中,40%為海信(成立於1969的中國綜合企業集團公司)產品,10%為TCL(位於廣東惠州的電子、電器製造企業)產品。日本索尼(Sony)電視佔比為9.7%,松下(Panasonic)電視比為9%,兩者合起來還不到20%。獨霸日本市場的海信電視,總部為中國青島市,而TCL電視,總部為中國惠州市。
日車困境難見曙光
除電視機外,日本最近還在狂買中國晶片。中國製造的28mm(毫米)以上製程的成熟晶片,不僅產能充足,而且性價比一流,比日本製造的同規格晶片要好得多。於是許多原本在中國銷售日本晶片的貿易公司搖身一變,改成了從中國進口晶片賣到日本。在日本排名前五名的晶片銷售公司,今(2024)年都大量開始從中國進貨,在日本市場進行銷售。今(2024)年前11個月,中國對外銷售的晶片雖然都是28mm以上規格的,但貨值已經超過了1兆人民幣,成為中國出口創造的主要產品之一,成為全球晶片出口國最大國。以晶片數量論,中國是絕對的世界第一國。以晶片金額論,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國,前三季出口金額為1,153億美元,第二名南韓出口晶片金額為1,024億美元,第三名日本出口晶片金額為204億美元。
不僅是汽車和晶片,2024年1月到11月,中國還出口了5,678萬台空調,同比增加28%;出口7,397萬台冰箱,較去年增加20.5%;出口3,000萬台洗衣機,同比增加13.8%;出口液晶電視1億台,較去年增加10.9%;以上這些都是中國海關公佈的公開數據。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家電產品都算上,2024年前11個月,中國家電的出口總量已經達到了41億台,同比去年增長了21.3%。其中光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這種大型家電也有2.5億台,小家電也有40億台。中國出海銷售家電的單位是億台,數量頗為驚人。
總之,日本三大汽車,日產、本田和三菱,如今面臨困境,想以採取合併方式突破改善,無疑仍為困獸之鬥。但關鍵不在燃油車,而在自動車!中國歷經多年痛苦經驗,在創新、新思維及彎道超車的機會下,經過國內自相廝殺的競爭,最後只剩少數自動車企業異軍突起,傲視群雄!相對之下,日本的燃油車走向末路,也是其來有自!
1.參考資料來源:https://libattery.ofweek.com/2024-12/ART-36008-8130-30654168.html
2.參考資料來源: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2-18/doc-inczwchz79230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