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天安變貌滄桑史!
林光文 2008-11-15 11:20
撰文:林光文 資料來源:林月開 攝影:曾正高
天安太和道場(以下簡稱天安)於民國八十年展開初期規劃,到八十八年發包施工,為符合法令和實務,期間歷經四次重大設計變更。今特披露其間秘辛,讓同奮了解道場的合法開發,若非毅力與堅持,難竟其功。
多年來,「天安」的外貌,隨著人事物變遷,歷經多次轉折,而有不同的變化。這塊地,見證了「天安」的頁頁滄桑。
第一次規劃—傳統廟宇上蓋寶塔(圖一)
●圖一
回想最初覓妥土地,籌畫地曹道場時,蔡光拔同奮就請謝光全同奮設計,設計道場草圖,為兩個傳統的廟宇建築上加蓋養靈寶塔(寶塔可籌措興建道場的費用),中間是玉皇大帝廟。而屋舍與光殿,就做為同奮清修之地。
第二次規劃—世界級養靈弘教聖地(圖二)
●圖二
本師世尊於八十年二月,在維光樞機建議下,指派林光鳴同奮(現為樞機使者)擔任籌建委員會主任委員。
榮膺重任的林光鳴主委著重思考,這麼好的一塊地,除了寶塔外,有沒有其它用途?他特地訪察國內及日本,有了理想的藍圖。
「這個眾所矚目前瞻性的世界級道場……不僅是莊嚴肅穆、精緻的養靈與弘教聖地……更重要的是,希望成為宗教徒朝聖焦點之一,天帝教的氣勢與形象將從此聳立於本地球之上。」
在宏觀、氣魄的設計構想上,李學忠建築師(李重耀建築師公子)的設計,是讓「天安」展現另一種風貌。整體建築採天、地、人哲學觀設計,東方清涼殿主殿、西方濟祖殿。道場功能從原本清修與養靈寶塔的概念,延伸到整體道場的規劃。
工作人員就依照這個設計圖,找一條中間線,由本師世尊與坤元輔教親自主持天安太和道場的動土典禮,參加盛會同奮二千餘人(時為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三日)。
後來,本師世尊再指派林光持同奮(現為樞機使者)為副主任委員,參與天安太和道場籌建重責大任;「天安」在享譽國內宗教建築泰斗李重耀建築師設計下,展開全省教院宣導勸募活動,造成一股熱烈風潮。
雖然,歷經取得寺廟設立許可、山坡地開發許可,八十五年道路、擋土牆等雜項工程動工,八十六年取得雜項工程竣工證明。然而,因為山坡地開發法規變更,百分之三十的土地需作為保安林地,加上道路設計修改,原建築設計已不符使用,為了儘快取得主體建築執照,又歷經了一次變更。
第三次規劃—主殿加雙塔式結構(圖三)
●圖三
近幾年來,由於台灣山區土石流災害頻仍造成許多慘劇,山坡地開發申請格外不易,在儘快取得建築執照的壓力下,決定把建築物集中到土地中央,中間是清涼殿,左右兩旁是雙塔式的涵靜樓與濟祖殿。
對於山坡地的開發而言,這是一種較安全又不受爭議的建築設計模式。八十六年七月掛號,隔年五月初取得建築執照,「天安」團隊不禁鬆了一口氣,漫長的申請作業告一段落,主體建築可以啟動,只剩發包與施工了。
第四次規劃—天人相親氣勢恢宏(圖四)
林光鳴主委堅持「好還要更好」,發包前夕毅然決定變更設計。在同奮等待動工的期望下,營繕小組與建築師不斷開會,為打造一個更好的天安太和道場而努力。
帝教精神如何表現在道場中?多年來,因為超薦法會的舉辦,道場功能需有搭配的轉變?最初的多功能規劃如何落實?何種建築樣式才符合道場需要?
歷經八年規劃,今日的「天安」是何景象呢?
從山下沿環山車道而上,過天橋下方、繞森林大路,柳暗花明,乍現巍峨大門。立足廣場上,俯瞰大安溪,目光向左循級而上,瞻仰東方的清涼殿主殿,轉過頭來遙望西方的濟祖殿。
清涼殿主殿圓頂方座,座東朝西,象徵天地運行的中心。相對遠方的濟祖殿,方頂,座西朝東,表達了生命循環往復的意涵,廣場上弧形牆隱藏了陰陽相隔之意,地上、地下可容養靈寶盒數萬個,並於整個建築的中軸線上,用橋樑接通另一邊山坡地,開闊了整座道場的設計。
為對同奮有所交代
目前呈現在大安溪畔的道場建築,是依李學忠建築師第一次的建築設計為藍圖,再依照道場實際面積與功用做適度修改。
剛留學回來的李學忠建築師承接「天安」設計,目前已是業界知名人物。四次變更設計超過二十遍的規劃,歷時八年,不知花了多少心血與精神,只為回報林光鳴主委的知遇、理想的契合與責任。
山坡地建築不易,動工到完工仍然有一段艱辛過程,對於多年理想的堅持,林光鳴主委實在沒想到「天安」需耗費這麼多心血與精力。他一句:「希望能對同奮有所交代」道盡了多年的心情與感受。
●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