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修行
文・圖/編輯部 2013-06-15 11:05
文/巨元樂
攝影/黃元撫
●巨元樂,深具大將之風。
編按:青年才俊的巨元樂同奮,乃已故樞機使者巨光膺的公子,今年起他陸續在中部教區暢述「音樂與修行」理念,將多年攻讀音樂的心得,與帝教家庭耳濡目染的思維相互結合,引導修行新方向,值得我們一同隨著他曼妙的樂音,走進奮鬥的不同境界。
尤其,5月21日他前赴省掌院演說時,有心同奮遞給他一則省掌院「玉成殿」副殿主~第二十五天阿佐天天王的聖訓,垂示天上採「音樂療法」炁導因救劫而受傷的仙佛,讓他十分震撼,更加深他確信不同音樂有啟迪、布化、撫慰、療愈人心的深遠作用。
組合再造心靈力量
還記得沉浸音樂世界中得到的感動嗎?聲音的緣由,不過是物理上的震動現象,卻能經過人類的組合與再造,而成為我們擷取心靈泉源的力量;對於喜愛音樂的人來說,音樂正是這個不安世界中,一個固定的參考點,能獲得滿足喜悅,撫平憂愁憂傷,進而自由自在。
一首好的音樂作品,除了聽起來好聽順耳之外,也能勾起點滴在心頭的畫面或回憶,甚至充實了心靈層面某種的意義,以達到感動的目的。
此一「意義的感動」指向非常廣泛,例如宗教音樂聆聽後得到的平靜慰藉;賦格音樂聽完後獲得的清爽睿智;現代音樂聽完後的萎靡與盼望,其撇除快樂或悲傷單純二元情感的意義,亦都是感動的範疇,而這不但代表音樂本身的包羅萬象,也點出現代人聽音樂所缺乏的接受度,許多人聽音樂只求娛樂享受,聽起來舒服就好,這是很可惜的,因為音樂本身還可以聽到更多的內涵。
●圖1、2/以「音樂與修行」在中部地區進行演講的巨元樂同奮。
●圖3/巨元樂同奮的親舅舅,是省掌院忠貞奮鬥同奮陳光嫉,對外甥愛護有加。
音樂驅使滿足感動
那麼音樂到底是如何讓我們感動呢?從簡單的概念說起,音樂創作本身就是作曲者被驅使著不斷滿足自我,進而達到滿足他人的過程,其所滿足的心靈層面,正表露出不同作品所建立起的不同感動。
在聆聽的過程中,恰好能一窺創作者的心路歷練,這源自其作曲時建立價值的修為結果,最後將帶領聆聽者參與其修行之道的旅途。
若以人類三百多年建立起的西方音樂理論來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音樂的發展進程,近似於人類文明歷史的表徵,諸如天主教體制下的彌撒音樂、貴族間風雅的沙龍音樂、浪漫主義時期英雄氣勢般輝煌的音樂、觀察虛幻光影所呈現的印象音樂、各國民族主義興起的民族音樂、一次世界大戰所投射底層困苦百姓的寫實音樂、二戰後充滿反省或脱世的實驗音樂,極簡音樂等等。
這些活得比作曲家還久的音樂作品,一件一件地被留下來讓我們見證人類普世情感的演變,他們以藝術而非文字的方式,替人類的反思刻下了深沉的痕跡。
想當然爾,恆亙不變的愛情音樂,也充斥著每個年代,但許多劃時代的偉大作品,往往是多了些更深邃的價值意義才廣為留存。
如: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其內涵歌詠的那個年代法國大革命,才被人類逐漸建立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而如今人們也繼續承載著這份精神活下去,在需要他的時候又重新拿出來省思和鼓舞。
又如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的時候,此曲的演出,正是當時歷史時刻的重頭戲。
這些傳承人類精神的偉大作品,也就是我認為能夠讓人們,體驗生命的最佳修行工具。
音樂修行互為投射
何以音樂可以修行呢?如果說修行就是指切身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音樂不正好就是投射類似意義的渠道嗎?我們已知音樂作品表現了作曲家的生命歷程,並能讓聽眾獲取些什麼,那聆聽者該當如何來吸收它呢?
我必須先提出心理學的觀點,來探討人類的本質。
人類適應於世界的能力,其實很矛盾地是源自人類缺乏自身的適應力;嬰兒出生既沒有提供求生的能力,也必須受到長時間的照料。人類在生物圈是非常脆弱的存在,可是最後卻能發明上太空、下海洋,適應種種環境的器具,這就在於人能依靠成長中學習適應的行為模式,並經過教育與經驗傳承文化。
而動物的行為,卻只會依附古老習性進行行為模式;它們不會想把分離之事物組織成整體性,其天性固定了它們一貫的思路。
人類行為則不然,創造新的模式在人的意識裡不斷進行,如喝個咖啡:加一匙糖覺得不夠好喝,因此加了第二匙發現不錯,從此以後喝咖啡自然而然地加了兩匙糖才喝。
此即為新的模式產生,人們常常會習以為然的不注意到其發生,但一經發現新的模式被創造,並且是預料之外的模式,那將能帶給人們強烈的滿足感。
咖啡加糖也許還稱不上是預料外的模式再造,但藝術創作正是運行新模式,創造極為頻繁的一門學問。回到音樂,當我們隨著音樂一分一秒沉浸時,正是在聆聽接受模式創造變換的過程。
而這滿足感就在那轉瞬間被我們吸收,所以,我建議聆聽者該當拿出專注力嘗試聽出音樂的架構,亦即音樂的內在模式,而非單純求外在的感覺舒服好聽,那才將會是欣賞音樂的開始。
修行儼如作曲行為
我們可以藉由聆賞音樂,幫助我們的修行;而我們也可看著修行者,如同欣賞音樂般地洞見智慧與感動。我認為修行本身更像是作曲行為,因為修行就是在創造人生可能性的過程,只是對象是人體的修煉琢磨,而不是音樂。
由此可知,音樂與修行息息相關,或者更甚之,只要是人類進行模式創造的過程,不單只是音樂,所有的學科都將能成為修行的養分吸收,因為,修行不正是人類行為最渴求模式創造、追求人生意義的行為表現嗎?
註:元樂同奮推薦波蘭音樂家克里斯多夫・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作品《廣島受難者輓歌》(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波蘭文Tren Ofiarom Hiroszimy,1960),敬邀大家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