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何時了?

紅海危機何時了?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81期 » 紅海危機何時了?

宋興洲  2024-04-15 10:30

(第14講)

  編按:國際局勢詭譎多變,與本教「救劫使命」息息相關,自466.467期起,特邀前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宋興洲教授,開闢「興仁光洲月話」,針對國際政經局勢、兩岸發展予以分析,冀使同奮瞭解掌握整體發展趨勢。

  自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爆發後,至今已過六個多月,戰局仍未結束。而無獨有偶地,附近的紅海地區也發生危機。根據維基百科,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狹長型,長約2250公里,最寬355公里,均深490公尺,最深3040公尺,面積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向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島,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紅海危機航運改道

  所謂紅海危機指的是,葉門反政府組織胡塞運動(或青年武裝)自2023年10月18日起多次攻擊以色列和穿越紅海的商船而引發的國際危機。這是因為以哈戰爭爆發後,胡塞武裝為了支持哈瑪斯和希望引起國際的關注,宣稱對紅海航運的襲擊「將持續下去,直到侵略停止、對加薩走廊的圍困解除」。同時,胡塞武裝以飛彈、無人機及遊蕩彈藥攻擊以色列,並在曼德海峽襲擊多國與以色列利益相關的商船。

  由於曼德海峽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從海灣和亞洲向西方市場出口的貨物必須經過曼德海峽才能進入蘇伊士運河,且最窄之處僅30公里(18英里)寬,導致許多來往歐洲與亞洲的商船被迫避開這個水域,轉而繞過南非好望角。如此,將使得貨物的行程長達兩週時間,並額外增加5,56至11,12公里(3000至6000海哩)航程,造成歐亞航線的運費翻倍上漲。預計在非洲南端改道的船隻每次往返亞洲和北歐將花費高達100萬美元的額外燃料。

  紅海貨櫃幾乎消失八成以上,抵達亞丁灣的貨櫃船總噸位下降82%。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收入下降40%至50%。瑞士德訊集團的報告稱,至少有100艘貨櫃船繞道非洲好望角,如此航程將增加10至14天,可見胡塞武裝的攻擊行為已推升油價及貨運價格。據紐西蘭外交部統計,全球約12%的貿易經過紅海,其中包括全球30%的貨櫃運輸和每年價值1兆元的貨物,任何貿易中斷都可能會對世界經濟造成更高成本的連鎖反應。

  事實上,歐亞之間的貿易有近乎一半是透過海上進行,避開紅海來航行意味著要放棄歐亞之間最快速的海上捷徑,這些往返的燃油費用自危機以來便不斷上漲,航運公司只能透過轉嫁費用給廠商與消費者,消化因危險帶來的上漲成本。航運中斷也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強勁阻力,如果胡塞武裝的「封鎖」持續下去,仍可能會抬升能源價格,石油和天然氣的上漲將使通膨難以下降,使央行轉向寬鬆的可能性變得更加渺茫,全球供應鏈也會重新陷入泥淖。

胡塞武裝左右一方

  胡塞武裝原本是活躍於葉門北部帶有部落民兵色彩的地方武裝,2011年後快速發展。多年來,在內戰中逐漸壯大的胡塞武裝,不僅在沙特領導的多國聯軍的軍事打擊下生存下來,還發展成為能影響地區局勢的一方力量。

  自去(2023)年以哈戰爭爆發後,胡塞武裝便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甚至要求直接參與對以軍的行動。

  針對美英的軍事打擊,胡塞武裝聲稱要讓兩國為此付出「沈重代價」。截至今(2024)年2月底,美英與胡塞武裝的互襲不時發生。諸多跡象顯示,紅海危機正逐步擴散為胡塞武裝與美國領導的地區聯盟之間的衝突並逐步升級,參與方日益複雜化、外溢影響不斷擴大等特徵。

  究其原因,首先,中東地區安全失序是衝突爆發的根本原因。美國自歐巴馬政府以來,戰略重心逐漸轉向所謂「印太」地區。在中東地區,從撤出伊拉克到撤出阿富汗,再到拜登政府削減在沙特的駐軍,美國最近十年對中東的政策總體是「減輕收縮」。與此同時,美國採取「輕足跡」策略,希望地區聯盟友以「小多邊合作機制」來維䕶地區安全秩序。

  為維護波斯灣和紅海地區航運安全,美國於2019年主動組建「國際海上安全架構」和「聯合海上作戰部隊」,即所謂的「護航聯盟」。然而,參與其中的多數阿拉國家出工不出力,難以發揮保障波斯灣航路安全的作用。其實,由在胡塞武裝封鎖紅海航路之前,中東地區安全秩序特別是海上安全秩序就已漏洞百出,美國顧此失彼。

  其次,美國偏袒以色列,激發了包括胡塞武裝在內的地區軍事組織的冒險行動。其背景是,以色列對加薩地區連續數月的打擊,已在全球引發反西方的強烈聲音。而出於國內政治需求,拜登政府儘量避免自身直接軍事參與以哈衝突,同時為防止以哈衝突失控威脅美西方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美國也多次要求以色列避免直接捲入與黎巴嫩、敘利亞等鄰國的衝突。

  再者,胡塞武裝長期被認為是伊朗的地區盟友。對伊朗而言,胡塞武裝發起對以色列目標的襲擊,既符合胡塞武裝反美、反以色列和反沙特等親美國家的一貫立場,也可以同時向外界表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並沒有捲入與以色列和美國的衝突。

  目前,胡塞武裝經過與沙特聯軍長達九年的戰爭,仍未與本國合法政府及其支援者沙特達成永久和平協議。在以哈衝突逐漸擴大並向周邊擴散的過程中,胡塞武裝積極參與打擊以色列及其商船,無疑會極大化提升自身政治聲望,為其未來獲取政治承認創造條件,這也是其高調參與地區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膨再起全球動盪

  紅海局勢升溫後,美國和西方盟友倉促組建「護航聯盟」,以加強紅海、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的安全,但雷聲大雨點小,尤其是中東地區參與者寥寥無幾。該「護航聯盟」成立後,胡塞武裝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但美國軍事行動引發的連鎖反應,卻加劇了地區安全危機的擴散,使紅海危機更加複雜化。

  聯合國安理會於1月15日通過決議,明確要求葉門胡塞武裝立即停止對紅海商業航運的襲擊,但隨後襲擊軍艦和油輪事件仍不時發生,國際石油價格因此一度飆升。顯然地,紅海危機正從地緣安全事件,擴展為對全球能源、產業和供應鏈等帶來嚴重衝擊的安全危機。也就是說,紅海危機正在改變傳統航運、運輸和貿易通道,推高全球貿易成本、助長全球通貨膨脹,並且對中東與世界其他地區經濟體的聯繫造成衝擊。

  英國下議院商業貿易特別委員會主席利亞姆伯恩於2024年1月中旬提到:「現存的真正危險是,在通膨開始放緩之際,紅海戰事推高物價。世界銀行已經發出全球供應鏈再次陷入危險的警告」。而葉門副總統、南方過渡委員會領導人埃達斯祖貝迪則指出,「經濟形勢非常困難。運貨成本增加推高食品和藥品價格、葉門貨幣貶值和如今的生存條件意味著我們正面臨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埃及總統塞西2月19日在第七屆埃及能源展開幕式上表示,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蘇伊士運河通行費收入下降40%至50%。分管經濟事務的歐盟委員保羅真蒂洛尼2月15日表示,由於原本經過紅海的航運改變了線路,亞洲和歐盟之間的航運時間增加10至15天,運輸成本增加大約400%。而路透社報導,對消費者而言,航運成本增加意味著更高的商品價格。紅海局勢進一步惡化,將導致貨櫃運輸成本繼續上升,全球貿易進一步下滑。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1月17日在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表示,由於紅海局勢緊張,2024年的全球貿易不太樂觀。

  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中旬報導,在連接歐美與亞洲的航線上,約有47%的玩具、40%的家電產品和服裝的運輸或將受到運費上漲和延期抵達的影響。工業原材料方面,24%的化學品和22%的絕緣電線和電池都將受到波及,部分原材料甚至難以交貨。

  此外,紅海危機也打擊中東地區相關國家吸引外資和風險投資的優勢和能力。而且2024年全球至少將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選舉,紅海危機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也正滲透多地選舉的博弈中。簡言之,紅海危機反映出當今世界在應對地緣衝突危機時手段、措施、和機制的缺陷。無論是俄烏衝突、以哈戰爭以及紅海危機,大國互信的降低和聯合國應對危機的捉襟見肘,都表示2024年世界將面臨更多充滿不確定性的嚴峻挑戰。

  總之,紅海危機是以哈戰爭所引發的結果,影響中東地區和平與世界經濟下滑。如果以色列仍不停止濫殺無辜的軍事行動,害人害己則在意料之中。

1.參考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2%E6%B5%B7

2.資料參考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2023%E5%B9%B4%E7%B4%85%E6%B5%B7%E5%8D%B1 %E6%A9%9F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