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志忠于使命 唯謹唯乾執道永持
資料提供/天人修道學院 2025-07-15 09:35
114年度開導師進修營
資料提供/天人修道學院
整理/編輯部
照片提供/楊緒圓
●「114年開導師進修營」為期五天四夜,課程豐富,學習扎實,身心調和,學員開心合影留念。(2025.6.5)
天人修道學院有鑑於各地教院堂開導師肩負弘教與教化之重任,事務繁忙,往往難以專心進修充實,遂自民國112(2023)年起開設「開導師進修營」,期藉整體課程之規畫,深化開導師對教義之體悟與靈性之涵養。
課程內容涵括天帝教核心教義,包括《新境界》、《教綱》及《宇宙應元妙法至寶》等經典,結合弘教實務經驗,協助開導師強化理入認識與靈修工夫,並透過經驗交流與互動研討,啟發多元思考與實踐智慧,期能於各地教院堂推動弘教工作時,更臻圓融,進而提昇各教院整體道氣,強化救劫弘教力量。此外,為因應巡天節聖訓所示,進修營亦規畫各類弘教相關課程,俾能契合各教院實際所需,靈活運用於教化工作中。
目前訂定每年5至6月辦理「開導師進修營」,11月舉辦「神職人員養靈營」,期使神職人員得以暫卸日常教務,安心參訓,並同時培養及建立開導師與神職人員之代理制度,促使工作調配更為彈性有序。
養靈悟道心法相融
本次開導師進修營於民國114年(2025)6月1日至5日假天安太和道場舉行,為期五天四夜。首日晚間特邀前花蓮港掌院掌教蔡化菩開導師蒞臨,以親身經歷分享其多年擔任神職工作的點滴歷程,內容涵蓋渡人過程中如何針對個別所需,善用智慧與誠心協助其解決常見困難,包括:(1)生老病死的苦惱(2)家庭關係的紛擾(3)感情糾紛的困境等。化菩開導師強調,應以理性開導與實際行動協助原人,而非依賴神通或神蹟之說進行引渡,方能真正幫助原人面對人生課題、轉化心靈。
其擔任開導師期間,秉持分工合作、責任分明之精神,充分授權各級教長,促使教院運作有序順暢,弘教工作得以有效推展。任掌教期間,更致力於提振教院整體活力,積極帶動祈禱誦誥風氣,推動各項弘教事務,並親自指導各級教職人員明瞭自身職責與任務定位,強化整體團隊運作效能。無論在弘教渡人、祈禱誦誥,或親和集會之推展方面,皆有所成長。其擔任神職之經驗深具啟發意義,足為開導師之表率與借鏡。
6月2日,特別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蕭振邦教授蒞臨主講「莊子修道觀」。上午課程中,蕭教授深入剖析莊子哲學中「妙道」之內涵,說明如何將自然無為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幫助開導師們領會莊子思想的核心精神;下午則以「自然」為主題,探討「自然」如何根植於我們的心靈深處,並透過生動的「逍遙遊」故事,分享莊子思想中的幽默與智慧,使參與者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增進對道家哲學的理解與感悟。蕭教授特別鼓勵開導師們,利用閒暇時間多閱讀道家經典著作,藉以深化對修道精神的認識,提升自身的心性涵養與智慧。
●1/「114年開導師進修營」開幕式上,天人修道學院吳光幸副院長主持班會說明課程。(2025.06.01)
●2/蔡化菩開導師以「開導師實務經驗分享如何經營管理教院」為題,向在座開導師分享自己治理教院實務經驗。(2025.06.01)
●1/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蕭振邦教授蒞臨主講「莊子修道觀」,教授點出「自然」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引導開導師們省思修道根本。(2025.06.02)
●2/洪靜雯傳道師於「114年神職人員養靈營」中擔任課程講師,為神職人員主講「教義與親和真經關係」,深刻闡釋教義《新境界》與《天人親和真經》之間的密切連結,使得在場神職人員在靈性層面獲得深刻的啟發。(2025.06.03)
義理貫通真經入心
6月3日,由洪靜雯傳道師主講「教義與天人親和真經」。靜雯講師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長期致力於教義與經典的深入研究。
本次課程中,靜雯講師依據講義內容,有系統地闡釋天帝教教義與《天人親和真經》之間的密切關聯,透過條理清晰的對照分析,引導開導師們深入理解經文與教義間相輔相成的內涵。講授內容見解獨到,展現其對教義與《天人親和真經》的深厚理解與融貫能力。
講解過程中,開導師們深感啟發,如醍醐灌頂,對教義與經典之間的內在連貫有了更深層的體認,也對靜雯講師展現的學養與理解深度,深表欽佩。
制度檢討穩固教基
6月4日上午舉行「神職制度檢討」課程,由傳道使者團祕書長陳光惑開導師詳細說明目前神職制度的現行辦法與實際運作情形,使開導師們對整體制度架構有更具體的理解。接續,由謝普昇副院長結合其多年擔任傳道使者團祕書長之寶貴經驗,分享神職制度自創立以來的演變脈絡與歷次修正重點,提供參與者更全面的歷史與制度視野。最後,光中樞機針對現行制度運作狀況,作一統整性總結,並說明未來改進與調整的方向,協助開導師們掌握制度發展趨勢與實務重點。
●1/「神職制度檢討」議題,由謝普昇副院長(左一)、陸光中樞機使者(左二)、劉正炁樞機使者(右二)及陳光惑秘書長(右一)四位共同主持。(2025.06.04)
●2/傳道使者團祕書長陳光惑就「神職制度檢討」之現行辦法進行詳盡說明。
●3/謝普昇副院長以其多年擔任「傳道使者團祕書長」之寶貴經驗,向在座神職人員深入分享「神職制度」之演變歷程與修正方向。(2025.06.04)
●4/天人訓練團教務處處長鄧鏡且於「落實三皈三乘訓練體系專案執行報告與座談」議題中,向在座神職人員如實說明教內「三皈三乘訓練體系」自112年至114年間實際推行情況。(2025.06.04)
6月4日下午舉行「落實三皈三乘訓練體系」專案執行報告與座談會,由天人訓練團教務處處長鄧鏡且擔任報告人,向與會開導師說明自民國112至114年間各地教院堂推動三皈三乘訓練體系的整體實施情形。
鏡且處長特別說明,經過三年的努力,各教院堂在奮鬥初乘訓練方面已見成效,訓練成果逐漸展現。然而,在平等中乘部分,113年參加正宗靜坐班的人數略顯趨緩。為此,114年各地教院堂積極開辦「奮鬥初乘班」,作為引渡原人銜接正宗靜坐平等中乘的重要橋梁,以期提升整體參與度與訓練的連貫性。
報告結束後,開導師們踴躍發言,針對訓練體系的規畫與實施情況提出建議,提供訓練團寶貴的參考意見,為後續推動方向與課程規畫挹注更多實務經驗與智慧。
廣開教化普濟蒼生
6月5日上午,由始院副導師陸光中樞機主講「如何開拓天帝教弘教據點」。樞機簡要回顧天帝教自始院創立以來,逐步擴展至臺中辦事處、花蓮辦事處,乃至全臺五十一處教院堂,並拓展至日本、美國洛杉磯、西雅圖及加拿大溫哥華(因故光殿已於當地停運)。隨後,他詳細說明了大陸、日本及美國各教區的弘教現況與挑戰。
光中樞機曾計畫於大陸開闢九個弘教據點,涵蓋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區。倘若九據點得以成立,相信得以早日完成天帝教第二時代使命。
日本教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響,道場道氣自疫情爆發以來未能恢復,直至2024(民國113)年仍顯低迷。今(2025)年那須道場修復完成後,已派員駐守至今,期盼香火不斷,使其能成為日本教區的救劫中心。
日本靜坐班目前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期四天,第二階段三天。然而當地同奮對天帝教的認識與親和程度尚有待加強,尤其缺乏參與傳教班與傳道班的經驗,對救劫、化劫之道尚未深入體悟。期盼未來有更多臺灣同奮前往日本支援與交流,透過實地互動與精神感應,協助深化其對天帝教教義的理解,共同提昇道氣,擴展弘教格局。
美國教區洛杉磯掌院及西雅圖初院亦受疫情影響,道氣較為低迷,亟需加強道氣與救劫力量。
●始院副導師陸光中樞機使者(左)與天人修道學院院長劉正炁樞機使者(右)共同主持「如何開拓帝教弘教據點」議題。光中樞機簡明扼要地為神職人員講述天帝教復興發展歷程及目前弘教狀況。(2025.06.05)
此外,一貫道在開拓新據點時,有點傳師、講師與廚師三類師資前往協助,此點可供參考。光中樞機因此建議,開導師培訓中應可考慮增加廚藝課程,為未來開闢教院堂提供完善支援。期盼大家發心投入新教院教區的弘教發展,普傳 上帝真道與天命救劫意識。
五天四夜的課程內容充實而豐富,開導師們皆深感收穫豐碩,不僅加深對教義與經典之體悟,亦增進弘教教化之實務智慧。天人修道學院將持續深化開導師對教義經典之領悟與靈性之涵養,結合實務經驗與制度檢討,致力提升各地教院堂之整體道氣與弘教力量。期盼各地教院堂積極開拓並推展弘教據點,無論是臺灣本島,抑或日本、美國等海外教區,皆能透過教育訓練與實務支援,共策弘教方針,鞏固道場根基,擴展教運版圖。
展望未來,尤需各地教院同奮、開導師與神職人員齊心奮鬥、勇於承擔,積極投入新教院教區之弘教發展,廣傳 上帝真道,承擔救劫天命,普濟蒼生,挽救三期末劫,回天轉運,以期天命永續,道氣長存。
清虛聖訓~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破除名相精進不已
天人教主:
114年6月14日
乙巳年五月十九日午時
開導師進修營案。指示:
一、開導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致力於「道」與「德」的修養及智慧,以身作則,為同奮榜樣。
二、侍天應人的親和觀念及精神,以教義、經典為基,真修實煉,根本在基本修證功課。
三、談道論德,破除名相,犧牲奉獻,精進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