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二)

《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58期 » 《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二)

資料提供/光照首席使者  2014-01-15 11:55

資料提供/光照首席使者
圖/編輯部

  先天天帝教復興,師尊將《天人教教綱》敬獻給天帝教,作為立教綱法;這部《教綱》猶如國家的憲章、憲法,是天帝教的根本大法,更是固若金湯的基石。

  多年來,舉凡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涵靜老人座談……等,鮮少以《天帝教教綱》為題進一步研討,近期不少同奮疾呼落實《天帝教教綱》精神,倡議廣為研修,而天人文化院《天帝教教綱》研究小組也正積極關注,足堪欣慰!

  《教訊》從民國102年元月號起,以光照首席使者多年前研究的《天帝教教綱》為藍本,按期連載,企盼帶動研究風潮。

  〈天帝教教歌〉怎麼誕生?由何而來,大概許多同奮不是很清楚,甚至感到好奇,平常播放時只隨著唱頌,鮮少進一步了解。

  光照首席使者研究的《天帝教教綱》中,提到〈天帝教教歌〉與〈天人教教歌〉,以及《教壇課程》.〈天帝教寶殿頌〉部分內容有關,本期詳加闡述。

  〈天帝教寶殿頌〉~

曠劫難逢 金闕在望 如 帝在上 戰戰兢兢

克配克祀 以和以親 隱顯圓融 至聖至神

巍巍生威 嚴嚴若溫 念茲末劫 帝道重光

扭乾轉坤 拯救蒼生 奮鬥奮鬥 矢忠矢誠

同心哀求 感應無量 化延毀滅 大地回春

昭告天人 一道同風 以正道統 萬教歸宗

仁恩浩蕩 威震十方 應化無疆 永馨永昌

天帝教教歌的由來

  1、天帝教教歌融合〈寶殿頌〉、〈天人教教歌〉,經師尊審慎斟酌,將時代背景,帝教為什麼要復興,以文字表達出來。

  2、〈寶殿頌〉於民國69年陰曆11月19日完成,當時師尊完成始院的教壇,奉上帝詔命建立為凌霄直轄寶殿後,寫了一份謝恩表,〈寶殿頌〉就是謝恩表改寫完成的。

  3、〈天帝教教歌〉從〈寶殿頌〉中,擷取出來的共6句:「念茲末劫」、「一道同風」、「化延毀滅」、「萬教歸宗」,「帝道重光」改成「重光帝教」,扭轉乾坤改成「旋乾轉坤」。

  4、〈天人教教歌〉後8句「抱德守和」,改成「抱仁守和」,「教義是從」改為「真理是從」。

  師尊再加上「願我玄穹」、「妙現神通」,於民國69年12月完成16句64個字的〈天帝教教歌〉歌詞。

  歌詞完成後,直到73年仍未能譜成曲,首先由魏光得樞機使者找李永剛教授譜曲,師尊試聽幾次後擱置下來。後來郝光聖同奮(現為樞機使者)亦試著以〈國歌〉的風格譜成曲,雖然優美動聽,但仍未能獲得師尊首肯。

  5、民國74年郝光聖同奮把劉德義教授介紹給師尊,由於劉教授個性剛直中正,師尊非常欣賞他,遂正式請託,並告訴他:「你放手去作譜,我會請無形派一位神媒給你。」果然,他跟師尊講「如有神助」。〈天帝教教歌〉及五大聖歌終於民國74年6月間完成譜曲。

  6、民國75年12月21日,中央合唱團在天極行宮一樓平等堂首次獻唱〈天帝教教歌〉,劉教授親自指揮,氣氛莊嚴肅穆。隨後將錄音帶呈光殿,恭請無形鑑定,聖訓傳示說:若人間沒有異議,這首歌就成為〈天帝教教歌〉,從此〈天帝教教歌〉拍板定案。(註)

  師尊曾表示:「唱教歌亦可成道,〈天帝教教歌〉、五大聖歌,以及教內一般歌曲應多加唱頌。」

  〈天帝教教歌〉反映天帝教教源、時代精神、奮鬥方法及終極關懷,亦代表天帝教,我們應以發自內心,誠敬以對,唱歌時應有神聖莊嚴肅穆的表現。(待續)

註:

帝教聖樂應廣為流傳

太覺威靈大天尊降:

天運丁卯年6月22日

  追溯華山時代,清虛玄壇頒布五首歌詞,歷經半世紀,今引為天帝教聖樂,實有明示原作聖真之必要,以廣流傳!

  此乃博古通今,詩文高妙之崇仁教主與天人教主,兩位聖真合力精心傑作,文詞幽美,寓意深遠,昂藏道蘊,凡人如常歌之、頌之,自然而然心領神會,開朗豁達,誠為天外玄音也!

  兩位高靈期於人間廣為流傳,尤以教徒同奮應常歌頌之!吾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