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似風看不見卻影響深 文化似水柔弱卻無堅不摧
張光弘開導師 2014-06-15 11:25
張光弘開導師
編按:
「2014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兩岸文化創意深耕行」(3月29日至4月4日在金門及臺灣本島兩地舉行)舉辦之際,正值臺灣地區掀起「反服貿」學運,對照當時兩岸青年學子於金門地區展開良性互動的差異,隨行參與的張光弘開導師感觸良多,沿引教義《新境界》籲請當代青年大是大非,為歷史負責。
首席督統鐳力前鋒於民國103年3月30日(甲午年2月30日午時)傳示:
……知識分子更應負起輿論責任,幫助一般百姓去了解全球化的競爭時代,臺灣不僅要勇於與大陸競爭,更要與全世界競爭,尤其青年世代要加緊充實學識與技能,才有實力迎接挑戰啊!
●聽見和平!兩岸青年學子共同敲響當年國共砲彈熔鑄成的和平鐘。
本席常講「以宇宙為家」,不僅是天道上的意義而已,應用在人道上,就是要有宇宙觀、世界觀,同時強化自身學識與技能,為臺灣爭光榮,為百姓造福祉,本席也一再告訴大家,臺灣是天心所鍾,要以繁榮的經濟、成熟的民主、優良的文化影響大陸,走向自由、民主、康樂的新中國!
期勉全教同奮尤其是青年同奮,藉由當前的時局爭端,認清甲午共業的本質,果敢奉行天命,對未來人生前途,鼓起大無畏信心,昂頭挺胸,從臺灣走向大陸!走向世界!勉之!
「2014年兩岸青年學生論壇‧兩岸文化創意深耕行」3月31日舉行「兩岸和平之夜」後,兩岸青年學生在金門大學校區天南地北的談到三更半夜,離情依依。
然而,舉行伊始(3月28日相見歡),彼此壁壘分明,各校明顯的群聚在各自的安全範圍,不得不佩服兩岸青年學子的親和力,因一席晚宴促使大家慢慢釋放情感,展現了熱絡交流。
今年「329」青年節,臺灣地區「反服貿」的學子,以網路動員串起,在3月30日集結於總統府前,形成黑潮,訴求「兩岸監督條例」快馬加鞭送進立法院,一時社會氛圍迥異於常。
反觀昔日的戰地~金門(民國77年才脫離單打雙不打砲火威脅),「329」當天卻有來自兩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金門大學等校學子,齊聚在金門大學以和平的氛圍,透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存異求同!試圖為陷在服貿僵局的兩岸,提供一種青年學子互動模式!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而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然而最偉大的是人的心胸!」從民國99年起舉辦的「兩岸青年學生論壇」,就是希望培養青年學子能有包容接納各種不同意見的心胸!各種文化都能兼容並蓄,這樣才能讓自己成為對事不會主觀!對人沒有成見!對文化沒有偏見!
歷年活動下,印證本師世尊「動則有功,功不唐捐」,這句金玉道言!
一般而言,「文化」是因著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等特質,所產生的生活方式,因此不同的生活條件,就塑造出不同的社會型態,也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文化」其實就是你、我的生活方式,也是兩岸交流容易引起共鳴的切入點。
2014年論壇,雖然以文創為主,但是核心價值還是在於推動兩岸青年學子互相交流,最終目的是希望兩岸和平。
中國人很喜歡強調:「和」這個字!天帝教教義《新境界》第七章〈和與亂〉提到:人類心理感應不得其「和」,即生仇恨;社會秩序不得其「和」,即有變亂;國際不得其「和」,即生戰爭。
推而衍之,科學與哲學不得其「和」,即無真理;道德與知識不得其「和」,即無和平;天人不得其「和」,即無大同。故天地之基,聖凡之道,立國之本在一「和」字。「亂」為「和」之對稱。
「亂」為無秩序、無理性、無生機、無政府狀態之悲觀的擾攘、消極的盲動、物質的浪費、情慾的自戕、天道之失常、人生之顛倒、性靈之輪迴。故天地之所愁,人生之所苦,皆在一「亂」字!
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兩岸青年學生論壇恰巧碰到「318」起的太陽花學運,或許可以在島嶼天光外,找到撥亂返和之道!
這次論壇共有14個單位共襄盛舉,盛況空前,尤其傅鏡合開導師與當地同奮提供各種後勤支援,讓來自各地的學子們有回家的感覺!
●張光弘開導師(第1排左1)猶如「孩子王」帶領兩岸青年細品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