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學季刊》第四十五期介紹
2008-11-15 11:10
撰文:《宗教哲學季刊》編輯部 攝影:曾正高
《宗教哲學季刊》: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創刊
出版與發行: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編輯部電話:(049)2898446(轉宗哲社)
編輯部網址:http://60.248.241.10/religion
出刊日期:三個月一期
●宗教哲學季刊
本期共計刊載十三篇文章、四個專欄,簡述如下:
道教與民間宗教
生與死是各個宗教所共同關切的課題。道教面對如此生命現象時,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態度,於肉體趨向崩解之時流向下,企欲經由修煉外丹或內丹,以獲得生命的延續及最終的不死,因此承繼傳統道教之科學精神而應用於現代生活,成為一項新的生命課題。
而道教這種對於生命解答的渴望及超越姿態,於明中葉之後,間接影響民間宗教的蓬勃發展。但由於這些民間宗教的形成,因與教團和當權者產生政治糾葛,使其蒙上邪教或秘密宗教的色彩,因此對其鬆散資料之蒐集研究及解讀,成為研究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儒學匯通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式的《莊子》生死觀,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據了相當重要的特殊位置。由王船山、吳忠偉、鄒昌林等學者,分別倡言儒、道之聯結,以及獨特之處。
思想與科學
明末清初,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以傳播科學知識的傳教方式,成功地與當朝士人建立起信賴關係,從而打開基督教在中土傳播的重要門戶。然而利瑪竇死後,開始出現以基督教教義為重的傳教方針,因此造成中國士人對科學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傳教活動戒心的矛盾心理。
其中,川原秀城先生、楊玉輝先生、廈門大學研究道教醫學專家蓋建民先生、黃崇修先生等,細膩闡述傳統宗教理論中,有關醫學與科學的論證。
佛教
佛門為求明心見性,了斷因緣,拋家遺世,清修叢林。但也因此,在中國社會被有心人士譏為「無君、無父之教」。此種文化差異,所產生的矛盾認知,到了明末清初,有了明顯的思想跳躍,亦即「以忠孝做佛事」的佛教世俗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