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靜坐接不到氣

為何靜坐接不到氣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95期 » 為何靜坐接不到氣

陳正性  2025-06-15 10:55

陳正性

  同道相成。來鐳力阿已7年多,日沐天地靈氣,祥光普籠罩,夜遊太虛,神氣長溫養。

  有些體悟,可供大家作參考。

  師尊對靜坐背要直的諄諄教誨(音檔請點擊下面捷徑)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yExGl6pLxSqoK5XlchO7

■因為一昏沉把我們內部的陰氣、濁氣通通都提上來了。

●我方才講的昏沉,妳坐的姿態妳要注意啊,要挺直,頭不能低啊!大多數的同奮都犯這一個通病,頭往地下低,頭一低就是昏沉,頭一定要抬頭,你們試試看,抬頭就不容易昏沉。所以坐的姿態一定要注意,你們錯了以後將來再要糾正就是比較麻煩,所以在開場的時間,所以每一期一佰天正宗靜坐,我用很多的心思,對你們各位大家靜坐的動作特別的注意,希望大家都要能夠了解,不要發生錯誤,因為一錯調整很難(成了習慣以後),而且同時會影響到生理,要注意坐的姿態。

◆你如果這個頭一低背一駝,這個氣就不能上來了,所以這是一開始坐的時間就要坐好,不要發生錯誤,一錯誤以後再要糾正,養成功習慣以後很難很難。

  《道藏》共計5600卷以上,內容十分龐雜,師尊說:只要讀一本青華老人的《唱道真言》即可。就我讀來,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觀時主靜,靜時有觀」八個字。那麼觀的是什麼?我的體悟:有部份觀的是靜坐時重心有沒有落在會陰處(前陰與肛門的中間)(如圖一)

      (圖一)          (圖二)        (圖三)

  (或是我們的脊柱有沒有像手捧著的一落疊碗(如圖二),不直立就會傾倒。)

  (或是我們的身形有沒有像道場的坐鐘(如圖三),穩如泰山。)

 

  若得如是, 上帝的靈陽真炁才能順利的接下來,之後才有可能天地永通,金光遍籠。

  其實我們的身體重量有70%落在兩屁股,而30%則落在兩腿上,所以「兩腿是虛放」的,兩腿虛放自然就放鬆,只要察覺到兩腿承受超過30%的重量,或是兩腿沒虛放,就是身體前傾了,需要暗自進行調整擺正。一開始或許要花10%的心力在姿勢上,一段時間後根本不需要花1%的心力,最後甚至是「心無所注」,卻能身兮坐鐘,四平八穩。下坐後因充飽了正氣能量,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只要重心不落在會陰處,兩腿沒虛放,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身體會越坐越前傾,兩腿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開始還有體力強迫自己去對抗(此時也別妄想要放鬆了),最後是坐不住,或是身體變形扭曲,離「心無所注」越來越遠。想要輕鬆坐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以上,根本是難啊!難啊!難!

自我身心觀念的調整:

  1.下巴微微內縮:相信對靜坐有研究的人,都會接觸到這一說法。但是此一說法對那些身體前傾的人是沒有意義的。對已接到氣,身體挺得直挺挺的人,也不必理會。當身體打直,還未接到氣者,下巴可微微內縮(參看圖一)。那是命宮緩緩展開,心神放鬆的自然現象,不必刻意僵直的內縮。

  2.靜坐是為了接 上帝的靈陽真炁:上面師尊都說了「頭往地下低,結果卻是陰氣、濁氣通通都提上來。」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即便光殿有金光神光,所接的光都抵不上那陰氣、濁氣的壓制而掩沒。

   (圖四)        (圖五)        (圖六)

  3. 靜心靜坐:是最初階的靜坐,掛圖上(圖六)已明明白白要求身體要保持正直,結果坐了幾十年,還是彎腰駝背,越坐越退步!為什麼?

   a.當身體嚴重疲勞時,撐不住,腦袋一直在垂釣時,請先躺到床上睡一下吧!補充些精力,再來坐。打坐是一輩子的功夫,為了不切實的許諾「一天三坐四坐」而搞壞了身體骨架,何苦來哉!師尊功夫那麼好,經常也只有一天兩坐。「一天三坐四坐」是閉關的要求,那是身無外務,55天或半年或一年的短期行為。不必畫地自限作囚徒。

   b.明知已查覺自己的身體重心已錯位,卻無法隨心暗自調整回正。除了上述身體嚴重疲勞,其次是坐墊的高度或柔軟度不對,可置換合適當時身體骨架的坐墊,這很重要,也是我們比古人幸運的地方,挑選合適的坐墊真的對打坐有很大的幫助,若千換萬換都解決不了,那就是骨架已變形。

   c.骨架已變形,主要是現代人因3C產品看螢幕時姿勢不良,或前傾、或側彎太久所造成,不要妄想經年累月的身體坐姿傾斜,靠打坐時的幾十分鐘時間就能調整過來。(須採用其他方法:如調整由右手操控滑鼠改為左手操作,重新配換合適的眼鏡,調整坐椅高度……等等)

   d.因為身體傾斜,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年輕時還有體力強迫自己去對抗(暫時可用手臂撐直腰桿,再讓身形落下如一口坐鐘),年紀越大,肌肉越來越沒力,結果當然是彎腰駝背,越來越嚴重。更甚者是身體骨架嚴重變形,想要調整都調不過來!!!

  4.腦部缺氧:當頭往地下低,低到變下垂時,那就是昏沉。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兩次還沒關係,長期如此,腦部缺氧必然很嚴重,會影響到生理,導致許多疾病發生。如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及定向力差、乏力、煩躁等。絕對要小心啊!!!

  5.昊天心法:談命功不只有靜功,還有動功(個人誦、甩手、跑步、快走、超慢跑…..)動靜要平衡,動功不夠,那是坐不住的。當身體骨架嚴重變形,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硬撐久坐,此時多做個人誦誥對身體的好處還更大。《天人日誦平等真經》有言:時魄吾體。時滌吾心。體心不貳。維勳吾跡。拓智致聰。拓神致清。合配吾神。永光綬爾。

  師尊說:六祖他已經是清心寡慾了,他一點點沒有慾望,沒有一點私慾為他自己個人打算。他一天到晚在廚房裡推磨輾米,供大家吃,他為大家,犧牲小我。他不打坐,這個奮鬥等於打坐,就是我們靜坐的人,不斷的在下苦功打坐,在研磨也是下苦功啊!不過方式不同啊!他一旦豁然貫通、明心見性,就是功夫。

  我們帝教奮鬥戒第一戒是「戒自欺欺人」,師尊解釋說:不奮鬥的人就是自欺欺人。真的要好好去體悟師尊的心意。  

  6.誦誥跪拜:

    當身體跪起(直立)時,氣血往下流,壓在下肢;

    當頭部著地時,血壓回頭頂;

    

  如此身體反覆跪拜,就相當於用身體氣血不停的洗刷人體的腦袋,將重要的營養送到腦袋內,並將垃圾清出腦袋。另腦袋中的微血管因悲憤等七情六慾,擠壓所造成的坑坑疤疤,也會因為氣血不停的上沖下洗,而慢慢的抹平,心境就會慢慢恢復平衡。天人溝通的器官〜松果體,也因為營養充足,靜坐時就能緩緩的運化作用。靜坐要入味,跪拜這一法門,絕對是個捷徑。

  有人把這看作是上班打卡,不得不爾的事,我則把它看是調動全身氣血,周天運行的絕密武功。當聽到教內某高職人員講「跪不完的誥」等負面言辭時,直覺她已進山門卻還在喊「雲深不知處」,看似已入道,卻離道千萬里。

  佛教清末民初的虛雲大師,三步一拜,從浙江普陀山一路拜到山西五台山,歷時三年,震動天人,連文殊菩薩都化身文吉來護航。另南懷謹說他家鄉一位不識字的漁夫,整天拜佛,拜了九年,又一睡睡了三年,醒來後不只會作文章,還會作詩,南懷謹還很喜歡他作的詩句呢!真的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本師世尊華山八年虔誦皇誥坐破蒲團,曾於上課時擼起褲管,展示他磨穿膝蓋的傷疤,可知在華山煉就34位封靈,絕非偶然,功夫就在那裡。

  就我所知一位在世的老同奮,已煉就多位封靈,他的日常功課之一,就是每天個人拜誦1500下。長期累積不退其志,自然功成。所以說,「做多得多,做少得少,不做不得」。《天人親和真經》言:力其親。以透其和。得其神媒之引。以為神媒。是以無踰三年。即身神媒。

  7.慎始慎終:在《天人日誦奮鬬真經》提到此一觀點,一開始就要注意,忽略或動作不到位,最後得花更多的時間來校正,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不過沒關係,《天人親和真經》說:親和之紀。必御其聖履。成其大功。以勝大仁及旋界。以達大儿及神媒。主是際宇。行蒞必雍。

  《天人日誦奮鬬真經》又說:制強抵厲。無烈折撓。必達正鵠。百兆力風永矢行,只要下定決心,多上光殿誦誥親和,一定能獲無形仙佛的大力幫助。

  8. 循行三規:是我們每天上光殿祈禱誦誥,誦唸的天人三寶中的一句。三規的最後一規「遵師訓,守薪傳,以克奮鬥」。

  謹以個人淺見,供大家參考,願大家在修道的路上持續精進。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