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 (三)

《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 (三)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63期 » 《教綱》第一章・第五條〈教歌〉 (三)

資料提供/《教訊》檔案  2014-06-15 10:50

資料提供/《教訊》檔案
圖/編輯部

  先天天帝教復興,師尊將《天人教教綱》敬獻給天帝教,作為立教綱法;這部《教綱》猶如國家的憲章、憲法,是天帝教的根本大法,更是固若金湯的基石。

  多年來,舉凡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涵靜老人座談……等,鮮少以《天帝教教綱》為題進一步研討,近期不少同奮疾呼落實《天帝教教綱》精神,倡議廣為研修,而天人文化院《天帝教教綱》研究小組也正積極關注,足堪欣慰!

  《教訊》從民國102年元月號起,以光照首席使者多年前研究的《天帝教教綱》為藍本,按期連載,企盼帶動研究風潮。

  您知道〈天帝教教歌〉由來的諸多因緣嗎?

  本期摘錄《教訊》前編輯主任吳月行在《天人研究學會會訊》第18期〈天帝教教歌的由來〉一文,以及劉德義教授完成〈天帝教教歌〉譜曲重任後,亦在《教訊》第21期發表〈我與天帝教的緣分〉感言,讓大家重溫當年奠定〈天帝教教歌〉的史實。

〈天帝教教歌的由來〉

  天帝教於民國69年復興,到民國73年,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教歌。有一次師尊向時任始院管理中心執事的光聖同奮(現為樞機)提起,表示天帝教至今還沒人完成教歌;光聖同奮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天帝教教歌〉是師尊作詞,曾拿給魏光得同奮(當時始院副院教,後升任樞機,現已證道)找人譜曲;光得同奮找到他的河南老鄉~李永剛教授,以小調格式譜成後,光聖同奮請國內知名的聲樂家來演唱,並錄製成錄音帶。師尊試聽了幾次,沒有表示意見,就擱置下來。

  後來光聖同奮試著譜曲,始終覺得不如理想,就據實報告師尊;師尊點了他說:你看,我們的〈國歌〉不是很好嗎?〈國歌〉的曲調是「莊嚴的」;這是師尊心中教歌的模式。

  光聖同奮依〈國歌〉的風格譜成後,將樂譜製作與完成後的錄音帶都交給師尊;師尊也一直沒有宣布以這首歌譜為教歌。

  

  一直到光聖同奮把他在中央合唱團的指導老師~劉德義教授,介紹給師尊;由於他與師尊談得很投機,師尊很欣賞劉教授中正剛直的個性,因而師尊就正式請託他:我們的教歌是不是可以委託你來作譜?劉教授一口答應下來。

  當劉德義教授拿到教歌時,覺得譜曲不難,但是其他幾首歌詞,如:〈天人親和歌〉、〈奮鬥歌〉等,既不押韻,也沒一定格式,寫起來很困難。

  有一天,身為天主教教徒的劉德義教授突然福至心靈,想到可以向上天祈禱,於是虔誠向天主禱告:我現在要寫天帝教的教歌,請上天給我一些靈感。

  這一祈禱果然奏效,靈感源源不絕,六首天帝教歌曲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

  在恭送師尊呈閱通過後,請由中央合唱團演唱,海麗唱片公司錄製。中央合唱團團員在天極行宮一樓平等堂,首次發表天帝教教歌,譜好的詞曲及灌錄完成的錄音帶呈上光殿,恭請無形鑑定。

  當時聖訓傳諭表示:若人間沒有異議,這首歌就成為天帝教的教歌。

  於是,由劉德義教授譜曲的這首歌,就成為天帝教教歌了。(原作/郝光聖;摘錄/吳月行)

我與天帝教的緣分

李伯伯、李伯母、各位來賓、各位同奮:

  個人臨時奉召,李伯伯沒有給我任何預知,要我前來做這次講演。自我從國外留學畢業後回到國內,很多年沒有參加考試了,我想李伯伯是來考我的。

  因為我一直想與天帝教的朋友多接觸,希望他們能多帶領我,我也不時的研究天帝教的教義,不知何時能受到 天帝的眷顧、首席使者的恩寵,但是至目前為止,我自認研究得不夠徹底,比不上各位同奮。

  我很想瞭解一下自己有無天命,這個問題我始終不便發問,自小到大我始終跟佛、道有緣分,各種宗教的聚會活動也經常參加。

  我個人是多年的天主教教徒,因而有機會時常與神父、牧師、各教的大師請教問題,交換意見。我的家人都是基督徒,家祖父是基督教長老會執事,就宗教信仰來說是十分複雜的。

  前面提到我跟許多宗教都有緣分,我相信緣分,常想自己到底有無天命這回事,後來李伯伯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有天命,只是層次不同,時間長短不同而已,如此答案我聽了十分滿意。

  我雖然不是天帝教徒,但是研究天帝教的教義有半年多了,廿字真言我能背得很熟,因為我認為那就是天帝教的道統,表現出來的就是中華文化的真精神。

  李伯伯今天考我對天帝教的認識,我近來不停的在作研究,對前往天極行宮的所有貴賓的講演作過分析,他們都替我作了回答。我不斷祈求許多同奮替我禱告,希望我有一天能夠自動自發參加天帝教,希望得到感召,恩寵而來天帝教。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有同奮告訴我,師尊在為我禱告,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後來我感動得流下眼淚,接著李伯伯又加金光賜福給我,我才明白自己得到了恩寵。

  所以我一連三次,冥冥中我覺得應該來,來得自然、愉悅。或許我與天帝教真是有緣,主要是我見到的許多同奮,都像是似曾相識,愈談愈投契,現在我才發現可能真的與天帝教有緣分了。

  個人奉命製作「教歌」,並受推薦前來指導靜坐班「教歌」學唱,實在愧不敢當。有些人說這首「教歌」的曲調不夠優美,有關這一點我必須作一個說明。

  我認為「教歌」並非藝術歌曲,非為演唱而作,其目的不在好聽與否,尤其是聽者以直覺反應的好壞為標準。因此「教歌」應注重神聖,莊嚴的氣氛,配合天人合一,而聽者內心自然產生一種喜悅、感動便算成功了。

  我也曾花費七個多月的時間為天主教作了不少具有民族風格的聖歌,也為製作天帝教教歌用了二個月之久,當初我在沒有靈感的時侯,就馬上祈禱,希望上天助我早日完成這項工作,所以受到感召,完全抱著服務的心情去寫,覺得十分踏實。

  過去我參加過大同公司的訓練班,該公司的精神就是~一通電話,服務就來。爾後只要天帝教須要我的服務,我絕對義不容辭,個人唯一請求的是諸位同奮多多為我祈禱,能夠讓我早日正式參加天帝教的工作行列。

  最後真誠的祝福天帝教將來發展前途無量,以達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的目標,謝謝大家!(〈天帝教教歌〉作曲 劉德義)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