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立字傳典教化 今世品德教育依循良範
2013-04-15 10:55
整理/張光弘
圖/編輯部
臺中縣初院(豐原初院)開辦「文昌祭」活動,今(102)年邁入第2個10年伊始。11年來,該院配合文昌帝君立字傳典,教化民眾,不遺餘力,深獲好評。
值此三期末劫,品德教育式微,人類前途不可樂觀之際,唯有重拾先聖先賢聖德,風行草偃,作育蒼黎,才能扭轉氣運,恢復傳統固有良善民風,挽狂瀾、圖救劫於萬一。
臺中縣初院(豐原初院)「玉象殿」殿主為文昌帝君,張光弘開導師特別恭錄文昌帝君傳諭之金玉道言,彙整與分享同奮,期盼廣收教化之實。
傳諭恭錄如下:
心正意誠 自救救人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19日
癸酉年7月2日未時
心為無上正覺,心為大法明燈,因此吾今日來談心。
凡人之心隨境起伏,修道人之心則要克制,不受境轉而起心,要境轉而心不轉,首任首席言「煉心」即是此意,見「可欲」依然不為所動,是為道心。
凡人之心乃受聲色貨利所蔽,不能清明,同奮們既非凡人,則要抱持「富貴於我如浮雲」的胸懷,平常力行五門功課,致力加強廿字煉心,早晚祈禱洗心滌塵,刮垢磨光,靈台自然清明,正氣自然充沛,任何威脅利誘,動搖不了我之心志,要能明道、行道,須先接受種種試煉與考驗,養成了「不動心」,才能弘法濟世、救人,若心為外物所誘,未能渡人,即受人渡,因此本教講「自渡而渡人,自救而救人」,若自己尚無能力自渡自救,如何能渡人救人?
心之自持以不放縱為首要,同奮們往往聞心法而不得法,不能觸類旁通,望文而不能生義,但不可灰心,因為修道的功夫,從一點一滴的累積而成,方能久遠。
吾人周遭遍野雖皆是道,但道在爾,故修道必先修身,身外無道,道在人心,《大學》講修身從「正心誠意」下手,其心即能正大光明。
古云:「萬法惟心造」,乃心為思維利器,可主導一切,若能於「心」上下功夫,即為修道之基礎,若未能從心上下功夫,則捨本而逐末。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無不是先誠其心,並遵照廿字真言做人處事而成聖成賢,由此可知「修心」之重要,因此要修道須先修心,心正意誠,無堅不摧,自救、救人、濟世、救劫必有所成,共勉之!
止念而修 清靜無為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20日
癸酉年7月3日午時
談「修心」。
修什麼心?修先天帶下來「靈覺」的心,看不見,也摸不著,卻確實存在。
人自呱呱墜地的那一剎那,此靈覺的心已深藏人身,純真而爛漫,晶瑩而剔透,無習性,無俗氣,即是人人所言:「赤子之心」。
凡人久居紅塵,受世俗之累,為外物所誘,不見真我,只見假我,修心即是要將此假我凡心除去,重現真我本來面目,返本還原。
〈靜參訣〉中之「活潑天真 允許赤童」,乃是要吾同奮修活道,身坐蒲團不是死寂枯坐,無形當中氣機在動,身心任其自然變化,活活潑潑猶如赤童般純真無邪,不知不覺心就活了起來。
修心是修一顆靈敏的心,絕不是有形血肉的心;修心要萬緣放下,止念而修,常清常靜,意念不起漣漪,心就不為所動,自自然然外緣不生,內念不起,則「清靜無為,水到渠成。」
心正氣正 氣正福隨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21日
癸酉年7月4日午時
談「正心」。
正也者,止於一是也。心也者,念之轉,意之換也。所謂「正心」乃正本而清源,即是心不起細微之私意,不起毫末之曲心,無偏無黨,正大而光明。
凡人之心以自私為心,未見別人只見自我,正心即是要摒除自我,大公無私,以眾生之利為利、以眾生之苦為苦。
未能去私心、存天理,則先天大老加持再多,也只能容下一滴滴;凡事秉公處置即是正心,以正心為出發點,則正己而化人,進而化蒼生、化萬物。
能正心即能產生正氣,正氣充塞於人心,則社會安寧,民得其福。
《大學》云:「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皆不得其正。
心若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此可知正心乃修身之首要。心正則身修,心不正則身不修,身不修則不能成事、成物、成道。
正心即正念,若能人人以「正」為心,以「正」為念,培養正氣,則三期可挽,末劫可化。
至誠能化 三期末劫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21日
癸酉年7月4日酉時
談「誠心」。
誠乃不自欺,內心真實而無虛妄;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擇善而固執,推其廣,至誠無息,成己成物,至誠如神在,真誠能化人。
凡人之心多虛妄,不能腳踏實地,坦誠相對,爾虞我詐,巧言令色,是以妖風邪魔順勢而起,因勢利導而演三期。
今日天帝教重揚在凡間,淨化人心,端賴同奮以身作則,形於外而誠於內,真誠相待,潛移默化,日久人心自能重整,道德當能重振,浩劫必可蕩平。
《大學》一書,示誠意;《中庸》一書,衍至誠,皆為勸善教化人心之千古寶典,若能觸類旁通,教化世人,則人人受用不盡。
誠其意為下手處,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盡其性則能盡人、盡物,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此即是「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由誠心推衍而成就其大。
今日天帝教首任首席使者傳授法華上乘至寶,即是一步登天之梯,先從勤參落實,一秉至誠而坐,久而久之,日積月累,則可至誠感應,不求神通而自有神通,封靈有成,來往天上人間,隨時應化,濟世渡人,三期末劫至誠能化。
煉心向道 日新又新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22日
癸酉年7月5日酉時
談「煉心」。
「煉心」就是鍛煉此心不為外緣所動,富貴、貧賤、威武,皆動搖不了吾向道的心志。
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無心無念,守持中庸;緣起緣滅,心不增減,一秉平常心待之,此即是煉心真諦。修道人若未經歷煉心之過程,容易迷失而不識道途。
心要怎麼煉?把一顆充滿慾望的凡心,煉到一無所有的道心;把一顆充滿汙穢骯髒的心,煉到清明乾淨而剔透,要有「壯志未酬誓不息」的勇氣接受挑戰,迎接考驗,一秉視苦如樂之決心與毅力,奮戰到底,則聲、色、貨、利,誘惑不了吾修道的決心。
凡心經處紅塵、火宅中翻滾,受五光十色引誘,酒、色、財、氣迷惑,往往隨波逐流,隨境起伏,顛顛倒倒,輪輪迴迴,永無寧日,煉心亦要將此凡心,鍛煉到遇喜、怒、哀、樂,過即不留;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凡事適可而止,隨遇而安,克守本份;環境如何惡劣,絕不低頭,轉境而不轉心,情勢如何逼迫,絕不屈服,心不為所動,日積久累,功夫深厚,心不煉而自守。
天帝教講煉心,從五門功課下手,首重「反省懺悔,洗心滌意」,修心養性,去除妄想雜念,行入世之道而存出世之心,在塵而不染塵,以廿字為規戒,一秉積極向上樂觀奮鬥的進取心,接受考驗與試煉,一直煉到「可欲」當前,亦不為所動,守正不阿;一顆向道的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道不遠了。
明心下手 免於輪迴
金闕文昌特上相:
民國82年8月23日
癸酉年7月6日酉時
談「明心」。
明者,日月昭昭,正大而光明,明心乃內聖之工夫,從內心通曉徹悟大道,不受物蔽,不假外道,真誠修煉。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明則誠,誠則智慧泉湧,仁心廣被,勇於任事,具智仁勇之誠,則此心大放光明。
明心即指反求諸己而自得,外拒誘惑,內除偏私,充滿正氣而揚其本性之善,更著重存養省察,進而明察道之本源。
佛家主張明心見性,乃覺本能之覺,即能徹見心性之本源。帝教《明心哲學精華》乃啟示人心,導航本性之寶典,由你們的師祖母劉太夫人~淨元如來清淨地菩薩所傳示,對世人而言將受用不盡,應廣為推廣流傳,藉以診治人心。
世人之心多迷障,不受物蔽即受慾累,真真假假、輪迴顛倒,皆源於「酒、色、財、氣」而招業障,要除業報免於輪迴之苦,唯有從「明心」下手,明燈啟心田,看破人身四大假合,尋找一條永生之路,認真修行。
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