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方」美景人間天上 洞穴貫神殿氣象萬千(上)

「大上方」美景人間天上 洞穴貫神殿氣象萬千(上)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05期 » 「大上方」美景人間天上 洞穴貫神殿氣象萬千(上)

樊光春  2009-08-15 12:15

 ●華山山頂煙雲飄渺,神祕色彩十足

  陝西省社科院道學研究中心主任樊光春先生秋覽華山「大上方」,撰文充為遊記,天帝教駐北京辦事處開導師李光光,邀約在《天帝教教訊》刊載,以賞未曾至此聖地朝聖之同奮。由於文長分為2期刊登。

  華山北峰之北,為白雲峰,峰下名叫「大上方」,〈華山誌〉記載,是唐代金仙公主修道的地方,又指出是明代劉伯溫棄官隱居之處(註)。

  2008年深秋時節,我在華山道教協會徐道長的陪同下,領略了「大上方」的風采。

絕壁千仞峰迴路轉

  由華山谷口南行,經五里關、希夷峽到達莎羅坪。徐道長指著對面的山峰,告訴我們〜「大上方」就在那上邊!

  抬頭望去,只見絕壁千仞,壁間灌木叢叢,峰頭雲霧繚繞,那裡有路?我們還在咋舌之際,道長已經帶我們跨過溪流,來到絕壁前。

  一條瀑布飛漱而下,瀑布旁邊是數十級石蹬,兩邊垂下2條鐵鏈。我們就要從這裡開始大上方的行程。

  於是,我面對冰涼的石壁,奮勇當先地迎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抓住鐵鏈,手腳並用,向上攀登。

  瀑布的水絲輕飄飄地灑過來,臉上涼颼颼的,腳下也覺得有些輕飄飄,只有2隻胳膊感受到,承受身體不斷提升的份量。

  領受了這個「下馬威」後,往上的路似乎覺得輕鬆一點,因為前面是山崖稍稍凹進的部位,所以顯得略微開闊,而且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橋橫在小溪上。

  跨過石橋,是一座小廟,額書「瑤池宮」3字,裡面有幾個道人。我們顧不得進廟瞻仰,沿著廟外的石階繼續上山。

  一道石峽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人工開鑿的道路,由於山體裂縫,極易產生滑坡,先人們就把裂隙開鑿成可供一人通行的階梯,頂上覆以石條,石條上再蓋上土。歲月悠久,石階磨痕歷歷,峽頂灌木成蔭。

 ●華山攀索之行

蓮峰一過路況險峻

  穿過石峽,左岸巨石欲墜,刻有「蓮峰」2字。我們腳下的「道路」至此又險峻起來,石蹬寬3寸,僅可容腳尖,鼻孔同石壁親密接觸,使人似乎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這種感受,在以後的2小時行程裡,我們不斷得到體驗。

  約莫到半山腰,右側的石壁鋪天蓋地般壓在我們頭上,暖暖的陽光從左後方照過來,岩石閃閃發亮。

  頭上3尺,現出一方摩崖石刻,上面是20幾個大字〜大宋周道謹文友重修唐時古道行建炎三年四月終功畢記。

  我曾經看到過有關這方摩崖石刻的介紹,現在看到實物真是覺得意外,因為這方摩崖石刻隱含了一段歷史的真實。

  石刻中所記大宋建炎三年,正是宋、金兩國在陝西一帶交兵的年份。

  建炎元年,金軍攻陝,次年佔領關中和陝北。當時,關中有一個義軍首領名叫趙宗印,率領數千名義士,配合宋軍主力,游擊作戰。後來,宋軍敗退陝南,義軍解散,趙宗印隱入華山當了道士。

關中落陷將軍歸隱

  趙宗印抗金的事蹟,傳到蜀中;陸游聽說後,十分感佩,專門把這件事記錄下來,並寫了五言詩《趙將軍》歌頌他:「我夢遊太華,雲開千仞青。擘山瀉黃河,萬古仰巨靈。往者禍亂初,氛寢幹太寧。豈無臥雲龍,一起奔風霆。時事方錯謬,三秦盡飄零。山河銷王氣,原野失大刑。將軍散發去,短劍斫茯苓。定知三峰上,爛醉今未醒。」

  趙宗印滿懷報國之志,最後不得已當了道士,同他一樣經歷者,當時可能不在少數。

  摩崖刻石的主事者,也是這樣的人。他們在金人已經佔領關中的情況下,還念念不忘大宋年號,愛國的抱負寄託於山石之間。

  自建炎三年摩崖往上,石蹬在絕壁間盤旋。若沒有兩側的鐵鏈扶持,加上石縫間的灌木壯膽,真令人膽戰心驚。

  即便如此,偶爾放膽回頭山下,莎羅坪道院園林清晰可辨,但看得人頭暈目眩。真要感謝維修石路的華山管理局,要是沒有這些新置的鐵鏈,我等恐怕是難覓「大上方」了。(待續)

 ●壯闊的華山

 ●華山寒冬雪路

 ●標示「大上方」防火點的石壁

  註:按劉伯溫第21代孫~劉德隅先生,於1976年所著《劉伯溫生平事蹟拾遺》記載,伯溫公是輔朱元璋功成時,在南京請准歸田,病發時啟程,回到紹興老家,即回歸自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