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弘教會議洋洋灑灑 開創多元豐富奮鬥新局
資料整理/許敏格、林敏嬌 2013-11-15 09:15
資料整理/許敏格、林敏嬌
節錄/編輯部
攝影/蔡光舒‧李光巡
●督理院會議情形。
102年全教弘教會議10月19日在天極行宮舉行,全教神職、教職,以及同奮們齊力研討103年(甲午年)弘教方向。經討論後,再度以「天命、信心、奮鬥」為教政主軸,並持續原〈祈願文〉(註),但增添多媒體弘教之獎勵。
明(103)年各弘教單位弘教情形如下:
參教院
踵武師尊歡喜承擔
1.帝教兩大時代使命,雖然都有緩和的趨勢,但全球暖化的浩劫,正無聲無息地破壞自然生態,教職同奮應有危機意識,隨時思考教政及弘教的方向,並期勉教職同奮要有願力、有志向,踵武師尊的腳步與帝教的救劫天命,永不終止!
2.明年起,為帶動弘教工作,將邀請各教院諮詢委員及研發委員參與弘教活動,期盼貢獻智慧和經驗。
3.弘教工作以凝聚內部道氣為優先,期盼改善教院的硬體及軟體設施,營造舒適整潔的環境,讓同奮喜歡到教院奮鬥;對外弘教部分,則希望結合關懷講座或捐血活動等(如:中華民國紅心字會),以提升公益形象。
4.今年神培班報名人數不足,對帝教長期發展而言是個警訊,表示人才的培養不夠,希望各地廣納賢才。
5.師尊非常重視初皈同奮,皈師時均贈《天帝教初皈同奮必讀》一書,希望各弘教單位不要忽略未參加「自然養生」班或「正宗靜坐」班的初皈同奮。
6.明年弘教目標,加入「安悅奉獻」項目,期盼大家勇於財施。
7.社區大學開辦靜心靜坐班,初步獲得好評,樂見各弘教單位廣為應用,細節則可以參考南投縣初院試辦的情形,聯絡人:吳光即內護院,電話:0910-487-317。
督理院
督理人員協助親和
督理院明年弘教重點在於協助各弘教單位,充分了解職掌,以配合組織運作。今年7月起,已陸續在北、中、南、東教區舉辦講習,讓大家了解組織制度如何正常運作,務請督教長務必協助親和,俾使教職同奮充分知曉執掌和責任。
而同奮如有案件要處理或申訴,可採書面傳達~地址:臺中市大雅區雅潭路3段355巷63號;電話:04-2534-3239;手機:0928-334-982;受理收件人:督理院主任廖光空樞機使者。
大藏院
勤儉建教清白教風
1.預算的編制,應依據年度工作計畫書完成,並於每年10月進行編製。編製方法及注意事項,以極院發文編製說明辦理;其中,五大中心及坤院之年度工作計畫內容,是依據弘化單位所發給的內容為準則,再以各教院(堂)之實際需要加以調整。
依此工作計畫書內容,加上各中心編列之預算,進行下年度之各項費用及收入編列,各教院(堂)之教財人員彙集整理後,再編製年度之整體收支預算。
2.每月將專職薪資、講師費、租金等,輸入二代健保系統及繳交二代健保費,以利全教彙整。二代健保保費為配合全教的彙整,每月請各單位務必準時呈報。
3.為配合教財資訊化,整個教財電腦系統,將予更新。
4.各教院弘教經費應恪守請購程序、請購核准之權限,以建立本教正大光明、清白教風的教財管理制度。
●初院100,000元以上→需向掌院呈報。
●掌院、道場200,000元以上→需填寫表格向極院呈報。
●購置教產暨興建之申辦書應逐級呈報,經極院核准後辦理之。
5.教財制度及運作應謹守3原則:正大光明;清白教風,教財透明化;勤儉建教。
6.全教教財環環相扣,任何一教院、堂出問題,將影響全教教財之正常運作。
7.收到的奉獻款,應於3日內存入銀行,不得轉付任何支出!
8.配合教職的更換,未辦理印鑑變更之教院,請儘速辦理。教財管理必須謹守安全,印章應分開保管,財務之密碼至少需有2人知道。
9.如何落實勤儉樸實、勤儉建教於生活中,應加強對所有同奮之親和、關懷,利用集會時間宣導正確奉獻觀,鼓勵除了對所屬教院「安悅奉獻」外,行有餘力,應對極院「安悅奉獻」,不但可增加奉獻款運用之廣度,又增添功德。
道務院
製作應元《寶誥》CD
1.103年弘教主軸~「『天命信心奮鬥』誦誥救劫、渡人救心奬勵專案」活動,將於民國102年12月1日至103年11月30日再度展開,如未有全教性加強誦誥活動,則以華山式〈皇誥〉1比10之計算方式,道場、掌院9人,初院及教堂5人,集體恭誦《寶誥》亦同。
2.天安太和道場因地處偏遠,經無形核定集體持誦〈皇誥〉、《寶誥》之人數,比照「初院」標準辦理。
3.集體持誦《寶誥》每本時間不得少於100分鐘,為免落入追求速度,形成口齒不清、心氣浮躁、音聲不齊之現象,決由道務院錄製《寶誥》CD,統一速度。日後集體持誦《寶誥》時,比照持誦〈皇誥〉之作法,一律播放CD,同奮跟隨CD之節奏持誦。
4.環保單位嚴格執行金、銀紙集中送至縣市政府焚化爐焚燒政策,市內不得焚燒。各教院、堂如需焚化黃表,宜加小心,務必遵守環保規範,不宜冒然焚燒。
5.與天人訓練團配合拍攝〈皇誥〉分解動作,依據極初大帝在102年2月20日聖訓核示之要領而拍攝,動作較緩慢,長期持誦較不易疲累,故不會損傷身體,各地教院堂如有需要,可洽道務院前往示範並講解。
6.現於天極行宮之極院神職人員配祀堂,無形核定遷移至天安太和道場「清涼殿」之道統殿內。
7.96年版《天人禮儀手冊規範篇》,奉無形諭示准予修訂,已於今(102)年9月底完成,將免費發給初院以上教院各3本,教堂各2本,但新修訂之102年版《天人禮儀手冊規範篇》,發現仍有錯誤,將以校勘表說明。
8.中華民國主院在大陸地區同奮,申請恭奉行持廿字真言匾(軸)之條件,其中之〈皇誥〉數,經無形核定,由150萬聲減為50萬聲,4種經典合計1,500本則不予變動。
9.明(103)年「春季護國迎祥禳災解厄法會」將在明(103)年陽曆4月26日,於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音樂舘前廣場舉行。
10.部分同奮於光殿「個人持誦」《寶誥》時,禮儀不符規定。按「個人持誦」與「集體持誦」之禮節及規定各有不同,《天人禮儀手冊規範篇》對此規範多年,並未更改,特再重申正確禮儀如下:
甲、集體持誦:
●〈先天無生聖母聖誥〉、〈先天鈞天上帝聖誥〉及〈宇宙主宰玄穹高上帝聖誥〉3篇誥文內,在聖號後,註有「一叩」者,皆須在聖號第一個字鞠躬、下跪、叩首後,再行起立,恢復原狀,其餘各誥註有「一叩」之聖號,免行叩首禮。
●依司儀口令時,應依照極院發布之〈儀式表〉,在 無生聖母等9位上聖之誥文後,行跪叩禮,其餘各誥後,皆免行跪叩禮。
乙、個人持誦:
●每篇誥文內,在聖號後,註有「一叩」者,皆應在聖號第一個字鞠躬、下跪、叩首,然後起立,恢復原狀(此與「集體持誦」時,僅限 先天無天聖母等3位上聖之誥文,才須如此辦理之規定不同)。
●每篇誥文應行四跪八叩禮以上之各誥,得僅行一跪三叩禮;應行三跪九叩禮之各誥,得僅行一跪一叩禮,亦即各篇誥文之後,皆應行跪叩禮,不是一跪三叩禮,就是一跪一叩禮;此與「集體持誦」時,在9篇上聖之誥文後,才須行跪叩禮,其餘各誥文不行禮之規定不同。
部分同奮誤將「個人持誦」,比照「集體持誦」之禮儀,在各誥文後,皆未行跪叩禮,或僅站著行一鞠躬禮,皆屬不符規定,請大家注意改正。
●全教同奮熱烈參與全教弘教會議,紛紛為明年弘教方向提出策略與針砭之道。
建議修正〈誦經須知〉
11.《寶誥》‧〈誦經須知〉之「集體持誦」部分,與現行所規定之儀式,係在9位上聖誥文後,才行跪叩禮,其餘各篇誥文後,不必行禮,與〈誦經須知〉規定不同,將修正〈誦經須知〉。俟天人文化院經典研究小組,對本教所有經典之疑義,呈請無形核示確定後,再修正所有經典之〈誦經須知〉。
12.持誦《寶誥》時,司儀仍以贊唱「恭誦」各誥名為主。
13.明訂同奮與親友不屬同一教院,於辦理親友之飾終典禮時,以辦理飾終地點之教院為主辦單位,同奮之所屬教院為協辦單位。
14.各教院、堂早課及晚課之祈禱儀式,決議不予統一規定。
15.建議重新檢討,並統一公布「月行超薦法會」之儀式,將詳查極院過去所規定之儀式,再行決定。
●弘化院會議情形。
弘化院
媒體弘教擴大參與
1.親和集會、家庭親和時間,視各級教院、堂之實際需求,彈性運作,以利引導同奮精進道業,達到救劫弘教之目的。
2.為期8週的「自然養生靜心靜坐」班,能否減少週數,將轉會天人訓練團商議。
3.天帝教「問候語」尚未確定,持續在徵求中。
4.讀書會的模式,應是全體參與學員共同閱讀及分享,不是個人的「一言堂」,請同奮注意。
5.天帝教的制服希望能儘速統一。
6.103年將以「微電影」方式徵選弘教主題;這項「多媒體弘教影片推廣活動」,設有比賽與獎勵辦法(請參照本期47頁)。
管理院
管理規範詳參手冊
管理院於民國97年10月編發《天帝教管理規範手冊》;民國99年,公告本教公文試行採「由左至右」之橫行格式的文書製作;民國99年2月,又完成《天帝教橫式公文處理手冊》,提供各弘教單位自民國100年起,全面採橫行格式文書處理之參考運用。
管理院彙整管理工作上,較易發生之問題分述如下:
1.為免人事聘用、增補、升遷,落在主管之個人好惡決定,以及貫徹人事公開,各級教院、堂應設置「人事評議委員會」之組織,以杜紛爭與弊端。
專職之聘用,因《勞基法》諸多規定,一旦紛爭,宜有正當處理之對策可查,否則易遭罰鍰並損及本教名譽。
2.本教為宗教團體,較無約束力,除了部分應有的專職外,上至首席使者,以迄全教同奮,均為終生義工,宗教情操及犧牲奉獻精神是教職、專職人員之必備條件。
聘用專職時,務須依照:(101)帝極(管理)字第002號「天帝教弘教系統專職人員聘用管作業注意事項」辦理,以免與《勞基法》發生衝突。
3.管理中心擔負全教院軟硬體設施、人安、物安等管理工作,艱鉅且細微,為減少危害安全事件發生,以維護道場、教院堂及同奮安全,特採(100)帝極(管理)字第001號訂定「天帝教危害安全事件防範及處理通報注意事項」,協助各道場、各級教院堂,防範及處理危害安全之事件。
4.為妥善規範各弘教系統、各級主管與教職人員之業務移交事宜,並落實移交程序之辦理效率,特以(102)帝極(管理)字第002號函發「弘教系統各級教院、堂業務移交程序注意事項」,本教各級教院、堂教職人員異動時,均依本要點之規定辦理移交。
以上內容,均已列入《管理規範工作手冊》,請各教院堂之院教、開導師、三教長、堂主事,以及相關單位之各級主管重視,並熟悉內容,妥為參考運用。
天人炁功指導院
每月定期炁功講習
●炁功指導院會議情形。
1.天人炁功是可以帶著走的技術,常有起死回生之功。專精的技術來自不斷的實務調理與經驗傳承,籲請多加參與天人炁功指導院舉辦的講習會,並積極參與所屬教院堂所辦的天人炁功活動。
2.面對其他教派亦以天人炁功或精神療身進行社會公益,期望同奮能「不批評、不爭辯」,僅談天帝教天人炁功調理的意義,並反思如何發揚天人炁功。
3.天人炁功指導院製作「財團法人天帝教天人炁功免費服務」布條,免費發送各教院、堂,俾益舉辦活動使用,尚未領到的教院、堂,請到天人炁功指導院辦公室領取。
4.各教院、堂若有需要印製天人炁功文宣,天人炁功指導院可以幫忙,請聯絡執行秘書林敏嬌同奮。
5.103年,天人炁功指導院仍從4月起,第3個週日舉辦講習會;5月起,每月第1個週日早上9時至12時在天極行宮舉辦天人炁功服務與經驗分享,歡迎同奮共襄盛舉。
坤院聯席委員會
紅心志工邁開大步
●「坤聯」主委蕭敏堅樞機補頒師母聖像給花蓮港掌院,由該院掌教蘇光怪開導師接受。
1.坤院成立至今,臺灣教區計有15間教院成立坤院,包括今年7月1日又有2間教院成立坤院,分別是:臺北縣初院(新任坤院執行長為黃敏鑄同奮),以及宜蘭縣初院(新任坤院執行長為蔡靜瑤同奮)。
這兩間教院坤院在今年全教弘教會議中,各獲師母法相一座;花蓮港掌院則於今年全教弘教會議中,補頒師母法相一座。
2.「天帝教紅心志工團」,民國100年在中部教區創建,目前已於天極行宮、臺灣省掌院各成立一支「志工大隊」。
「天帝教紅心志工團」第2梯次志工培訓,將於年底前完成培訓,坤聯將持繼推廣至北部、南部、東部教院,並協助當地教院向當地縣市政府提出申請設立,期讓「天帝教紅心志工團」透明化和正當性,並配合政府急難救助,進而弘教渡人。
光照首席指示:「天帝教紅心志工團」在各弘教單位分屬情形如下:掌院為「志工大隊」,初院為「志工中隊」,堂為「志工小隊」。
3.兒童夏令營,是帝教為「小同奮」唯一辦理的活動,不同於各教院舉辦的親子活動,這是一個屬於天帝教全教性的動。目的在讓全省「小同奮」彼此有認識的機會,順應日後加入青年團,繼而參加「正宗靜坐」班,深耕帝教的清新力量,為教院帶來創新與朝氣。
兒童夏令營將由坤聯持續主辦,直到青年團可以接手辦理,屆時坤聯再轉為協辦單位。期盼各教院儘量設置一個讓「小同奮」可以書寫課業或閱讀的空間,方便帶「小同奮」到教院奮鬥的同奮們,安心修持。
4.明年親和訪問,將以鼓勵與關懷,推廣「願力」與「利他」,以及「快樂修道觀」為理念。
願力:「信、願、行」之落實,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為「願力」付出者,就得歡喜心接受所有的過程,克服困難,有始有終,切勿邊做、邊怨尤,做好情緒控管能力。
利他:就是助他,多為他人著想,創造被利用之價值,無私無我,與人方便,同理心思考和協助;利他,即是利己。
快樂修道觀:無我無執,敬其所異,愛其所同。
隨後,大會於臨時動議時,傳播出版委員會提出建議,希望明年也有機會上台報告年度弘教計劃,並當場簡述明年弘教情形。
●「坤聯」主委蕭敏堅樞機頒發師母聖像給新成立的臺北縣初院坤院(左圖)、宜蘭縣初院坤院;其中,臺北縣初院由當地開導師沈緒氣、新任坤院執行長黃敏鑄(左圖中間)親臨接受,宜蘭縣初院則由李光川開導師代表接受。
編採營明年初開辦
1.《天帝教飾終誄辭輯成》第二版,全面發行,將增益飾終儀禮之莊嚴,以及彰顯回歸自然者之名節。舉凡助印者,即附贈MP3「天帝教經典誦唸機」一台;亦即每奉獻一書,獲贈一台(僅限於天帝教同奮)。
助印獲贈之「天帝教經典誦唸機」,容量為4G之MP3,收錄〈廿字真經〉、〈奮鬥真經〉、〈北斗徵祥真經〉、〈一炁宗主人道經〉、〈一炁宗主清涼經〉、〈淨元如來明心經〉與「廿字真言」等經典與真言,附有變壓器、電池與耳機,亦可以直接插電長時間播放(分單曲、隨機、按序等多種模式)。
2.103年2月,在鐳力阿道場開辦「編採寫作營」,培訓「撰文與編輯」人才,為教舉才。
目前,弘教活動多元豐富,《教訊》編輯部人手不足,無法全盤採訪,實為遺憾。即使親赴盛舉,難免落於「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情形。
「編採寫作營」,期讓各弘教單位自行撰寫或編輯經辦活動之精髓,更將強化同奮「今日之紀錄,乃明日之教史」觀念,期盼熱烈響應。
3.製訂聖訓「分類」導讀專輯,將歷年公布的聖訓,分門別類,如;救劫類、惕勵類、時代使命類、國際情勢類、靜坐養生類……等,俾益教化。
4.鐳力天香將開發其他有益修持的用香類別,並再次取得檢驗數據。
救劫救心關懷至上
此外,青年團林靜存開導師亦在會中表示,同奮子女從參與「大學營」,透過營隊的洗禮,接著擔任「青少年營」及「兒童營」小隊輔,建立革命情感,加上輔導人員的親和、同儕的力量,始對天帝教、師尊與師母的認識,更為深入,也更能體諒父母親投入救劫奮鬥行列的苦心。
因此,這些青年學子常在輔導人員及同儕邀約下,參加「正宗靜坐」班訓練,有的更相約完成百日築基、法技與天人炁功的鍛煉,並約至各教院參與誦誥奮鬥。
這一連串的認同過程,著實不易,孩子們會來奮鬥,都是家長最衷心的期盼,請各教院同奮若看到這些青年學子同奮,不管是道務禮儀或是其他方面有不妥時,請以關懷與溫暖的方式對待,不然他(她)們很容易打退堂鼓,不想再去教院奮鬥。
救劫,也就是救心。而心結都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含家庭、職場的互動關係,教院同奮之間亦是如此。
尤其,教職同奮之間的相處,因來自不同成長環境背景,而有不一樣的思維與做事方式,所以產生許多誤會、互相猜測,原本應該是團結一致向外弘教,卻因彼此誤會而消耗內聚的能量。
如此這般,弘教渡人必然不佳;建議各地教院增加有關人際相處的課程與活動,讓大家彼此更瞭解,互動更良好,弘教必然大成。
註:
〈天命 信心 奮鬥祈願文〉
一、願 眾靈覺醒奮起從根自救
二、願 勸善教化回歸勤樸風氣
三、願 安居樂業健全民生經濟
四、願 節能減碳維護自然生態
五、願 扭轉劫運平順春劫總清
●報到處,分設天極行宮入門口兩側,歡欣迎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