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複訓班學員修道札記(二)

114年度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複訓班學員修道札記(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99期 » 114年度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複訓班學員修道札記(二)

李鏡南、陳大益  2025-10-15 10:00

文/李鏡南(臺北市掌院)、陳大益(天祿堂)

煉心淨靈 立願先鋒〜李鏡南(臺北市掌院)

  這次參加114年度傳道、傳教複訓班,我懷抱一顆赤心返歸家鄉。像稚子滿懷思慕將頭倚於 上帝膝前,訴說著深藏心底悄悄話,娓娓道出心中難以言喻之情感:

  親愛的教主 上帝,本師世尊、諸位先天大老、上聖高真,及乙巳年無形訓育組織,冥冥之中垂慈教化我們這一群幸運的學員。

層層洗滌澄明心鏡

  在天安太和道場內,每位學員秉持至誠至敬之心,依天人禮儀齊跪同濟殿上,俯首懇求 教主上帝暨無形訓育組織,諸位上聖高真垂憐,慈悲接納弟子的省思與懺悔。

  閉關學員們,以赤子歸家的心情,參與此次複訓班課程。如今,距離「先天炁養成期」圓滿出關之期,僅剩七日。

  余不禁反躬自問,省懺功夫是否徹底?歷經數日身心洗滌,自己究竟領悟多少 上帝的宇宙真道,進而真正覺醒天命意識,並勇於承擔起賦予傳道、傳教使者的救劫弘教之天命。

  自入關以來,是否常覺察身心靈的變化?是否恪守止語養氣、勤修學勤、參勤、服勤?是否時刻觀照起心動念,降伏私慾惡習,調和七情六慾?是否依師尊「去私心、存天理」的教誨,日日自省、自淨?

  誦誥祈禱的精神力量能否達至天人親和之熱準?尤其,置身光殿誦誥時,是否真能口誦心惟,將心力獻給天下蒼生,為世人祈福?是否已培養悲天憫人的胸懷,厚植性命雙修的功夫,提升天人親和,配合無形應化?是否發願立志成為救劫先鋒,追隨師尊「作宇宙先鋒」的宏願?

  面對逆境恐懼、委屈時,是否能察覺、面對、解決及放下負面情緒,從省懺中找回奮鬥的力量?在安逸順境時,是否仍警醒不懈,精進不怠,做到「毀譽不動心,順逆皆精進」?獨處時,是否仍能守心如一,不被我執、我慢與雜念困縛?

  無形訓育組織等上聖高真,諄諄教誨時時提醒我們,此階段以淨靈為主,金光加持,要求學員延長靜參時間,多下功夫。寡慾為止、潔慾為煉,止煉並進,適當止語養心養氣。

自省自勵感恩天恩

  何時方能真正達到「凡心死、道心生」之境地?

  然自省之下,入關以來,不知收攝心神,任由意念如脫韁野馬難已控制、肆意渙散。

  何時才能將心性煉得空明清淨,體悟「靜裡乾坤大」之妙意?唯有奮鬥不懈,循序力行三奮之道「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以修持身心性命之妙道,積極培功立德救世渡人,方能不負天命。

  時時調和「喜怒哀樂」,清心寡慾、導心順氣,讓心氣相配;善護己心、寡範己念;思無邪,心存正,不斷提昇正氣與熱準。

  感恩 上帝、本師世尊、諸位上聖高真的訓示與引領,感恩殿主一炁宗主、副殿主南屏濟祖、總護法地藏幽冥教主及慈恩聖母的慈悲照拂,感恩講師與輔訓團隊的無私付出,感恩志工同奮與家人的全力成全,使我能專心致志、心無旁騖閉關修持,功德圓滿。

  懇求親愛的 教主上帝,以及無形訓育組織,普照親和光、智慧光、奮鬥光,啟發弟子靈覺、堅定道心、信心不惑,勇猛精進、永不退轉。願弟子們順利完成本次複訓課程,提振熱準及帶著覺世興仁之救劫願力回歸各教院堂,成為弘揚宇宙真道的「救劫先鋒」。

放下得失 砥志精進〜陳大益(天祿堂)

  自民國86(1997)年先修18期正宗靜坐班結業後,歷經二十七載,於民國113(2024)年重返道場參與第15期傳教使者訓練班,而今(2025)年更進一步參加傳道、傳教使者複訓班。28年光陰倏忽而過,更覺使命在肩,不敢稍懈。

煉心修身開啟心窗

  這次參加閉關,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必須學會「放下」。放下並不容易,加上身體已不如從前,更提醒我要及時調心、調身。我常看到許多人拚事業、賺大錢,卻始終放不下;人走之後,留下的財產反成爭奪焦點,貪念滋長,倫理道德全失。因此,金錢與財產夠用即可。只是不少人難以做到,正如所謂「人間火宅」:人人有欲,一味追逐滿足,終究放不下。

  過去我在學校家長會擔任委員。大家看我肯付出、人緣不錯(酒量也行),拱我當會長,但我婉謝,改承擔主事。那時我還不到四十歲,想做點實事,便推動「自然養生班」:為期兩個月、共八週,還自備養生餐,開銷不小,剛開始也挨同奮不少責難。一開始大家叫我「大益」,中途有人半開玩笑喊我「那個死大益」,到後來又改口叫我「主事」。過程酸甜交織,卻是真心的快樂;因為弘教成績看得見,我也因此連續擔任三任主事,如今已順利卸任。

  卸任後,心裡難免有些失落;但我明白教堂屬於天帝教、非我所有,於是學習放下,並參加閉關。閉關期間,我把功課集中為打四坐、誦三誥,課程則著重教義的延伸;經典多在修心養性,配合四坐與誦誥的煉心,再加上仙佛加持,讓我感到心門漸開,念頭通達,較能看得開、長智慧。對教職高低也不再執著;過去心中的一些不滿,亦在閉關中慢慢化解。

離塵洗心勘透生命

  剛報到閉關時,還與天安專職有說有笑;約至第十天,再見專職,竟有如身處兩界之感——彷彿被金光所護,安住清淨之境。關內平日不自覺,只見與同學整日打坐、讀書、誦誥、服勤,自己在無聲處漸漸轉變。此次閉關,蒙仙佛照護,以金光、神光調靈調體、改造身心,使我們得以續積功德、自新向上。

  參加第15期閉關出關後,再見昔日同學、同事,竟似身在兩界。他們多以「享受人生」為念;若無命作本,縱有萬般享受,又從何談起?我帝教所志,在於培功立德、清心寡欲;心清欲簡,身心自可調暢而健。兩相比較,諸位同奮願擇何道?

修德培功上報天恩

  人生要自己作主;先自定志,家人才能認同與支持。修行不可臨時起意,必須立下目標,訂好時間表;也不可倉促辭職,當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如此人生方能更幸福、更美滿。我由衷感謝內人凝豐的支持,照顧家務與父親,使我得以順利閉關;亦感謝無形仙佛的護佑指引,令我能下定決心。並感謝天祿堂諸同奮的相助——有些同奮已回歸自然,仍銘記於心。

  人若一生順遂、少有考驗,往往難起閉關之念。出關之後仍須面對現實,但心境已不同,觀事自然有別;當放下自我,多服務教院,培功立德,方不負仙佛、父母、家人與同奮。

  此番出關,感覺自己做到「光宗耀祖」。檢閱陳氏族譜至第二十四代,吾人修道。此次閉關有辦「解冤釋結超薦法會」,得以超拔先靈;所以閉關,對祖先、對自身,皆大有助益。

  (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