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第六倫」關係的建構芻議(中)

現代社會中「第六倫」關係的建構芻議(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08期 » 現代社會中「第六倫」關係的建構芻議(中)

徐光陽  2009-11-15 11:25

撰文:徐光陽 照片:教訊檔案資料

  除傳統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分別以「親」「義」「別」「序」「信」軌範外,「第六倫」群己間應繫之以「和」,而曰「群己有和」!

 

  如:桃園三結義、岳家軍、楊家將,又如被形容為心胸像海一般寬廣的成吉思汗,和他的結義兄弟(安答)們……,是可謂「生命共同體」!

  化疏為親,在佛家講即是廣結善緣;《論語》:「人問夫子,若為政何者為先?」夫子說:「正名」,即必先正定名份,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篇〉

  故要名正言順的化為一家人,必先在稱呼上定個名份;即在人倫關係網絡上,安排個位置,以容納成一家人。

  傳統的做法是:

一、序年齒。

  語云「相逢即是有緣」、「見面三分情」,既然有緣相見,傳統上尤其是同儕間,問年齡後,長於己者,就稱聲「大哥(姊)」,若小於己的即叫聲「老(小)弟(妹)」。

二、安名份。

  (一)、陌生地方:傳統以來,初到一地,問路於陌生人,不會冒然說:「喂!請問?……」,或仿西方稱呼:「這位先生(女士)……」

  雖尊重卻感到生疏、見外了;若對年紀大些的稱:「這位老(阿)伯請問?……」或「這位大叔(嬸)……」;對年齡輕些的稱:「這位大哥(姐)……」、「這位小哥(姐)、小弟(妹)……」等,稱呼上都已先化疏為親,化為自家人了。

  (二)、學習場所(學校):中國傳統上稱業師為「師父」,相對稱弟子為「徒兒」(屬父子倫);而傳統的師徒制,師生間經常是生活在一起,感情自然較親,有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同學間亦以年齡或入學先後,互稱「師兄(姊)」、「師弟(妹)」(屬兄弟倫);至今亦然,只易師為學,改稱「學長(姊)」、「學弟(妹)」耳。

  (三)、工作場所(職場):一般人習將工作場所稱做「大家庭」,稱職務上的首長為「大家長」;對此「家」中年紀較長者,稱「……老」,對稍長者稱「阿(我的)伯」或「……叔」、「阿姨」、「大哥(姊)」……。

  若身邊帶有小孩,遇到較己年長的同事,會讓孩子禮貌的稱呼對方:「叫爺爺(阿公)、奶奶(阿媽)……」「叫伯伯(叔叔)」、「叫嬸嬸(阿姨)」。

  對較年輕的會說:「叫哥哥(姊姊)」、「叫弟弟(妹妹)」……,名稱上已先容納做一家人了。

  工商發達的現代,除了農家,一天大部份時間都出門在外,有者或不得已要離鄉背井、到處奔波。

  而職務上的層級分工,可能造成階級隔閡,導致心理疏離;但事在人為,若能接上傳統「化疏為親」的禮俗,不因一味西化而流失的話,則在工作中,亦能如實享有在家的自在與溫馨感。

  工作場所若能化作一家人來往,語云「一日作,一日食。」得眾家人聚一堂並作而食,有時雖僅為五斗米,惟不失自在、復樂天倫!又何須另覓桃花源?

  故真正的「以職場為家」,不應是把人推出家去,而是把職場中人,容進家來!

 ●「正宗靜坐」第1期的徐光陽同奮

三、認義(乾)親:

  語云:「五百年前是一家」,既然是一家人,則當失散的家人有緣再聚,就需相認,以正名定份;傳統以來認(結拜、換帖)異姓父子(母女)、兄弟(姊妹),乃為平常之事。

  在前世今生,轉世輪廻中,形體蛻去,唯獨吾人的記憶、功德或過業帶著走;而在今生中失散多年的親人,一旦有緣重逢,自然會相認並恢復原來的倫常關係。

  然則,存在於吾人潛意識中,當往生熟識的親友,若有緣再相遇,則較不易相認;其實只是一個在較淺處的表面意識中,一個在較深的潛在意識裡。

  惟雖不易即刻相認,但多少似曾相識、有投緣的感覺,故若結為異姓義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就可使緣生關係接續調和發展,更加圓滿。

  但現代一般人習於五官與表面意識的接觸,對潛意識的感知,就較生疏與「模糊」;而欲得「清楚」的認知,就須追根究底,以喚起潛藏的記憶。

  如何認識我人的「前世今生」及轉世輪廻中,曾有的緣生關係,有二種具體可行途徑:

  一是倚「他力」:可尋求信任的心理醫師,藉由深度的催眠,進入吾人潛意識(引導進入前世的超時空回溯催眠法,在美精神科布萊恩‧魏斯醫師發表前,芝加哥的窪穆巴哈醫師亦已有〈投胎出胎的催眠報告〉問世);惟此途徑須有賴外在機緣的湊合始成。

  另一是由「自力」:經由自己深入內省,惟須站在客觀第三者的高度,將自己從出生至今的整個人生,做嚴謹而審慎的省懺,自然逐漸釋放出深鎖於我人潛意識中的「內在於自己的偉大智慧」,即般若波羅蜜多智(註五)。

  此路徑機緣皆已具足而有備於我,不假外求。深入自省,物格而知至,不亦儒家乃至東方入聖上達之途。

  夫子說:「天下(世界)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禪宗講「迷時師渡,悟了自渡。」(六祖惠能)意即迷了途的羔羊,需要牧羊人的尋覓與引領才能回家。

  而認識路的羔羊,不需要牧羊人引領,就能自行走回家;二者過程雖殊,但回到家則一也。

  故不論依他力或由自力,東方、西方容或殊途,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要在持恆精進,向前行!則殊途同歸,其所至一也。

  惟不論其前世、今生如何,最重要的是「當下」既然認親、結義,傳統上則一樣遵循著:義父子(母女)有親、義兄弟(姊妹)有序的倫常軌範。

  家齊而後國治,俟盈滿了齊家的功德,出入社會就業,做到長官(君)、僚屬(臣)間關係,調和以義,朋友間以信,群己間以和。

  此皆屬「國治」這一科的範疇;惟群己有和,若能盈滿,更臻「天下平」的範圍了。

貳、不生摩擦:

  古龍小說中嘗言:「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心劍無鞘,最易傷人。」吾人今日雖不須如古人般,配劍防身,但語云:「防人之心,不可無!」防人之心,無乃心劍乎!心劍發為言語、行為,往往傷人於無意、無形間。

  心劍可如《莊子》寓言中「庖丁解牛之刀」,亦可如一般庖廚之刃。庖丁解千牛,何可遊刃有餘,歷19年而刀刃如新?

  蓋其刀刃始終不與外物碰撞、衝突,因「不生摩擦」,故既不傷物,亦不自傷耳!故如何尋覓出人、己相互間,那無形之心的餘地,並多給對方留餘地,就可避免摩擦、衝突,讓雙方的刃,都能遊走有餘,使人己皆能並作、並育而不相害。

  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倘若吾人認同「心遠地自偏」,同理推之,則「心廣地自寬」亦不容否認。

  在有形生存空間日蹙之今日,增廣吾人心的容量、擴大吾人的思想領域,「心廣地自寬」這句話,就日顯重要了!

  〈飾終之歌〉曰:「人生一南柯,天地旅過。」若人生如羈旅,則人身可喻如奔馳於軌道上的火車;一般的火車,藉由車輪與車軌的「緊密相連,互相摩擦」,產生的摩擦力前進(輪、軌太平滑,反而不易前進),但有摩擦就有阻力,故速度受限;且行駛愈久,磨損、折舊也愈大。

  火車軌道有如鋪設人際間無形的關係網絡,而車輪常與車軌「短兵相接」,有如心劍;藉由與人不斷的摩擦、衝突、鬥爭,固可得到進步,但我人心劍之刃卻不斷磨損,人際關係網絡,亦不斷受到嚴重的斲傷,久難癒合!

  如何改進?思之,猶如升級上現代高速鐵路,人我心性即大為改觀;高速鐵路其輪、軌「緊密相連,不生摩擦」,藉由磁浮力前進,因循虚蹈隙,輪、軌不摩擦、零阻力,故能「奔馳如飛」。

  而行駛愈久,輪、軌亦不受磨損,完好如初。換言之,即升級後,一則,我人心劍之刃得始終如新;再則,吾人人際關係網絡亦亳無所傷!而升級與否,惟吾人自擇。

  註五:依「自力」自然進入潛意識,發露「般若波羅密多」智慧的方法,可參考高橋信次先生著,《生死覺醒–佛陀的心路歷程》,台北,千華書局。蔡肇祺先生著,《求心安的正確八捷徑-我前世跟隨佛陀的記憶》,台北,中國意識科學研究會。

 ●徐光陽(前排左二)同奮與師尊(坐著戴墨鏡者)參加親和集會後留影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