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與立命——試論孟子心性論中的天人關係

盡心與立命——試論孟子心性論中的天人關係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71期 » 盡心與立命——試論孟子心性論中的天人關係

資料提供/袁保新教授、天安太和道場  2023-06-15 10:15

「生命靈修」系列專題講座報導(一)

整理/編輯部
照片/吳靜聘

 ●袁保新教授幽默詼諧地分享孟子「性善論」背後的精神與深意。

  中華文化相當重視「天人關係」,當「天人關係」達到最高契合點,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實踐成德成道最終極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是天帝教教化精髓與修持基礎,師尊曾勉勵同奮:「使人類在精神上,以人類智慧,在最高的形而上領域中,與多度空間的超人類智慧境界合一,而達成天道、人道合德的天人合一。」

  2023年5月起,「天安太和道場弘化處」規畫「生命靈修」系列專題講座,首場5月6日,特邀儒、道思想專家袁保新教授,主講「盡心與立命-試論孟子心性論中的天人關係」。袁教授生動詼諧的演講,一一列舉《孟子》文本中「心、性、義、天命」四者相關原典內容,闡述吾人應如何經由「盡心」―「知性」―「知天」的過程,自覺發揮人性中最大的美善光輝,進而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一―仁義內在 參贊化育

  袁保新教授提到本次演講的主旨,是「從孟子文本出發,重新探索往聖先哲如何引領生命在成德中參與天道造化,實現人性最高意義與價值。」

  教授俏皮地提問現場觀眾:「生而為人,為我,我的可敬可愛之處在那裡?」他說,我想沒有任何人不想成為可敬可愛之人!這個簡單問題直接扣住整個儒家核心義理。在儒家義理中,每一個人都具有可敬可愛之心。敬愛之心,對象不限父母、子女,原則上,這個對象可以無遠弗屆到每一個生命界的角落裡。儒家許諾每一個人,只要走向成德之路,充分實現人的敬愛之心,你我都會成為可敬、可愛之人。

一、東、西方「天人關係」之異同

  教授指出,「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最珍貴的精神傳統,與西方基督教文化迥然有別,是對人類生命最高的肯定。

  教授說,唐君毅先生提出中國宗教與西方宗教,主要差別是人與神之間的距離。西方基督教認為 上帝作為造物主,祂是無限美善,與被創造物之間永遠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在東方中國世界觀,天人之間距離沒有那麼遙遠,天人之間生命互動是可以相連結。

  從《中庸·22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很明顯道出中國人的心靈與 上帝之間存在一股莫大的親和力量, 上帝是慈愛蒼生。人能透過自我的覺醒,向上奮發參贊天地造化。

二、孟子從人性中實踐「天人合一」

  教授引導聽眾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箇中關鍵在於「人是什麼」?以先秦儒家為例,孟子是如何理解人性的?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

  教授針對文本詮釋,孟子認為仁義來自內在力量,自主發揮仁義本性,而非外在規定去實行仁義。孟子「性善論」,自始至終是基於一種實踐人性美善的關懷。從「How」角度,「如何實現人性」,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聖人」之立場,指點世人如何看待人性中「自我」和「本性」。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以「元類」、「次類」的知識論角度,從「What」出發,作為理解人性的本質,實是與孟子「性善論」存有莫大差異。

  孟子「性善論」的提出,源自於他對時代苦難有深刻洞見,他認為「楊墨學說」流行會遮蔽孔子仁義之道,人性會趨於沉淪,是以他要效法先聖先哲,負起導正時代視聽使命,為人間重新建立道德典範。

陽光雨露―善養本心 天地同流

  教授解釋,孟子「性善論」是很有趣的,他是從「人性初始義―善之初端」與「人性終成義―成德成聖」兩個觀點理解人性之善,採用一種高舉的手法,鼓舞方式,用意在振發人類生命之善性,從人性最完美形態去鼓動每一個人通往真善美至性光輝。

一、人性的初始義―善之初端

(一)人有四端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二)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

(三)牛山之木嘗美矣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孟子‧告子上》)

(四)魚與熊掌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五)良能良知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

  袁教授一連列舉《孟子》五段關於「人性本善」之說,解釋孟子以「端」、「才」、「萌蘗」的草木初生之貌,比喻人性本具有仁、義、禮、智四善之端,非由外在律法規定而行使。

  人之先天良心、清明之氣,經後天存養才能成德,好比牛山草木因日月雨水滋養而青青茂盛,然後天經人為砍伐、牛羊踐踏,成為光禿禿景象,並非先天本質不良,而是後天缺乏完善培育養護。

  袁教授特別解釋《孟子》所謂的「良能」、「良知」,以孩提之童為例,無不知愛其親者,是為「仁」,即「良能」;及長時,無不知敬其兄也,是為「義」,即「良知」。

  人性內具之善的本質,在生死存亡之際,也能超越有形生命限制而以「道義」作為取捨,展現人性至善的光輝面,這是人人內在所具有的,而非聖人獨有。

二、人性的終成義―成德成聖

(一)聖人與我同類者

  孟子曰:「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孟子‧告子上》)

(二)上下與天地同流

  孟子曰:「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孟子‧盡心上》)

(三)堯舜,性之也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孟子‧盡心上》)

  教授引述《孟子》文本中三段關於「成德成聖」的描述,萬物中同類本質都是相通,人與人本質亦是相同,聖人所擁有善良,人人都具備。不同的是,聖人存養擴充,以德行待人接物,形成神妙教化力量,感化百姓再造新生,這種化育力量與天地造化相同。堯、舜至善是自然流露,商湯、周武王經過修身存養而達德,五霸假借仁義而行仁,長年累月或許也會有真心行仁。

  教授特別提到,舜是聖人的典範,其德性自然形成一種教化,無形中對人感召、啟發。這種德行教化力量存於聖人胸中,深不可測,如同天地對於世間萬物的造化,即是天人合一,是天人合德,聖人承擔萬物萬民,如同天地承載化育萬物。

傾聽生命―盡心立命 自我實現

(一)盡心知性知天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者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二)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嚴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盡心上》)

(三)孔子進以禮,退以義

  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萬章上》)

(四)孟子不遇魯侯,天也

  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曰:「…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梁惠王下》)

(五)萬物皆備於我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

  教授點出,盡心能知性,但是知性為何能知天?關鍵線索在於「立命」。「命」本有人無法掌握因素,「命」其實是一種召喚,無論何種身分,各種遭遇,人都要謹守本心之善而立身行道,此為「立命」、「正命」。將生命裡的每個情境當下,當成是最佳的自我生命實現,冥冥之中隱含上天對你的召喚,有一個指引在等你回應。

  孟子在面對魯君拒見時,以豁達胸襟教導學生樂正子,言其是天意,而非臧倉向魯君進讒言。孟子以坦然的態度接納事實。

  教授進一步詮釋「萬物皆備於我」,當吾人對於萬物敞開心胸,對待萬物平等無偏差,即不存在任何阻隔,自然與萬物生命相通,形成共命之感。孔、孟提倡仁,「仁心」就是感通之心,跨越形軀限制,通達萬物生命,誠如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明末清初儒者王船山曾言:「命日降,性日生…日生則日成」,意思是天命不斷下降,當本心豁然敞開,仁心自然感應發生,仁性日日成長實現,飽滿起來,臻至天人合一。

  最後,教授以《詩經》:「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作為本次演講的結論。

  教授陳述,天道、天命下降是不間斷,無所不在,文王品德是如此純粹不雜,姬昌之美好品德,一直秉持天性、傾聽天命而行事,原來天命和自我實現是相連接,並非分離的一件事。

  「天人合一」在孟子成德之教中,主要是勉勵人在生命實踐過程「由命見義」、「以義立命」,從而盡心、知性、知天,臻至生命完美境界。孟子之「盡心」不是你要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而是你能調整自己的態度,正向接受每一個生命情境。生命境遇是自我實踐與傾聽天命的最佳場所,如此你就能盡心、知性、知天。

 ●袁保新教授與張緒疏開導師(天安太和道場主委)、主持人馮凝瓊合影於天安太和道場。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