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馨香開百代 坤德流芳傳千秋
資料提供/始院坤院、黃敏思、黃敏原 2025-06-15 09:25
114年坤元輔教證道28週年追思活動(上)
資料提供/始院坤院、黃敏思(始院坤院顧問)、黃敏原(天人親和院處長)
整理/編輯部
照片提供/吳靜聘
溫暖五月天,薰風輕拂,生命如夏花般燦爛盛開。在這深情的季節裡,萬物有靈,滿懷感恩。世界各地的鄉村花田間,康乃馨朵朵綻放,滿載愛意與敬意,向偉大的母親獻上深深的祝福。《詩經》中的萱草花,灼灼其華,盛開在華夏兒女心靈的北堂前,感念慈母生我、育我之劬勞。
五月,是緬懷母愛的時節,天帝教以「慈恩節」、「坤元日」,先後紀念坤元輔教「人間之母難日」與「證道日」,藉此追思其坤德懿範,弘揚母性光輝與救世救人、濟幽渡冥之大愛精神。
今時,民國114(2025)年5月25日,由始院坤院主辦,臺中初院承辦,天極行宮坤院與中部教區坤院協辦,在天帝教人曹道場天極行宮三樓大同堂內,隆重舉行「乙巳年坤元日俎豆馨香開百代 114年坤元輔教證道28週年追思活動」。坤道姊妹們齊聚一堂,以敬仰坤德懿範、感念慈母恩輝之心,共同追思坤元輔教證道二十八週年。
坤元懿德山高水長
●1/馮凝瓊同奮(天湖堂教務專員)擔任「坤元日-俎豆馨香開百代」追思活動主持人。(2025.05.25)
●2/蕭敏堅樞機使者(左一)與黃靜賀執行長(右一)頒贈感謝狀,感謝凝瓊同奮(左二)為追思日主持,使得現場追思溫馨而感人。(2025.05.25)
清晨,行宮三樓大同堂內,伴隨著和緩輕柔的音樂旋律,「坤元日」追思活動正式展開。由天湖堂教務專員馮凝瓊同奮擔任大會主持,她以知性溫婉的嗓音深情朗讀〈坤元輔教追思文〉:「在不同救劫弘教時期,您有不同尊稱—智忠夫人—師母—坤元輔教—慈恩聖母,彰顯您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日愈重要……」朗讀聲中,一幕幕坤元輔教奮鬥史實如畫湧現,引領同奮沉浸追思,為坤元日活動拉開序幕。
朗讀追思文後,由始院坤院執行長黃靜賀登台發言,與坤院各地姊妹親和互動。她深情表示:「坤元輔教是我們至親至敬的坤師。我們每日誦經,誠心祈願坤元輔教慈恩聖母慈悲接轉,願以此真經功德迴向……」隨後,執行長從天人兩道談起師母一生的奮鬥精神。並轉達光慧掌教的關懷——由於近兩日適逢花蓮港掌院喬遷暨安殿加光,無法親臨坤元日活動,特捐贈新臺幣兩萬元予始院坤院,以表達對坤元輔教深切的敬意與追思。
本次「坤元日」活動原定由首席使者親臨致詞,惟因行程調整,由陸光中樞機使者代表陳光理首席使者致詞,並與在場同奮親和。
致詞中援引本師世尊詩文內容,從《清虛集》中的〈梅花吟〉、〈贊辭〉與《日記》摘錄,深刻傳達師尊數度發至內心闡揚師母・坤元輔教的厚德義行,感念坤元輔教一生以「承擔、成全、不爭」精神,襄助自己復興先天天帝教,挽救三期末劫。師尊曾言,若非坤元輔教無怨無悔地付出,今日將無三期末劫扭轉乾坤的一線生機。樞機勉勵大家在「坤元日」緬懷師母的同時,更要薪傳坤元輔教「濟世濟人」之坤德精神,共同攜手再創救劫弘教佳績,方能不負師命。
●豐東國中管樂團學生,以法國號演奏多首樂曲,美妙音樂豐盈聽眾的身心。(2025.05.25)
永銘坤元尋根溯源
法國號明亮音色在大同堂內悠揚響起,此時豐東國中管樂團學生,青春稚嫩的臉龐上,目光炯炯,認真為現場同奮演奏〈米老鼠進行曲〉、〈小白花〉、〈老爺爺的時鐘〉、〈普世歡騰〉、〈鐵達尼〉、〈小小世界〉、〈G弦之歌〉、〈Heigh-Ho〉、〈牙馬加假期〉九首樂曲。
音樂欣賞結束,迎來了兩場溫馨專題演講,是今年「坤元日」追思活動特別安排的「永銘坤元系列」。經由資深坤道同奮親和分享,親炙一代坤師懿德風範與尋根坤元輔教故鄉,讓在場同奮更深一層認識我們敬愛的師母・坤元輔教。
永銘坤元〜師母之精神傳承
第一場專題演講「永銘坤元——師母之精神傳承」,特別邀請到天人親和院秘書處黃敏原處長擔任主講人。敏原處長是天帝教傳訊使者,於民國82(1993)年1月25日,天運壬申年十一月九日午時,蒙 上帝御示敕封天爵「清虛勝筆」,亦曾擔任坤院之梅莊副莊主與菊莊莊主。
●天人親和院處長黃敏原,於天極行宮三樓大同堂,主講「永銘坤元——師母之精神傳承」,分享許多與師母相處的點滴回憶與珍貴歲月,傳達師母的精神風範與教誨智慧。(2025.05.25)
在主持人凝瓊同奮溫馨的介紹下,敏原處長身著典雅的粉橘色中式長衫,搭配黑色長裙,舉止端莊,神情溫婉,於臺上娓娓道來與師母相處的珍貴時光。她深情回憶,師母時時感恩上蒼、仙佛對家人、弟子的護持;對於師母竭盡心力為弟子「解冤釋業」的悲憫之心深受感動;師母宛若自家慈祥祖母般,真心關照、教誨著同奮,尤其注重弟子的儀表,因為那代表著師尊、師母對門人弟子的調教與期許;而師母惜物、愛物、勤儉自持的身教,更深植人心,令人動容。敏原處長娓娓分享師母駐世時的點滴,字句中流露出深深懷念之情,其中最令她動容與感佩的,是……
‧慈母擁抱溫暖內心
敏原處長深情回憶,那是「第一期天人交通班第一階段」閉關期間,在天極行宮上課後,師尊第一次將自己帶到師母面前。師尊老人家對師母說:「她是個沒爹疼的小孩,很乖巧……妳要好好待她。」師母聽後,當即舉起手,調起掌光,我當時不明白師母究竟在做什麼,只見她凝視掌中光影,隨即目光轉向我,滿是慈愛與疼惜,柔聲說道:「好乖!好乖!沒關係,沒關係!」接著,師母給我一個很溫暖的擁抱,心頭忽然一熱,兩行淚水不由自主地滾落。自此,師母一直很疼愛我,如同對待自家小孫女一般,把我疼在心裡。
‧刻不容緩解冤釋業
我參加「第一期天人交通班第二階段閉關」與「第二期師資高教班」同時閉關,發生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有一對同奮夫婦平日非常奮鬥,熱心辦了很多天帝教大型活動,如「送愛心到蘭嶼」、「愛心園遊會」等。然而,妻子在臨盆生產的過程中,突遭邪魔干擾,意圖奪走胎兒性命。原來,夫婦一方的祖父輩昔年無心之舉,曾經開設舞廳,間接導致許多家庭破碎、妻離子散,因而結下很多冤親債主。
我至今仍記得,當消息傳來,師母神情驟然凝重,立即上光殿處理。同期閉關的同奮得知狀況後,紛紛自動發起誦誥搶救。師母表示,若要轉化無形干擾,必須先為當事人解冤釋業。於是,師母焚香默禱,誠心與無形協調、談條件,懇祈寬宥。隨後指示同奮趕緊聯繫醫院了解最新情況。
原本奄奄一息、面色發黑的小嬰孩,眼見就要氣絕,卻在那一刻奇蹟般地恢復生命跡象。當師母得知孩子已成功度過生死關卡,方才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師母對於「解冤釋業」的使命感,是如此堅決與迫切,分秒必爭、全力以赴,真正展現了一位以身護道、慈悲為懷的聖者風範。
這場演講內容溫馨而深刻,真切勾勒出一代坤師的音容風範與精神風骨。敏原處長在回顧中,簡要歸結師母在挽救三期末劫中的重大貢獻,並清楚闡述坤元輔教慈恩聖母的靈系,包括原靈—「清涼聖母」、「文殊菩薩」,以及封靈—「孝字主宰智靈覺道顯仁元君」、「首席承天一炁玄君」,進而介紹現今慈恩聖母位居無形天界職掌的清涼聖境之組織。
處長娓娓道來,啟發同奮更深刻地體認:師母一生無怨無悔為蒼生奉獻,歸證後仍以大慈悲願「永超清涼、濟渡幽冥」,持續護佑有情無情,普施慈恩,其所展現之超然大愛襟懷,正是天帝教坤道同奮敬仰學習的最佳典範,更是修道濟世道路上永恆的光明引導。
●蕭敏堅樞機使者(左一)與始院坤院執行長黃靜賀(右一),感謝天人親和院處長黃敏原(中間)為同奮帶來一場深具感動與啟發的演講。(2025.05.25)
尋根〜再訪坤元輔教故鄉常州
第二場專題演講「再訪坤元輔教故鄉常州」,特別邀請到始院坤院顧問黃敏思,師母的長孫媳,李光光樞機使者的夫人。
敏思顧問甫一上台,凝視著師尊、師母的合照,緬懷地說:
我以師尊、師母長孫媳婦的立場,感謝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在今天的活動中,除了師母法像,還有師尊師母的合照。師尊師母一生相伴偕行,相互成全。師尊剛中帶柔,從不吝於表達對妻子的尊敬與感謝,是乾道該學習,坤道該反思的。
師尊在民國68年正宗一期時,就說:「沒有師母,就沒有今天的我。」天帝教復興以後更常於課堂上對同奮說:「沒有師母,沒有我,沒有天帝教復興。」我因此想讓大家從另一面思考,是不是也可以說:「沒有師尊,就沒有師母,沒有天帝教復興。」。
隨後,敏思顧問詳實為同奮們講述天帝教尋根之路的歷史脈絡。她與同奮分享:天帝教尋根源自本師世尊,當年寫〈敏思阿姨說故事〉專欄時,曾先後與師尊、師母,及維生、維公、維光、維剛四兄弟談,因而瞭解師尊心靈的故鄉是「西嶽華山大上方」。
她指出,尋根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最初是師尊的家人踏上在歸鄉路。
二、自民國81年起,開始有教內同奮參與(以後就陸續有自發組織動員)。
三、熊敏瓊同奮自發地在上海、蘇州、常州探尋師尊、師母生命足跡,進而邀教史委員會同奮們攜手深入探訪。
●始院坤院顧問黃敏思於天極行宮三樓大同堂主講「再訪坤元輔教故鄉常州」,詳實闡述天帝教尋根之路的歷史脈絡,並溫情勉勵同奮深入了解教史中的師尊與師母。她鼓勵大家親身走訪尋根之地,腳下每一步都會有與師尊、師母心靈相通的親切與感動。(2025.05.25)
‧師尊家人重返華山大上方與上海蘇州常州故里
民國76(1987)年12月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兩岸親人近四十年音訊隔絕的門被打開,民國78(1989)年師尊家人踏上歸鄉路:
1月1日,長孫光光遵祖父(師尊)之意,於完成雲南賑災後飛抵西安;2日,登華山大上方,同行的有聯合報記者陳春木(後皈宗,道名緒播)及2位華山地陪。當時,賴以攀登上大上方的鐵鍊,已腐朽毀壞嚴重,兩人於攝氏零下、冰雪堆積的寒冬,在地陪指引下,手抓著雜草、腳踏著不足前腳掌大小的石壁凹洞,艱難地攀爬上近90度陡峭山壁,登上荒煙蔓草叢生的大上方。
師尊在瞭解大上方鐵鍊狀況後,曾指示:同奮不得輕易去大上方。
同年5月,長子維生樞機在陳光始、陸光中同奮及地陪陪同下再登大上方,攜回泥土與水,師尊將之灑埋於鐳力阿道場清虛妙境五葉松下,象徵與華山道脈相連。
5月19日,師母在親友陪同下由香港轉機,重返上海、蘇州、常州,探視親人故友。6月3日由上海飛香港轉機,傍晚返抵家門。
‧同奮尋根登華山大上方
民國81(1992)年8月26日,海峽兩岸宗教學術會議於西安結束後,光光、趙光武先行華山,瞭解民國80年年初,陝西地方幹部為了彌補年前與我方協談失敗,並向中共中央交差,花費了18萬人民幣,動員80位工人,以三個月時間重點修護了自莎蘿坪到大上方玉皇洞前的登山步道、石階、鐵鍊,從此上山無問題。
27日,14位同奮(乾道9位、坤道5位)夜宿玉皇洞,次日,由維生樞機帶領認識大上方。
‧熊敏瓊偕教史委員會同奮展開追尋師尊師母足跡
民國94(2005)年,熊敏瓊同奮出心、出力、出錢,展開追尋師尊師母足跡。從上海漸及蘇州、常州、南京,西安;並邀林月開、蔡光思、黃敏思、林靜存等教史委員會同奮偕行,看著地圖,邊走邊詢問附近老人、城管查證。
民國百年8月,敏瓊請2位陸籍專業攝影,由敏思、王武嚮導登華山北峰、大上方;並請專人繪製〈大師生命地圖〉,民國103(2014)年完成,民國104年再確定,維生先生所著紀念師母的《智水源流濟剛柔》一書附錄之。
●陸光中樞機使者(左一)與始院坤院執行長黃靜賀(右一),感謝始院坤院顧問黃敏思(中)為同奮深入講述天帝教尋根歷史。(2025.05.25)
‧民國114年4月敏思再訪常州、上海
(一)師母過氏祖宅:常州市嘉宏「江左風華」(鐘樓區泰安里31號)後方。
祖宅原址為江蘇省常州市西直街。如今與附近整片地,已拆建為占地29000平方公尺之豪華巨宅,名為嘉宏「江左風華」,師母祖宅位於其後方,距運河不遠,約百公尺。
◆交通資訊:
1. 搭高鐵到「常州站」。
2. 從「常州站」搭Taxi;或搭地鐵1、2號線到「文化宮」,再換乘Taxi,目的地為「江左風華」近運河處,或安陽花苑公車站。
(二)師尊師母去西安前上海故居:淡水路229弄1號
目前,門前已築起一道圍牆,無法看明門牌。未來同奮尋根,憑地址及外觀照片;房舍若拆,站在淡水路,面向復興中路,距路口不到70公尺處,對街是淡水路266弄。
◆交通資訊:
地鐵1、14號線黃陂南路站1出口,左轉沿淡水路前行,過自忠路後,注意有圍牆之房舍。
(三)師尊民國23年參加開導師訓練班百日閉關處:山東會館,現址:
上海市黃浦區自忠路455號。
從師尊故居到山東會館,步行約5分鐘,足見師尊為宗主舉辦的百日閉關選擇地點時,兼顧人道,若有需要,可及時照顧老母親與妻兒等至親。
◆交通資訊:
同上述搭地鐵至黃陂南路,1出口,沿淡水路走到自忠路時,先過馬路,再右轉前行至近重慶南路高架橋,現址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小學。
(四)師尊師母來臺前暫居地:大上海飯店,上海市黃浦區天津路423號。
目前,僅存邊門,標明天津路單宿,銅牌上有鐵路局標誌。
◆交通資訊:
地鐵2號線南京東路站1出口→右轉(西行)→山西南路→天津路423號。
演講尾聲,敏思顧問溫情地鼓勵同奮,先了解教史上的師尊、師母,再走訪尋根,將是非常生動的文化旅程。因為,無論流轉多少歲月,你腳下的土地,師尊、師母走過,心中隱隱然會有與師尊、師母心靈相通的親切與感動。
●1/天聲合唱團團長鄭敏籟老師於坤元日追思活動中擔任伴奏。她始終堅信音樂弘教能超越人我藩籬,傳遞真摯情感,並以一生奉獻之心,專注以音樂弘揚天帝教信仰與精神。(2025.05.25)
●2/台灣省掌院「天聲合唱團」於坤元日獻唱一連串動聽經典歌曲,勾起大家心中思念、感動、溫馨的情感,獻唱致敬我們的師母–坤元輔教。(2025.05.25)
●3/呂淑眷老師擔任指揮,引導天聲合唱團演出經典歌曲演唱。(2025.05.25)
天聲悠揚思慕永存
今年坤元追思日壓軸演出,由鄭敏賴老師所帶領的臺灣省掌院「天聲合唱團」盛裝登場,合唱團以真誠敬愛之心,向坤元輔教獻唱美妙歌曲。曲目有〈美麗的梭羅河〉、〈寄語白雲〉、〈晚霞滿漁船〉、〈星月交輝〉、〈女人花〉、〈可愛的家園〉、〈河水〉、〈外婆的澎湖灣〉等經典歌曲,這些旋律交織出思鄉情感、親情懷念、為教奮鬥之道情,共鳴你我的心,同奮深深陶醉其中。
演出即將落幕時,全體同奮滿懷思念,齊聲高唱〈坤元輔教頌〉:「慈悲的臂膀,伴我師尊,上攀白雲,天涯同濟。您一生奉獻,無人無我,普濟幽冥……慈祥的顏容,我們感恩敬愛您」歌聲迴盪大同堂,真摯動人,凝聚著對坤元輔教的無限追思與崇敬。
在這三期末劫的關鍵時刻,我們有幸追隨師尊、師母,實是莫大福分。坤院姊妹們必定薪傳本師世尊與坤元輔救世濟人之精神,願以四莊─梅蘭竹菊之德,成為各教院最溫柔而堅實的後盾。願坤道姊妹們發揮母性的慈心與大愛,綻放心中的慈愛光輝,以溫暖的光與熱撫慰蒼生的心靈,照亮苦難之處,延續坤元輔教無私奉獻、悲憫濟世的宏願精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