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言」字義精解(二)

「廿字真言」字義精解(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33期 » 「廿字真言」字義精解(二)

 1986-08-01 09:25

人生守則第二個字:「恕」

  「如」、與「心」二字合之為「恕」,「恕者」,推己及人,我之心亦如人之心,人之心亦如我之心。恕己恕人,存心忠厚,將心比心,兼恕萬物以寬宥、原諒之心待人,這就是「恕」之意義。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謂「欲立」、「欲達」的意思,即忠之道。「立人」、「達人」的意思,則恕之道。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盡己就是忠;推己及人,就是恕。道德的心理涵養,也就是從「恕道」的推己及人來的,所以恕道是道德心的建立基礎,而道德的行為,就是恕道的積極表現。

  環顧方今世界,發於自私,務於財利,攻城掠地,變亂紛陳,故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紛爭不息,世界到處充滿火藥味,血腥遍染全球。強凌弱,大併小,不守秩序,全無道義,迄今未有寧日,皆因不能推己及人不守恕道所致。

  帝教之教則以「忠恕」二字為首,實有鑑於現今社會道德淪喪,世人之心萬難感化,而特為苦心開導,以建立道德心推行恕道,做為我們立身處世的要素,也是建立道德心以轉移當前日趨奢靡的社會風氣,更是人生行事之最高目標。

  所謂「恕道」可以說是話短意長,要深入堂奧,更自有其宏達的含意。它小可以行於朋友、個人之間,大可以行於社會、國家、甚而整個世界。人與人之間有所謂「將心比心」,便是這個道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一定有被大眾所喜好的;反之,也有一定被人所厭惡的,因此,好與壞是相提並論,利與弊是各相兼有的。任何一件事物既無十全十美,弊害也就自然在所難免了,世界上那個人不愛善而厭惡?那一個人不避劣而求優?向善愛好的心,雖人各有異,但此卻是人人有的。相反的,棄惡疾敗的心理何嘗不是一樣。最緊要的為人之道,便是以存心忠厚、推己及人,由小而大的兼恕萬物之「恕道」的修養,也就是自己心裏不願受的,不要加到別人的身上去。以責備他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以原諒自己之心去原諒別人。這也就是所謂的「恕道」,所以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旦克己復禮,天人歸人焉。」我們能夠時時刻刻的約束自己,事事能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那麼天下趨向仁之大道,則混濁之亂世必臻於天清地寧之大同之境,自然也就無爭、無奪了,人類即可享萬世康樂之福。

  古語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帝教同奮們只有將恕道的懿德美行,不著痕跡的融進到起居作息當中,這樣的日積月累,自然而然,我們的所作所為就能合乎「恕道」,這也就是取法乎上的做法。再說了澈「恕道」進而推行發揚之,並確切的身體力行,就能德業日新,奠定我們固有道統發軔的初基。再進一步就能使我們的道德修養「更上層樓」,並且能使上下、左右、前後的人人、事事、物物都能和諧融洽。因此,「恕道」,乃世界和平之鑰,為人人應遵奉的金科玉律,更是永垂萬世不可移的真理!

實例(一)

晏子─推己及人,為人設想

  春秋時代,有一年嚴冬,齊國地方下大雪,一直下了三天三夜還沒有停止。齊景公披上一件狐腋皮袍,坐在廳堂側欣賞雪景。他愈看愈覺得景緻新奇,心裏盼望再下幾天大雪,那麼景色就會更加美麗了。這時,晏子走了進來,在景公旁邊站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望著翩翩下降的白絮。

  景公眼見這片銀色世界興緻很高,對晏子說:「今年的天氣真怪。你看,下了三天大雪,地上已被一片盈尺的白絮所掩蓋了。可是,天氣一點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時候啦!」晏子看看景公的身上被皮袍裹得緊緊的,而且又在室內,就故意追問一句:「真的天氣一點也不冷麼?」景公點點頭,還笑了笑,好像說:我這麼大個人,難道連天冷天熱也覺不出來?

  晏子知道景公還沒有了解他的意思,就很直爽地說:「我聽說古時候那些賢明的君子往往有這種情況:自己吃飽了要去想想也許有人還餓著;自己穿暖了要去想想也許有人還凍著;自己安逸了要去想想也許有人還累著。可是,你呢?你為什麼都不去想想別人啊!」景公被晏子說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驟然看來,讀者們可能會不相信齊景公自己穿了重裘,而竟然說天氣並不冷,還希望多下幾天雪,飽覽雪景;實際。這正是「富貴」之人的一種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最形象的表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只管自已不管別人,而要從自己的體驗替別人設想,也就是推己及人。我之心亦如人之心,人之心亦如我之心。

實例(二)

劉秀─推心置腹,誠懇待人

  漢時王莽奪取政權以後人心惶惶不安終日,引起天下許多人起兵反對;並且紛紛擁立劉玄做天子。劉秀在昆陽驅兵把王莽打得大敗,劉玄派他做破虜大將軍。

  後來王莽死了;劉秀又攻破邯鄲,殺掉自稱天子的王郎。劉玄見劉秀接連立了大功,又封他為蕭王。劉秀覺得北方還有敵人,不能安享太平,就又帶兵進攻銅馬軍(反對王莽而起的許多軍隊之一,銅馬,形容軍容強盛的別號),在鄔地(現在河北省束鹿縣東)打了一個大勝仗。正在受降的時候,高湖和重連軍隊從東南方前來援救,不久也被劉秀打敗了。

  這時,劉秀把這些敗軍改編成自己的部隊;原來那些叛軍的將領,也都每人派有官職。但投降的官兵覺得從前是劉秀的敵人,恐怕將來會被劉秀消滅,心中都很不安。劉秀知道了他們有這種疑慮,就叫將官仍然各回自己的營寨照舊統率原來的部隊,而自己只帶著很少的隨從在各營之間巡察、指揮和安排。投降的人看到劉秀對他們一點不戒備,把他們當做自己人似的,不禁歡喜地互相在私底下說:「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我們怎能不為他出死力呢!」從此以後,投降的官兵,再沒有不心悅誠服的了。

  這故事原出於「後漢書」:「本紀」。以後,人們根據這個故事裏投降官兵頌揚劉秀的話,引伸成「推心置腹」這句成語,用來說明人們用非常誠懇和坦率的心意待人。例如:我們幾個同事經常「推心置腹」地談論問題,消除了彼此間的隔閡,許多困難因而得到解決。

You may also like...