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貧窮問題的再省思
駐加拿大特派員 王增勇 1996-08-25 10:20
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
若問貧窮是什麼?一般人的最初反應通常是,貧窮就是沒錢,買不起需要的東西,換句話,貧窮是指物質上的缺乏,所擁有的無法滿足所需要的。但一個人需要多少物質才算滿足?這似乎又因人而異。同樣的錢,有人可以安貧樂道,卻也有人會直呼窮。學者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認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求生存的基本需求,如吃飯;若生存的需求滿足後,人會再追求安全感的滿足;再進而追求情感的滿足、愛的需求及自我的實現。因此,貧窮不僅是客觀物質條件的匱乏,更受主觀自身感受的影響。一個利欲薰心,貪得無厭的人,即使他擁有再多財富,他也不會滿足,或者學會與人分享及助人的心靈愉悅。物質上的貧窮固然辛苦,但精神上的貧窮往往才是更令人難堪。
「生活體驗營」的感受
大學時期曾參加一個名為「生活體驗營」的活動,目的是讓養尊處優的大學生實際去體會窮人的生活。我體驗的是平地山胞的生活,這一群山胞是住在中和的一家鐵工廠所建的員工宿舍。他們的工資極低,所居住的二樓公寓是以最簡單的水泥完成,牆壁上除了月曆撕下的海報外,完全沒有多餘的裝飾,直可用「四壁蕭然」形容。房屋內沒有衛浴設備,數十戶人家共用公共的廁所及浴室。物質條件可說僅可溫胞、蔽風雨罷了。儘管如此,這個貧窮的平地山胞村卻有著豐富的社區生活。為了歡迎我們一行來客,村子裏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頭目家中,不大的房子裏坐滿了人,一開始,先由一位年邁的長者以幾近失傳的山地語唱出迎賓曲,歌詞內容是長老即興為我們而編的。全村的人靜靜地聆聽那來自古老的傳統的語調,幽幽深遠的蒼老歌聲令人難忘,似乎訴說著原住民部落悠久古老的歷史,可惜能聽懂的人已是少數。在迎賓曲後,是另一位長老的教誨及頭目的報告,這是原住民部落集會的固定型式。從居民專注聆聽的神情及熱烈的參與討論,我深深感受到村子中豐富的人情交流及社區情感。當時,我強烈地感受到,在精神上他們是富有的,相較起來,在都市中成長的我就鮮少體會到這麼強烈的社區情感及歸屬感。忽然間,我成了貧民,羨慕著他們對彼此的關懷。
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淪喪
但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及部落組織也逐漸在強勢的主流文化中被標籤上「懶惰」「酗酒」「拜金」的刻板印象而淪為次等文化。原住民的下一代在成長過程中為了追求主流社會的認同,也排斥自身的文化、傳統,甚至對自我的認同。物質上的匱乏若再加上文化上的被剝奪,甚至社區認同的消失,那才是真正的貧窮。因為,如此一來,被剝奪的更是對未來的希望及自我存在的價值。
慾望不斷地被刺激與提升
台灣經濟成長的奇蹟固然普遍提升了人民的物質條件,但同時也刺激了人們消費的欲望。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唯有透過宣傳、廣告的方式,刺激大眾的消費欲望,市場經濟才得以發展。然而在欲望不斷提升的同時,人們只是不斷地消耗地球的資源,我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早已遠遠超過了我們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汰舊換新所產生的「垃圾」成了市場經濟不斷追尋成長的代價。欲望不斷地被刺激與提升,無法擁有足夠資源的人就有相對貧窮的感覺。在日漸以金錢及外在財富衡量人的今日社會,淪為窮者不但受限於其物質上的貧乏,更受制於社會的判斷與標籤,進而喪失其社會關係、文化認同及對自我的肯定。
台灣是富裕中的貧窮
反省今日貧窮問題,不得不使我們進一步反省,到底台灣社會追求經濟的成長是否過份盲目?除了物質條件的提升外,社會的共容、人與人彼此的尊重、關懷與互助是否更應成為我們在富裕之後去努力的目標呢?還是我們要甘於一位美國哥倫比亞教授形容台灣是「富裕中的貧窮:每個人汲汲於自我利益的追求,而忽略透過公共建設及公共投資去照顧身邊需要的人」的現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