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然奮鬥 自然生態與生存發展之調和與統一 第二十三屆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暨紀念涵靜老人證道三十週年 四院論文發表(上)
資料提供/天人研究總院 2025-03-15 10:00
資料提供/天人研究總院
整理/編輯部
照片提供/吳靜聘
●第二十三屆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同奮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天人之學,深化對宇宙大道的認知與理解。
●「天人親和院論文發表」,由靜曠開導師主持、發表人-光劫樞機、緒致研究員,共同與同奮親和交流。(2024.12.14)
依據《天帝教教綱》,本教為揭破宇宙秘奧,深入太空探求宇宙最後究竟,溝通天人文化,傳播 天帝真道,特設「天人研究總院」,是為教本。為帝教精神教育之最高學府。
民國113(2024)年12月14日〜12月15日,天人研究總院下設之四院–天人文化院、天人親和院、天人合一院、天人炁功院,秉承以精神科學與現代自然科學之交相組合,貫通形而上形而下,揭發自然奧秘,闡明本教教旨,匯通宗教、哲學、科學三大領域,探究本屆大會主題「向自然奮鬥-自然生態與生存發展之調和與統一」,將一年的研究成果精彩呈現於大會五場論文發表中。
◎第一場論文發表
天人親和–促進星際交流
113年12月14日上午11時許,首場「天人親和院」論文發表,由蕭靜曠開導師主持,天人親和院兩位研究員–邱光劫樞機與林緒致分別發表〈天人交通原理探討〉與〈從高斯分佈探討 上帝的「至仁無極境」〉。
●光劫樞機代表天人親和院發表〈天人交通原理探討〉。(2024.12.14)
光劫研究員嘗試以「無線通訊」之架構,對比「天人交通」原理,期藉由研究天人交通之侍筆、侍準原理,進而開啟「天人交通機」研製及測試工作。他認為人類的無線通訊需要天線,天人交通的天線就是「靈魂意識交集引合網路」。
他說,天人交通的過程就是將體外「靈氣能量區」的能量、意識,經由體內的「熱準中心」,再轉至「靈質能量區」,並深入和子的X原素中,X原素內的貯藏記憶功能存有累世中所有的學習經驗與記憶能量,此時將意識訊息與X原素的記憶貯藏區搜尋對比,即可轉換成可以理解的概念訊息。
●靈魂意識交集引合網路圖
在轉成概念訊息後,即可以人類的語文表達出來,但語文素養不同的侍生會有不同的表達,有些會很文雅、有些會很直白,但其意思一樣的。概念訊息並沒有語系的區別,中文侍生以中文表達,英文侍生則以英文表達,同樣其意思也是一樣的。
光劫研究員認為,天人交通與人類無線通訊還是有其不同處:一,人類無線通訊是同在三次元空間;而天人交通的天與人是處在不同次元,天人交通的「載波」能量會有次元轉換的損失,其通訊的困難度要比人類無線通訊高。二、人類無線通訊是機器對機器;而天人交通是和子對和子,未經過修煉及訓練,很難準確接收及傳達天之訊息。
祈禱親和修持性靈
●緒致研究員代表天人親和院發表〈從高斯分佈探討 上帝的「至仁無極境」〉。(2024.12.14)
緒致研究員從物理學高斯分佈原理,探討 上帝的「至仁無極境」對修道人修持的影響,他說:
類比 上帝的能量,投射到地球表面,有如一道雷射光束,以高斯分佈原理檢視,在中間的區域強度較高,這也符合所謂的「中土」的宗教觀念,在中土比較容易修道。事實上,根據天帝教的資料,修道有成的地仙多來自於中土。然而,居住於中土以外的生命體,該如何修煉得道?
作者認為,依據多維時空的高斯分佈,當人進行祈禱、懺悔、靜坐之時,正是主動親和位於無窮維度的 上帝最好的時機。人之和子將置身於「至仁無極境」之中,得以承接均勻的陽質能量。換言之,透過祈禱、懺悔、靜坐達到一定熱準,人的和子能突破三維度空間的限制,與 上帝親和,並獲得均勻的陽質能量。
作者進一步表示,上帝張開了「至仁無極境」,亦即「充滿極致陽質能量的無窮多維時空」,利⽤其中的⾃然律–⾼斯分佈法則,嘉惠眾⽣,同時也是至⾼神律的實現。
因此,眾⽣的和⼦體,在 上帝的「至仁無極境」中,得以承接均勻的滋潤。當我們祈禱或是反省懺悔之時,主動地親和位於無窮維度的 上帝,開展⾃⼰的和⼦體於「至仁無極境」中,⾃然得以承接均勻的陽質能量,反省懺悔的越深,深入的維度越多,承接的越多。當靜坐默運祖炁後,能夠靜到極處,深入於「至仁無極境」中,將承接均勻且⼤量的陽質能量。
◎第二場論文發表
天人文化–探求宇宙真理
●元哲研究員代表天人文化院發表〈從高臥東山到鎮安朝野:東晉名相謝安的「玄化山水」觀研究〉。(2024.12.14)
113年12月14日下午4時許,第二場「天人文化院」論文發表,由謝靜端副處長主持,分別由龍元哲研究員發表〈從高臥東山到鎮安朝野:東晉名相謝安的「玄化山水」觀研究〉、翁鏡幾研究員發表〈春期的國際變革–中國崛起〉。
元哲研究員以一代東晉傳奇名相謝安為例,探討謝安高臥東山二十載,如何以天人之學的精神融入山水自然修行,出仕後,面對政治上數次重大危機,得以安然度過考驗。作者提出:
謝安眼中的山水,正如徐復觀先生所言:「以玄對山水,即是以超越於世俗之上的虛靜之心對山水;此時的山水,乃能以其純淨之姿,進入於虛靜之心的裡面,而與人的生命融為一體。」這種「玄」對山水情懷,體現於謝安面對肥水之戰前的緊要關頭,仍親近山水「命駕出山墅」、「遊涉至夜乃還」後,才正式下達軍事命令,最終擊敗苻堅大軍。謝安的玄化山水觀,對外起到安定朝野,對內能與聖人之心同在,與大自然冥合為一理。
作者認為,古云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謝安完成了前兩者,後者「立言」卻甚少被世人提及。因此,試圖從《世說新語》中謝安的語錄、交遊及僅存的數篇詩文,重構出其「玄化山水」觀之面貌,以此還原其「立言」真諦。並從「玄化山水」觀與「脫情主體」之關聯,詮釋謝安調解隱逸與出世之間的矛盾。
兩岸和平牽動春期
●鏡幾研究員代表天人文化院發表〈春期的國際變革-中國崛起〉。(2024.12.14)
鏡幾研究員發表〈春期的國際變革–中國崛起〉,從國際間新冠疫情、經濟成長率、軍事衝突,看中國大陸在國際上的崛起,探討未來春期中同奮救劫的走向。作者認為:
近年中國陸續提出「三大全球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安全共同體;「一帶一路」執行十週年的成果,實現了歐洲與亞洲的聯合經濟;「金磚十國」持續擴員,積極建構新興經濟體的金融貨幣等趨勢,以此建立一個嶄新王道精神的中國。
兩岸關係危機四伏,深知和平的要件在於多元與豐富的雙向交流,同奮念念向善,在春期激濁揚清的過程中,啟發人心之善,兩岸和平方見曙光。
本屆天人實學研討會四院論文發表,首場由天人親和院發表兩篇論文,分別探討天人交通的原理與修持的實踐,透過無線通訊的類比解析靈魂意識交集的機制,另運用高斯分佈理論,說明修行者透過祈禱、懺悔與靜坐親和,開展自己進入 上帝「至仁無極境」,承接陽質能量。隨後,天人文化院則透過對東晉名相謝安「玄化山水」觀的研究,闡釋自然修行與政治智慧的交融,另從國際視角剖析中國崛起對全球格局的影響,進一步反思春期同奮救劫的使命。這些研究不僅深化了對天人關係、修行方式及歷史文化的理解,也為天帝教的理論與實踐提供更廣闊的視野,促進思想的發展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